本期更新亨利·福特博物馆游记的下半部分。额,距离上期都过了一年多才更新,中间忙别的事情给忘记了。这次会出现很多飞机,当然终于能够看到汽车类展品了。不过看到它们反而让我有些确信这真的是家假福特博物馆了,因为……
没有看过上期的朋友可点开下面的链接进行查看。下面进入正题,先从飞机那些事儿说起。
看完能源利用的演变之后,从旁边通道会进入一个光线很暗的展厅,这里展示了美国早期在航空领域的代表机型和人物事件。首先看到的阿梅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1937年7月2日失踪,1939年1月5日被宣布逝世)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女性飞行员和女权运动者。埃尔哈特是第一位获得十字飞行荣誉勋章的女飞行员、第一位独自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她还创了许多其它纪录,她将她的飞行经历写下后著成的书非常畅销。
阿梅莉亚·埃尔哈特在早期进行长距离飞行挑战时,驾驶的都是洛克希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Vega轻型飞机。这种飞机可乘坐6人,目前留存于世的约有6架。博物馆里的这架并不是阿梅莉亚·埃尔哈特曾经使用过的,它当年用于测绘格陵兰岛,后期还曾服役于电影公司。
阿梅莉亚·埃尔哈特作为美国最为传奇的女飞行员,一直想完成环球飞行。在它最后一次尝试过程中失踪。当时它所使用的飞机已经更换为了更先进的洛克希德Electra。
热衷于长距离飞行的不只有阿梅莉亚·埃尔哈特,更多男性飞行员也投入到打破飞行记录的行列中来。这架1927年制造的Stinson Detroiter就是出自Stinson飞机制造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Edward Stinson就来自于飞行世家。有意思的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Stinson Detroiter的衍生机型还曾在中国大陆飞行过,当时负责执飞上海至成都航线。
其实促成当时美国飞行热潮的人里还有这么一位:Raymond Orteig。他是当时纽约的一个酒店业者,或许是为了做推广,他于1919年设立了一个奖金额高达2.5万美金的奖项来奖励首名完成纽约至巴黎不间断飞行的飞行员。但直到十年以后才有人完成了这一壮举。
照片里这位就是获得奖金的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1927年5月20日至21日,林德伯格驾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机型:莱安NYP-1),从纽约市飞至巴黎,跨过了大西洋,其间并无着陆,共用了33.5小时。按动照片下边的按钮,展品周围的灯光会变亮,当时的场景也会原音重现。
这就是林德伯格当时所驾驶的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当时参与挑战的林德伯格并没有充足的经费,但是圣路易斯市的两名商人提供了支持,另外整个挑战团队本想购买现成的飞机完成挑战,但无奈机型选择范围太窄,性能也不能满足需求。最终,林德伯格团队花费10580美金从Ryan飞机公司订制了这架圣路易斯精神号。展出的这架是复制品,所有者曾为1957年在电影中扮演林德伯格的美国影星Jimmy Stewart。
一旁展柜里还放着圣路易斯精神号的小比例模型。
人类对于速度似乎有着特殊的热情,汽车领域有各式各样的比赛,在航空领域也是如此。即便是在飞机诞生的最初几十年,飞行竞赛就已经诞生了。
另外,自怀特兄弟成功完成人类首次飞行之后,人们驾机飞行的距离在极短时间内就从以公里为单位变成以大洲为单位计数了。不断打破飞行记录的飞行员也成为了当时备受关注的人群。
这是一架追求速度记录的飞机:Dayton-Wright RB-1。它采用了独特的空气动力学造型,起落架可收放在当时也是一项先进技术。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飞行速度,Dayton-Wright RB-1的发动机被安置在了机头正前方,这就导致驾驶舱非常狭小。飞行员也失去了前方视野,驾机时只能透过侧窗进行观察。虽然设计领先,但这架飞机只参加了一次比赛,并且没有完赛。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在航空飞行竞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Dayton-Wright RB-1前起落架在起飞后可回收至机腹位置。这样做能够尽可能的减少风阻。操纵展板内的拉杆就能很直观的看到起落架收放前后机身气流的变化。
Dayton-Wright RB-1另一大特色是采用了强度更高的材料和结构来制造机翼。这样在激烈比赛中就能获得稳定的表现。其两侧机翼在展示时各可同时承担6名成年人的重量。
对于速度的追求成为当时每家飞机制造公司研发时的重要指标,也成为了飞行比赛的最有力的推动者。美国政府也看到了高速飞行在军事和其他领域带来的优势,因此对飞行竞赛进行资助。不过,随着飞行速度的提升,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变得太过高昂,美国政府随之停止了对于飞行竞赛的赞助。
飞行员们很快也发现他们在飞行竞赛中所获得的回报要远低于所承担的风险,因此慢慢的这种绕塔高速飞行的竞赛变得不再流行。
当时飞机上用于监测速度的空速表。
长距离飞行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可以带着我们去到很多未知的地方。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就开始把目光放到了北极圈,并且根据北极圈特殊的环境对飞机进行适应性改造。
这两块巨型滑雪板就是为飞机在雪地降落所准备的。
这里模拟了亨利·福特的孙女Josephine Clay Ford乘机登陆北极大陆的场景。当时这架Fokker F.VII三引擎飞机被命名为Josephine Ford,但飞机制造商Tony Fokker不希望人们把这架飞机误解为是福特制造,因此在机身和机翼上喷涂了大大的FOKKER标识。当时飞机内部的环境非常恶劣,由于没有空调,因此在北极圈内飞行时,机舱内部的温度能够低至零下四十摄氏度以下。
飞行竞速时代留下的产物:我最喜欢的美式战斗机---P51野马。
这里要时空错乱一下,回到飞行时代的早些时候。在速度竞赛和距离竞赛流行的同时期,还有一种跟飞行有关的表演风靡美国,那就是“空中飞人”。翻译过来就是特技演员在飞机飞行时在机翼上进行表演。
由于“空中飞人”表演的特殊性,所以当时主要采用的是双翼机型。为了带来足够的震撼,飞机会从观众头顶不到百米的上空飞过,此时机翼上的演员一般就是呈现图上倒挂的状态。展示的这架带有鱼型涂装的Curtiss JN-4 “Canuck”在当时小有名气。民国时期Curtiss JN-4还曾服役于国军空军。
在阿梅莉亚·埃尔哈特之前,美国也有很多女性希望获得驾驶飞机的资格,但这在当时并不被政府所允许。一战期间一名叫Katherine Stinson的女孩希望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为国效力,不过这一请求并未得到批准。为了实现飞行梦,她和她的家族兴办了飞行学校。Katherine Stinson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四名获得飞行执照的女性飞行员,她还创造了多项长距离飞行记录。他的哥哥Edward Stinson则创立了Stinson飞机公司。
酷爱旅行的Katherine Stinson在1916至1917年间还曾驾机从美洲大陆飞到了亚洲并造访中国和日本。她也是首个驾机飞至这些国家的女飞行员。
这个场景还原了当时女飞行员驾机飞行的英姿。
早期飞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
看到这个牌子我才发现我把参观路线走反了,这个展厅展示的美国早期航空业发展情况和值得载入史册的人物。
看到这架飞机,时光倒流现象又出现了。当时还是自行车工匠的莱特兄弟就在脑海中勾勒出了飞行器的模样。在不断尝试又不断失败之后,终于在1903年成功研发出了人类历史上首架可依靠自身动力飞行的飞行器。虽然这架名为“飞行者1号”(展出的是复制品)的飞行器简陋得像一架风筝,其飞行距离和高度在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但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飞行者1号的制造材料极为简单,主要是云杉木、帆布和钢丝。它们虽然简单,但可以满足当时飞行器对于强度的要求。
飞机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其他行业的进步。比如,依靠飞机运送航空邮件就让很多人尝到了甜头,这其中就有Bill Boeing。曾是木材商人的他看到了飞机在邮政速递领域的优势,也发现早期运送航空邮件的飞机在技术上的不足。早期飞机使用水冷发动机,运转效率低下,装载能力有限。Bill Boeing的公司推出了使用风冷发动机的飞机,性能大幅提升。他所创立的也就是现在的波音公司。
展示的这架1927年制造的波音40-B2型飞机曾服役超过六千小时,有过四次坠机事故但却从未有人员受伤。在服役过程中,该架飞机进行了多次升级,直到1938年才被波音公司捐赠给亨利·福特博物馆。
Earle Ovington是美国首名航空邮件飞机飞行员,除了这个身份他还是发明家、航空工程师,甚至还是大发明家爱迪生实验室里的助理。展柜里展示了一些他当时使用过的物品。
有人登上北极圈的土地之后,地球上另一处神秘地带又吸引着人们前往,那就是南极。这架福特4AT-B三引擎飞机就是首架飞跃南极的飞机。
福特4AT-B三引擎飞机使用新型的杜拉铝制造机身,可保证在强度与钢材一样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机身重量。特殊的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机身强度。
这架飞机属于美国海军少将Richard E. Byrd,他一生战功显赫,同时还热衷于南极考察。其被命名为“Floyd Bennett”则是为了纪念一位优秀的飞行员。他是Richard E. Byrd探险科考团队里非常重要的一员。
高级轿车,私人飞机,各种随从人员。看来科考和探险确实是挺费钱的。之后的展品就有点儿意思了。
猜猜看这是啥?它其实是还原了1927年波音40的客舱,参观者可以坐进去感受一下。我是没这勇气体验了,硬硬的靠背和坐垫,看一眼就知道舒服不了。另外,这个客舱的空间太小,想进去得低头用钻的方式。
怎么把藤椅给搬来了?这是另外一架飞机的客舱,跟Richard E. Byrd飞去南极的那架福特三引擎飞机是同款。这个坐上去跟小时候的藤椅没啥区别,客舱空间也就现在金杯面包的水平。
橱窗里还放着把当年的座椅实物,看这盘得油光锃亮的表面。后边墙上的老照片展现了当时飞机内部的真实场景,乘客都是有钱人,女乘客夸张的貂皮大衣很显眼。
再往后走,看到这样的客舱就正常多了。这是1939年生产的道格拉斯DC-3内部,那么它长啥样呢?上期里唯一出现的那架飞机就是,一会儿最后也能看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对于飞行的热衷程度到底有多夸张呢?当人人们甚至想到在不远的将来,飞机会像汽车一样普及,人人都能够驾驶私人飞机翱翔蓝天。为此,飞机制造商们跃跃欲试,开始研发小型飞机。
福特也参与其中,推出了Flivver单座小型飞机。他被亨利·福特形容为能飞上天的T型车。但和其他公司一样,福特在小型飞机研发领域也遭到了失败的打击。Flivver原型机在测试过程中发生事故,在制造了5架原型机之后,福特终止了Flivver的量产计划。功勋飞行员林德伯格曾担任Flivver的试飞员。博物馆里展出的是福特制造的第一架Flivver原型机。
终于来到跟汽车有关的展区了。看了之前的展品,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什么亨利·福特博物馆里汽车展品相对较少的原因了。因为这里是借福特家族的发展来还原美国历史,并非传统意思上的汽车博物馆。
美国,这个在车轮上成长的国家,人们早已离不开汽车。这里还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场景,它其实是展馆内部的餐厅,提供下午茶和简餐服务。坐在后边的餐吧里,看着窗外的经典车型,感觉还是很奇特的。
展品也是一点儿都不马虎,这是1951年款Studebaker Champion Starlight双门跑车。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购买汽车的时候非常注重个性化需求,他们希望购买一辆足够特别的车。Studebaker推出的这辆车就具备设计感的外形和低廉的价格。从广告上看,当时购买这样一辆车只需要不到1500美金。
像电影明星一样开着敞篷车兜风也成为了很多美国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但明星们都住在阳光明媚的加州,其他地区的民众买车时还是更倾向于传统轿车。雪佛兰品牌的客户里,只有2.6%的人会购买敞篷车。即便这样,制造敞篷车也成为了汽车制造商显示实力的方式之一。展示的是1956款雪佛兰Bel Air敞篷车。
麦当劳兄弟在上世纪50年代在南加州开了一家汽车餐厅,但由于服务员素质参差不齐,餐点品类过于复杂导致烹饪和上菜效率低,因此经营状况不佳,最终闭店关门。之后,麦当劳兄弟研发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降低售价,缩减菜单内容,由此一个横扫全世界的快餐品牌诞生了。这里展示了1960年代麦当劳快餐店的实体广告标识。一旁的A&W广告牌则是另一家改变就餐模式的快餐企业,它与麦当劳一起开创了汽车穿梭餐厅模式。
1910年代制造的Noyes 钢琴盒式轻便马车。这应该算得上是美国人最早的私家车了。当时它以低廉的价格,舒适的乘坐体验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其名称来源则是因为这款轻便马车的造型与当时流行的卧式钢琴非常相似。
这个看上去像是有轨电车的家伙其生产年代比之前的马车更早,它诞生于1875年左右。在电还不普及的时代,它的动力来源仍然是马匹。这是服务于更多人的大众化交通工具,它由马匹拖着,行驶在轨道上。1890年代,美国已经有超过18000辆这样的有轨马车行驶在超过400条线路上。博物馆里这辆曾服役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
19世纪末,曾经流行的大轮自行车逐步被眼前这种前后车轮一边大的新式自行车所取代。以往的大轮自行车虽然制造简便,价格低廉,但其非常容易倾斜,骑行也不够舒适。新型自行车骑行方便,道路适应能力更好,也更安全。这里挂着的是1889年生产的Pope哥伦比亚安全自行车。
1800年代,马匹完全就是活着的机器,它可以直接供人骑乘,可以驮运货物、拖拽马车、轨道车,给各种机器提供动力。玻璃橱窗里展示了当时使用的马鞍和缰绳。
在火车没有出现的年代,这种更大一些的马车成为了人们远途旅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了联系不同地区的纽带。直到20世纪初,火车出现之后,仍然有很多人喜欢乘坐马车旅行。
在汽车社会走过百年之后,或许我们应该好好的想想墙上的这几个问题了。我们真的需要汽车吗?汽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去向何方?
到了21世纪初,很多人开始购买新能源车型。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是顾虑到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另一部分则是担心油价持续上涨。看到这一趋势后,汽车企业也开始马不停蹄地的研发新产品。福特汽车在2009年展示了这辆以福克斯为基础研发的纯电动车型。2012年,福特在新一代福克斯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电动版车型并投放市场。
如果把时间倒转四十年,那么当时流行于美国的车应该是像这辆凯迪拉克Eldorado Biarritz敞篷车一样,有着庞大的车身尺寸,浮夸的设计,还有惊人的油耗。不过这些算什么?只要足够拉风就行,汽车消费者只看中这个。
换个角度就能看到这辆车的设计是多么的浮夸了,火箭尾设计灵感来自于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功,这也成为了当时全球汽车厂商争相模仿的设计元素。
蒸汽机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交通工具革新的希望。人们研制出小型蒸汽机,并将其放置在马车上,让马车脱离马匹,依靠自身动力行驶。展示的这辆是现存最早的出现在美国的汽车(真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制造于1865年的Roper蒸汽机车。
在个人移动交通工具的萌芽时期,亨利·福特也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大潮当中。展出的这辆车研制于1896年,看上去就像是长着四个轮子的自行车。亨利·福特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选择蒸汽机或者电动机来作为动力来源,但他选择使用燃油内燃机。在经历多辆试验车失败并且倒闭两家公司之后,亨利·福特终于在1903年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并推出车辆成品。
在马车仍是人们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汽车的出现真的能够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吗?Duryea率先开始了制造汽车并销售的尝试,他们在1896年向市场投放了自己的Duryea牌小汽车,这款车的操控已经变得比较简单。但当时绝大部分普通人仍然习惯使用马车,因此在1896年Duryea仅仅制造了13辆车并且最终在1898年关门大吉。展出的这辆就是Duryea公司所有13辆车当中,已知仅存的唯一一辆。
要说现在汽车圈儿里最火的概念,电动车绝对排得上前三。但使用电力驱动车辆这种技术却算不上什么新概念。在116年以前,像眼前这辆1901年款哥伦比亚维多利亚电动车一样的产品就已经出现。和现在的电动车一样,它依靠电池储存电能,续航里程短但价格昂贵。和现在车辆不一样的是,这辆车前排是乘客座位,驾驶席在后排,并且地板高于前排。美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第一次坐过的车就是哥伦比亚出品的电动车。
大街上刚刚开始出现汽车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开车呢?跟现在一样,得考驾照。美国第一张驾照是在1899年的芝加哥所发出,橱窗内右上角的是保存较好的1900年版本。但驾照政策并没有覆盖全美,美国有的州只要求车辆注册即可上路行驶。在政府机构颁发牌证政策诞生以前,车辆所有者可以自行制作并悬挂拍照。橱窗右下角就是1906年密歇根州底特律某车主自制的车牌。其底板为皮质,数字则使用了金属材质。橱窗内还展示了当时司机使用的手套以及证件夹等。
除了蒸汽机、电动机和内燃机之外,汽车发展初期还曾使用过锅驼机作为动力来源。锅驼机是锅炉和蒸汽机连在一起的动力机器,展示的这款1899年制造的车型就直接以锅驼机的英文名“Locomobile”作为品牌名称,它融合了自行车和当时有轨车辆的一些技术特征,价格低廉,尺寸小巧。它的出现让人们真正开始享受到汽车带来的方便与自由。
这是1902年至1905年美国销量最高的车型---奥兹莫比尔轻型汽车。它的受欢迎程度甚至激发了音乐人的灵感,为其创作了一首流行歌曲。但即便如此,汽车在当时那个时代仍然不算主流交通工具。在1903年有4000人购买了这款汽车,而当时购买马车的人超过了90000。
这个橱窗里展示的是汽车诞生初期,人们对于动力来源的思考。当时可选的有人们最为熟悉的蒸汽机、还有续航里程优势明显的内燃机、另外就是新型的电动机。橱窗里摆放了一盒火柴,它是蒸汽机汽车所必须的,因为点燃锅炉得靠它。一旁的木棍是最原始的油表,当时的驾驶者依靠它来测量油箱内的剩余油量。
新生事物一般来说是昂贵的,只属于少数人的。汽车在1906年的美国也是这样。当时,马车、自行车、火车等构成的公共交通体系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汽车拥有者们则用汽车来满足他们其他的乐趣,比如追求速度的快感,长途旅行等等。E. R. Thomas汽车公司就根据这种需求推出了Flyer高级轿车。它是属于有钱人的玩具。
这辆车在当时也显得非常特别,巨大的车轮是它独一无二的特征。这种车是美国车企希望打开农村市场所推出,大尺寸车轮能够提升车辆的离地间隙,对于农村道路适应能力更强,其搭载的风冷发动机维修保养相对容易。但问题也很明显,其发动机动力不足,在其他车型变得更便宜、性能更好的时候,美国农民就放弃了这种有着大轱辘的车。展示的这辆是1903年Holsman汽车公司制造的产品。
双座轻型汽车在1906年备受美国中产阶级的欢迎,他们喜欢驾驶这种速度更快,造型更漂亮的新车。这辆1906年产福特N型车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当时,大部分轻型汽车使用单缸或者双缸发动机,采用链条传动,福特N型车则已经使用了四缸发动机,并且是轴传动。最关键的是这辆车竟然还更便宜,在当时仅需要500美金就能买到。虽然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它的实用性不够,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汽车产品。
到了1909年,美国人民的国民车出现了,它就是福特T型车。对于美国大部分中产阶级来说,亨利·福特推出的T型车是首款足够大、足够好并且足够便宜的汽车。这一切还是因为福特创造性的采用了流水线式的生产工艺,大幅压缩了制造成本,让更多美国人享受到了汽车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在咆哮的二十年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文化和技术呈爆发式增长,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有增无减。1924年克莱斯勒推出了适应时代的新型轿车,它拥有更轻的底盘、效率更高的发动机和先进的液压制动系统。同时代的凯迪拉克相比之下就好像马车一样落后。出色的性能让克莱斯勒汽车的销量在1925-1929年间增长了5倍有余。
不知道各位看官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从汽车诞生一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汽车的形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大部分都没有车窗。因此,当时车里的乘员和大自然是可以亲密接触的,噪声和粉尘也无法被隔绝。恶劣天气下,汽车的使用率还是很低。少量有车窗的汽车则因为价格高昂而无法被普通人购买。1922年Essex车身制造公司开始研发价格低廉的带封闭式车厢的轿车,展出的这辆1924年版本售价甚至更低。这也成为了美国首辆真正适应所有天气环境的私人轿车。
这是福特在1932年推出的一款V8发动机。与搭载在豪华车型上的大排量多缸发动机不同,它体积小巧、重量轻,并且价格便宜。当时搭载这款发动机的福特汽车售价还不到2400美金,是当时搭载V8发动机的车型里最便宜的。
早期的汽车几乎没有设计可言,只要能够满足出行需求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驾车旅行必须无聊和乏味。汽车内部也可以多姿多彩嘛,不光要有暖气、还得有化妆镜,收音机这样的娱乐设备,当然,行李厢也必不可少。最关键的是,它们得长得好看才行。这辆1937年产的LaSalle双门轿车就是在这一大环境下诞生的。
这辆车应该很多人都认识,但能说出全名的可能没几个。它是1943年制造的威利斯Overland Jeep。这款诞生于二战期间的小型越野车受到了美军士兵甚至是敌军士兵的喜爱。它几乎可以开到任何地方去,能够拖拽武器,装上重型机枪或者火炮之后,它自己就是武器。战后民用版车型也继承了它无所不能的特点,经过数十年发展之后,咱们熟知并且在国内市场持续热销的SUV车型正式诞生。
1949年生产的福特轿车拥有当时美国人所喜欢的模样。圆润的外表下不带有任何棱角,空间利用率的提升让车内有更大的乘坐和储物空间,这些特征也成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家庭轿车所必备的元素。
同样是在1949年,两辆来自德国的汽车被卸在了纽约的某个码头上。它们看上去像两只虫子,发动机位置在美国人看来也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但这两辆车的制造工艺还不错,虽然看着有些廉价但却充满乐趣。这就是德国大众生产的甲壳虫。其独特的造型和性能表现吸引到了美国的年轻人。在最初两辆甲壳虫进入美国市场的十年后,美国每年都会进口120000辆甲壳虫。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汽车消费者经历了长久的战乱纷扰,在进入到和平年代之后希望通过购买汽车来作为自己的奖励。那时即便是便宜的雪佛兰轿车,只要看上去足够漂亮就行,如果还配置有助力转向和空调系统这样的豪华配置那简直完美。但真正让雪佛兰轿车流行起来是因为它搭载了动力强劲的新款V8发动机。
美国人的购车需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了变化,从大众甲壳虫销量大幅攀升就能看出端倪。当时美国人开始大量购买尺寸更小的汽车,大众在美销量进一步增长。美国本土制造小型车的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这让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转而开始研发自己的小型车。雪佛兰在1960年推出了Corvair,其采用后置发动机,灵感来源于德国大众。在设计风格上也与更早的产品有着明显区别。
说到小型车就不得不提到日系车,作为代表的丰田汽车在1958年向美国输出了自己的产品。不过当时美国人并不买账,它们认为日本制造的汽车质量差、速度慢、空间小。之后丰田在1965年又向美国市场输出了质量更好、尺寸更大、性能更稳定的Corona。相对于当时的美国车,丰田Corona质量更好,车身也更加小巧,同时油耗也更低。这些都使得越来越精打细算的美国消费者转投到日本车的怀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开始具备购买汽车的能力。他们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喜爱驾驶汽车追寻自由的脚步。这一时期也诞生了今后驰名世界的新车型---Pony Car。其中最出名的是福特野马。这辆1968年产水星美洲狮也是当时年轻人喜欢的小跑之一。相对于肌肉跑车,Pony Car没有这么关注性能,但其外观设计和操控感受相对于肌肉跑车都没有明显差别,但它们的价格却实惠很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部分美国人梦想中的汽车还是这个样子,巨大的车身、宽敞的内部空间、巡航状态下舒适的驾乘感受。这辆1973年产克莱斯勒Newport就是典型。但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这种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车一下受到打击,它们就像是恐龙一样完全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时代。
石油危机使得美国油价暴涨,旧式美国车被消费者抛弃,车企推出了类似这样的小型车。1978年诞生的道奇Omni采用四轮四角设计,尽可能在有限的尺寸下扩展车内空间。虽然车身小巧,这辆车还是提供诸如空调这样的豪华选装配置。在油耗表现方面,它已经比“恐龙”们要优秀许多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SUV开始流行。当时像这款1991年产的福特探险者一样,大部分SUV在销售时都会告诉消费者,四驱系统可以带你穿山越岭,高坐姿带来更好的视野,车内还有更大的空间。但这背后的潜台词却是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驾车离开铺装道路,高车身带来了高重心,弯道稳定性不佳。至于车内空间,MPV的空间利用率更高。说实话,这根现在的国内市场很相似,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SUV会在城市里火,甚至还专门推出了两驱的城市SUV这个细分品类。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在购车时有很丰富的选择,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热衷于购买皮卡和SUV,但也有一些人喜欢轿车。不过,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皮卡和SUV上,活生生的把轿车市场给让了出来。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看到了这一空缺,向美国市场输出了雅阁车型,这款车以合适的尺寸,出色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打动了美国消费者,也使得它成为了首款登上美国汽车销量榜冠军的日本品牌车型。
皮卡最早是美国工人阶级、农民和贸易商人喜欢的车种,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人开始购买皮卡作为日产使用。他们看中了皮卡多功能的特点和硬派的外观。从1981年到2007年,皮卡一直都是美国汽车销量榜上的冠军。1998年道奇在销售Ram皮卡时,广告语写的是“功率更大、扭矩更强、拖曳能力更好、有效载荷更大、空间也更大。”现在的皮卡也是这样。
本世纪初,世界对于能源枯竭的恐慌程度日趋高涨。汽车厂商在此大环境下推出了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油电混合动力这一概念虽然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但最新技术让其变得更加实用。新型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售价略高于传统燃油车型,但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节省燃油,同时降低排放。在这方面,日本人又走在了美国人前边。从第一代普锐斯开始,丰田混合动力车在北美市场都颇受欢迎。
这两排展车集中展示了美国市场近几十年来消费趋势的演变,之后的展品则体现了不同时代下人们对于豪华的不同理解。
近处这辆车无论在它存在的年代还是现在,应该都被划入顶级豪车的范畴,它是一辆1931年制造的布加迪Type 41 Royale敞篷车。它在当时的价格是43000美金,一个美国人要想买这辆车需要至少工作三十年。但即便这样你也买不到,因为布加迪一共只制造了六辆同款车型。要知道当时美国最好的杜森伯格J型车总产量为481辆,劳斯莱斯幻影II总产量更是达到了1767辆。按物以稀为贵的角度来看,眼前这辆布加迪绝对价值连城。
如此稀有的车辆必然有着丰富的故事,这辆当然也不例外。它前面的展板上展示了它与首任车主---一名德国内科医生的合影。当时这辆车采用的是黑黄相间的车身涂装。在阿道夫·希特勒统治时期,这名医生带着它的豪车辗转来到了中国,但之后日本侵略中国,它又带着这辆车跑到了加拿大。为了躲避二战战火,最终牙医和他的布加迪定居美国纽约。某年冬天,布加迪发动机坏了,因此被弃置一旁。
1943年,时任别克首席工程师的Charles Chayne买下了它并完成修复,之后改变了车身涂装,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Charles Chayne在1958年已经成为了通用汽车的副总裁,他把这辆车捐给了亨利·福特博物馆。1985年,所有的六辆布加迪Royale首次齐聚美国加州圆石滩。
亨利·福特最小的孙子William Clay Ford Sr.在1956年推出了大陆Mark II车型。这款车拥有优雅的外形,对于豪华质感的塑造也不再只依托于镀铬装饰。其对于质量管理和底盘调校上的重视程度超乎以往,各种豪华配置当然也必不可少。出色的表现也让它成为了名流们的最爱,当时娱乐业巨头法兰克·辛纳屈和美国前副总统尼尔森·洛克菲勒都曾拥有过大陆Mark II。它也成为了当年你能买到的最昂贵的美国车。
这辆1937年款Cord 812敞篷车并不是当时美国最贵的汽车,放在这里的原因是因为它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和技术。这辆车的外形与同年代的产品有明显不同,最突出的设计元素就是隐藏式的大灯。另外,我也是这次才注意到这是一辆前轮驱动的轿车。它虽然不是第一辆前驱的美国车,但在它诞生往后的三十年里,它是美国唯一的前驱轿车。
如果评价世界上最好的汽车,这辆1931年款杜森伯格J型车应该能入围。1928年-1935年间,杜森伯格一共制造了481一辆J型车。但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到两辆完全一样的杜森伯格J型车,因为每辆车都由车身制造公司为车主度身定制。
这辆车是Brewster在1915年制造的,Brewster是当时美国富人阶层所熟知的品牌,因为它们制造高级马车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眼前这辆汽车也采用了类似19世纪马车的车身造型,但其发动机技术却属于20世纪。在汽车还不甚流行的时代,这样的跨界组合在当时较为普遍。
一百年以前的顶级豪车应该是什么样的?不用瞎想,它就是这般模样。这辆Rambler Knickerbocker诞生于1912年,内部奢华至极。车厢和座椅包裹着高档皮革,宽大的车门让富豪们上下车能够保持足够优雅。法国制造的平板玻璃加上丝质窗帘可以把不友好的目光隔绝在外。雨伞和礼帽也都有专门存放的地方。花瓶这种调节气氛的物件也少不了。夜晚,车厢内的电灯还能带来特别的氛围。
这个看上去是不是很像马跑了的马车?它是1900年诞生的Wood电动物流卡车,跟现在政府强推的电动车是一个意思。但在当时,这种车的出现与政府无关,它伴随着百货公司业态的诞生而出现。早期对于物流的需求基本依靠马车,但马车速度慢,效率低。电动物流卡车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帮物流业主节省时间,多赚钱。
又是一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背景下诞生的车型---1981年款福特Escort GLX(长安福特福睿斯的爷爷辈儿)。在1973年以前,美国人几乎不会对这种小车感兴趣,但石油危机让美国油价飞涨,老百姓可受不了了。虽然人们还是放不小对大排量、大尺寸车型的钟爱,但在买车的时候还是忠实于钱包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这种带有欧洲车设计理念,小型化,前轮驱动,搭载四缸发动机的汽车。同样,这种车也更适合被推广到其他市场。
这辆车充分说明了美国人是多么不喜欢小型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车的尺寸都偏大,即便是像普利茅斯、雪佛兰和福特这样的廉价品牌推出的产品也都拥有足够大的车身。Nash却把赌注压到了小型车上,这辆1950年款Nash Rambler敞篷车有着同时代其他车型的设计风格,虽然尺寸小巧,价格低廉,但看上去还是像一辆“大”车。但从销量来看,美国人民在那个时候真的不需要小型车。
美国人一直认为车越小越便宜,质量也越差,但日本人再次教育了他们。1983年本田向美国输出了新款雅阁LX轿车,这款车的尺寸比同时代的雪佛兰Impala小,马力也更弱,但它们价格相当,都属于美国人眼中的廉价车。但雅阁提供空调、定速巡航、磁带播放器、后风挡除雾等功能,同时其可靠性也是当时美国车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本田雅阁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稳步攀升。
上世纪初,欧洲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小型轻量化的汽车,它们一般采用摩托车发动机,制造简单,价格低廉。这种车很快被囊中羞涩的美国消费者所接受,他们喜欢这种车带来的轻快的驾驶感受。但当时美国的道路状况比较糟糕,这种小型车的车身强度也不够,所以在短暂享受完乐趣之后,大部分小型车就会抛锚甚至散架。展出的这辆是1913年制造的Scripps-Booth Rocket原型车。当福特于1917年推出更便宜但更实用,质量也更好的T型车之后,这种车不再风靡。
在美国其实一直都有人喜欢并想推广小型车,因制造收音机和冰箱发家的富商Powel Crosley坚信小型车更适合美国市场,因此他于1951年推出了Crosley Hotshot敞篷跑车。这款车售价仅924美金,拥有可拆卸的车门和车顶。其性能出众,在各种汽车赛事中打败了其他品牌的运动车型。但在市场表现上,它却被传统美式大型运动车型给打得落花流水。1952年,在损失了近三百万美金后,Powel Crosley终于认清现实,放弃了他的小车梦。
车身制造商在汽车诞生初期具有先天优势,它们有着丰富的制造经验和资源。Rapid看到了汽车取代马车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在1906年推出了此款车型。它可以运载乘客游览城市风光,也可以接驳旅客从火车站到酒店。它也成为了当今旅游巴士和摆渡客车的鼻祖。它当时最高车速能够达到每小时25公里左右,在一百多年前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美国蓝鸟应该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校车最专业也是最好的品牌,其创始人Albert Luce,Sr曾是福特经销商,它于1927年在一辆福特T型车的底盘上打造出了这辆校车。它使用钢制框架结构,车身强度相对于当时主流的木质结构要高出很多。这也可能是目前美国现存的最早的校车。想想咱们的孩子,也就这几年才出现了专业校车,但产品也都参差不齐,学生乘车的安全法规和监管力度也严重不足。
女性驾驶者对于手动变速箱和早期汽车上的起动手柄总是提不起兴趣,驾驶电动车就简便多了,它们不需要起动,也不需要换挡。这让电动车制造商们看到了机会。底特律电动在1914年推出的47型电动车就吸引了很多女性客户的关注,其中甚至包括亨利·福特的妻子。这个电动车品牌在消失数十年之后被一名香港商人复活,首款产品是基于路特斯Elise平台打造,跟特斯拉初期战略一样。不过这款车的续航里程不占优势,工艺也很糙,过于小众的定位让人感觉前景堪忧啊。
这辆1935年制造的Stagecoach拖挂式房车属于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查尔斯·林德伯格和他的夫人。林德伯格的事迹在之前航空英雄那部分介绍过。林德伯格在这辆车里完成了著作《圣路易斯精神号》的一部分内容,这本书获得了普利策奖。
美国著名记者,新闻主播Charles Bishop Kuralt与他的团队驾驶这辆1957年制造的FMC房车走遍美国,制作了还原美国普通人生活的电视节目“On the Road”。该节目在美国持续播出了27年。
美国公路运输的发达程度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国家,2005年曾做过统计,全美近百分之七十的货物是依靠卡车运送。这是公路运输业巨头Roadway Express在1974年使用的福特C-700卡车。
这件展品的重点是后边的挂车,它是诞生于1946年的Fruehauf半挂车。Fruehauf至今也是美国著名的半挂车和全挂车制造商,其创始人在1914年推出了首款需要依靠其他车辆牵引的挂车。之后,这类挂车以其强大的承载能力逐渐取代了火车,成为美国物流产业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前方的拖车是1952年的Federal 45M。这是美国高速公路发展时期推出的一款驾乘更为舒适的挂车拖车。为了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其内部增加了收音机等舒适配置。
下一个展区展示了一些美国能找到的有意思的汽车,它们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设计。
这是十九世纪末的1899年推出的一款汽车 ---Duryea trap。它采用了三轮行驶,依靠拉杆进行操作。设计师吸取了当时最高级的维多利亚式马车的设计元素,使这款车成为了当时最优雅的汽车之一。但奇葩的地方是它的前后排座椅是背靠背设计,乘客和驾驶者沟通不够方便。
当汽车刚开始出现时,买家认为它们应该长得跟马车一样,但汽车的基本结构决定了它不太可能与马车完全一样。汽车制造商们想到了折中的解决方案:车厢还是维持马车样式,底盘和传动部分则增加发动机仓、水箱隔栅,车灯和喇叭等。
对于热爱驾驶的人来说,他们在一百多年以前就能够得到满足。雪佛兰在1915年推出了这辆Royal Mail敞篷跑车,其使用了很多当时只在赛车上出现的元素,例如长长的发动机仓、短后悬和安置于座椅后部的油箱。
这是堪称美国汽车设计之父的哈利·厄尔任造型设计师时推出的产品---1927年款LaSalle敞篷跑车。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拥有非常多的涂装颜色,这也是因为当时喷涂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快干喷涂技术而产生的影响。
1936年,流线型设计成为了当时汽车厂商所追捧的设计元素。林肯推出的Zephyr以下落的水滴为灵感,拥有非常运动化的外观,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青睐。
美国人在航空航天时代取得的成就也让汽车厂商找到了灵感。Tucker就在1948年推出了Tucker 48车型,其采用了向后俯冲的车尾设计,并且还使用了六根排气管。在安全方面,这款车也值得一说。它设置有前部缓冲区,前风挡也很容易从车内打开,方便乘员逃生。另外,车头正中央的大灯可以随方向盘转动,是最早的随动转向大灯。对了,别被外表所蒙蔽,它采用的是后置发动机。
这辆车可能完全是毁在了设计上,它是1958年生产的Edsel Citation。其车身尺寸符合当时美国消费者的需求,色彩也非常丰富,并且定位高于福特品牌,但它的前脸造型特别是中网难以令人接受。虽然Edsel表示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1930年代的汽车,但仍然没有人买账。生产27个月之后,这款生不逢时的产品伴随着Edsel品牌一道走入了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车企也在模仿借鉴其他图国家汽车企业的设计风格,比如这辆1963款别克Riviera就融合了法拉利250 GT Pininfarina和劳斯莱斯银云II的设计元素。但设计师的功底深厚,以致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也能融洽的出现在同一辆车上。这也使得别克Riviera成为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设计最有特色的车型之一。
赛车运动虽然是富人的游戏,但相对于现在来说,早期车手的条件还是要艰苦许多。他们只能依靠皮卡+拖车的模式来运输赛车,平日也就住在车上或者廉价汽车旅馆里。这就是当时用于拖挂赛车拖车的1956年款福特F-100皮卡。
它后边拖着的这辆赛车属于美国传奇车手Bobby Unser,他在一生中赢得过多次派克峰挑战赛冠军。他获胜的秘诀是出色的驾驶和对赛车的不断升级。
对于赛车来说,肯定是速度越快越好,但对于这辆1987年产福特雷鸟来说却不是这么一回事。车手Bill Elliott在1987年在塔拉迪加赛道举办的云斯顿500排位赛中驾驶这辆车创造了每小时342.483公里的速度记录。正赛当中,车手Bobby Allison的赛车高速冲向护栏并腾空飞出赛道,伤及众多观众。赛会因此决定在塔拉迪加和戴通纳这两个全美速度最快的赛道中限制赛车的性能,避免重大事故再次发生。
这辆赛车和它背后的车队让美国最受欢迎的纳斯卡车赛开始走向专业化。1956年Carl Kiekhaefer的车队在纳斯卡车赛中独树一帜,车手们穿着专业的赛车服,技师也是统一着装。维修区则被安排得井然有序,极大的提升了赛车进出站效率,他们甚至还进行了大量测试以保障车辆的可靠性。另外,车队在纳斯卡故乡---北卡罗来纳附近还设立了自己的基地。这一系列的做法加速了纳斯卡赛事的专业化进程,被其他车队迅速效仿。
这是一辆野马,福特野马!不好意思只拍到了车尾。它是福特汽车在1962年推出的,采用双座敞篷设计,后置发动机。推出这款车的原因是为了改变福特的品牌形象,让美国消费者看到福特是一家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它吸取了当时最新的欧洲运动车型的设计理念,自诞生起便轰动美国。相对于之后推出的量产版车型,这辆野马的设计绝对是异常前卫的。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跑得最快的......油箱。你没看错,它真的是P-38战斗机上的油箱。在美国人狂热追求速度记录时,战斗机油箱流线型的造型给人提供了灵感,他们用油箱打造赛车车身,然后集中去美国犹他州的博纳维尔盐湖创造陆上速度记录。这辆车当时最好的成绩是每小时391.775公里。
1965年11月,一道金色闪电划破博纳维尔盐湖上空的宁静。这辆名为Goldenrod的赛车以658.667公里的时速创下新的陆上速度记录,并保持了整整25年,直到1991年其记录才被打破。它并不是火箭车,而是以四台克莱斯勒发动机直接驱动。
它改变了美国印地赛车历史。1965年路特斯·福特车队开始使用这种新型赛车,其设计理念与当时美国赛车完全不同。后置发动机、根据空气动力学优化的单体车身、四轮独立悬架让它在赛场中所向披靡。美国人自己的采用前置发动机的赛车瞬间变得不堪一击。
赛车运动是车企最好的推广手段,如果获胜就代表企业实力不凡,产品品质出色。亨利·福特也是这么想的,在他创立的第一家汽车企业倒闭之后,他于1901年攒出了这辆名为“Sweepstakes”的赛车并击败了当时名气不凡的大品牌,这帮助亨利·福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1903年他终于创立了现在福特汽车公司。
上世纪初,美国曾经流行过一阵叫做范德堡大奖赛的汽车赛事,最初法国人连夺三届冠军让美国人很没有面子。终于,在1908年这辆Locomobile “Old 16”帮助美国人赢得了冠军。范德堡大奖赛类似与今天摩托车领域的曼岛TT,是在公共道路上举办的汽车赛事,因此危险性极高。1915年,最后一届范德堡大奖赛在旧金山举办,同时期的其他大部分汽车赛事都已经转入专门的封闭赛道举办。
美国首个闻名全国的赛车手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他曾经是一名自行车赛手;他从来没有开过汽车;他胆子很大。他就是总爱叼着雪茄的Barney Oldfield。亨利·福特在1902年打造了这辆“999”赛车,他让Barney Oldfield驾驶它参加比赛。Barney Oldfield富有进攻性的驾驶风格帮助他赢得了一系列比赛,成为了美国人民心目中的首个赛车英雄。
这应该是美国最早的直线加速赛车,诞生于1960年的Buck & Thompson slingshot dragster。直线加速赛曾经是一项流行与民间的非法赛事,比赛规则简单粗暴。但随后的正规化运作让其演变为了美国最受欢迎的赛车项目之一。国内目前也开始有专业化的团队运作直线加速赛,希望各位地下赛车手们能够弃暗投明,合法赛车。
机械师George Montgomery开始加入到直线赛车时,他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业余选手。1958年他购买了这辆1933年款的威利斯赛车投入比赛并获得多次胜利,这时开始有赞助商为其提供经费用于比赛。1966年,George Montgomery辞去原本的工作,正式成为了首个职业化的直线加速赛车手。
美国人虽然汽车工业发展得早,但在赛车领域的表现却不太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国际性赛事当中,欧洲人一直统治着各项大赛。不服输的美国人做出了多次尝试,福特汽车在1967年推出了GT40 Mk IV赛车,它采用全新理念打造,外形经过风洞测试优化。最终,这款赛车终于登上了被欧洲赛车统治已久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领奖台。
1960年制造的Meskowski赛车搭载了当时美国最好的赛车发动机---offenhauser。offenhauser发动机由美国知名赛车设计师和工程师Harry Miller所研发。在福特·路特斯赛车出现之前,搭载offenhauser系列发动机的赛车是印地500大奖赛上的常胜将军。工程师对于这款发动机的改进持续了四十多年,最终版搭载涡轮增压技术的机型已经可以输出一千匹马力。
Harry Miller在创新的道路上也曾经走偏过,这辆1935年制造的米勒·福特赛车就是例子。它的外形美妙绝伦,前后独立悬架也与同时期的其他赛车有着明显区别。但是美妙的外形和更先进的技术并没有帮助它在印地500大奖赛中得胜。当时一共制造了十辆米勒·福特赛车,其中只有四辆真正投入到了比赛当中,最终因为转向机故障,所有赛车以退赛告终。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赛车设计师都会把风阻看做敌人,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空气高速流过产生的压力能够帮助赛车拥有更好的抓地力,过弯速度随之提升。如果把飞机机翼反过来安装在赛车上,效果会更为明显。更有甚者甚至在车体内部安置了风扇,能够将车底气流抽出,增加车辆下压力。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空气动力学上的尝试成为了现代印地赛车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基础。眼前的1984年产March 84C-Cosworth就是当时的代表。
上世纪五十年代,伍德兄弟运作着纳斯卡历史上最古老的车队之一。在2011年Trevor Bayne驾驶这辆福特Fusion获胜之后,伍德家族的赛车基因得到了传承。
展厅另一侧还有汽车影院,会不时播放一些有关展品和美国汽车文化的影片。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进去参观。
我觉得这是雪佛兰品牌制造过的最漂亮的车之一,1955年款科尔维特。他同时也是美国人心目中最想拥有的汽车之一。最初雪佛兰推出这款车的时候只搭载了六缸发动机,动力上的不足没有让消费者心动。之后,当搭载V8发动机的科尔维特被推向市场时,人们的热情终于被引爆。
汽车改装其实是伴随着汽车一起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博物馆里也安排了一小片区域展示一些典型的改装车。想到国内对于改装车一棍子打死的政策,只能说政府和相关行业机构的管理水平约等于零。
这辆车采用了美国最流行也最具特色的Hot Rod改装风格,它的原型是一辆1932年的福特双门跑车。年轻人喜欢选择这款车进行改造,因为其搭载了V8发动机,之后到了五十年代,改装车发烧友又给发动机舱内塞进了其他更先进的发动机。直到现在,1932款福特轿车仍然是Hot Rod改造的首选车型。
1949年款水星敞篷车因为其流线型的外形,足够长和足够低的车身成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改装车爱好者最喜欢的车型之一。在他们手里,这辆车会换上漂亮的涂装,进一步降低离地间隙,以展现出独特的姿态。貌似现在的“恐高症”玩家玩得更狠。
这应该是传说中的天空飘带拖挂式房车(现在貌似有个叫清风房车的中国名字)。一个字形容:贵!连模型都贵!其外形基本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算是房车界的RIMOWA。
把马车串在一起,放在铁轨上,再拿蒸汽机拖着走就成了最早的火车了。可能是因为火车在美国的存在感不强,所以火车相关的展品被放在了博物馆里一个有些暗的角落,我也就没细看了。
不同时期,美国人享受汽车旅行的不同方式。这一排展示了从帐篷--》木屋--》砖房的汽车旅馆形式。
这是曾经在美国公路边非常常见的汽车旅店的广告牌。
车企的忧患意识一直存在,这里就展示了一些可能取代私人汽车的交通工具。其中的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服务现在已经开始在改变人们看待汽车的态度。
这是美国大型石油公司---德士古在早期使用的油罐车。
它后边的就是还原当时美国常见的加油站。
另外一边展示了美国家用车的发展里程,最终它们发展到了MPV。在中国,SUV无疑才是最受家庭欢迎的车型,这就是国情的不同。最右边这根棍儿是停车计时用的咪表,大陆很多城市曾经也使用过,但都被更原始的人工收费所取代,这也是国情不同所致。
最后这部分展示美国历任总统的座驾。排在最前边的是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马车。
这辆1902年制造的CIRCA BROUGHAM象征了权利与财富,BROUGHAM也成为了之后凯迪拉克品牌豪华轿车的名称之一。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座驾,1939年制造的林肯轿车,这也是首辆专为总统所设计并制造的豪华轿车。当时白宫向福特汽车提出的车辆制造要求超过五页,对于车辆安全性还有特别标注。
车身的特殊设计能够让罗斯福总统在进出车辆时足够的方便,他在访问时也非常乐于乘坐这辆车。与群众见面时,他也经常让这辆车处于敞篷状态,方便与民众交流。
美国第34任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的坐车,一辆1950年制造的林肯敞篷车。
其采用全敞篷式设计,只在车身后部设置有透明外罩。
美国前总统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的座驾,一辆1961年制造的敞篷加长林肯轿车。肯尼迪在1963年11月22日乘坐这辆车访问达拉斯市时,头部和颈部中弹,之后不久便不治身亡。刺杀肯尼迪事件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肯尼迪遇刺之后,这辆车在1964年进行了一次改装,增加了防弹玻璃车顶,并且在车身内部也埋入了防弹钢板。在1967年还进行了一次小幅改造。这辆车在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和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执政期间继续服役,直到1977年退役。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的座驾。这是一辆由福特汽车公司在1972年特别为总统所打造的加长林肯防弹轿车。在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之后,所有的总统座驾都增加了防弹设计,并装上了车顶。
在车尾还设置有给特勤人员站立使用的扶手的下部平台,方便随车特勤人员保护车内政要。这辆车从1972年一直服役到了1992年,之后便收藏于亨利·福特博物馆。
最后看到的汽车展品终于让我想起我是在福特家的博物馆了。展台里放着两辆福特品牌下最有代表性的车型。其中之一是白色的1965年款野马敞篷车。在汽车销售领域有一句话:你不可能把一辆属于老年人的车卖给年轻人,但是却可以把属于年轻人的车卖给老人。这辆野马就属于后者,它是当时年轻人最喜欢的美国跑车,30岁以下的美国人都渴望拥有一辆野马。而同样的美国中老年客户也喜欢这辆车,它成功的定位是其成为了美国最畅销的车型之一。
野马旁边红色这辆是1986年款福特金牛座,这辆车是在美国人改变购车需求,钟爱日系和欧系车之后的背景下诞生的。福特汽车充分吸取了消费者的意见,在新车研发过程中对外形、品质和油耗等方面进行改进。最终的结果就是福特造出了这辆与同时代所有美国车都不一样的产品。
最后还是用这架不属于福特,也不是汽车的展品来结束本期游记吧。它是于1935年面世的道格拉斯DC-3,是当时的美国航空要求道格拉斯公司改进DC-2而生。DC-3能载客30人,只需在中途一次加油便能横越美国东西岸,再加上设置首次于飞机上出现的空中厨房,及能在机舱设置床位,为商业飞行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DC-3性能比前代的飞机更稳定,运作成本更低,维修保养容易。军用的DC-3被称为C-47,曾随美国飞虎队执飞中国战场的驼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