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德、日、美系车型到底都有什么缺点?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一样,车迷们的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情怀”车型,有的人喜欢日系车的发动机、有的人认同德系车的品牌价值、还有的人追求美系车的自由自在,但却忽略了这些车本身的短板或缺陷。

而这次我们就要进行一波“无差别攻击”,对国内市场上各系车型的缺点一吐为快!

德系:套娃、用车成本高、人机交互不符合国人使用习惯

德系车在国内市场最受消费者认可,甚至有些人将其神化为“神车”。但这种神化却无法掩盖德系车的短处,首先就是“套娃现象”最为严重。

虽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但“同一个模样,同一个梦想”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处于市面主流地位的德系车,无论是大众还是BBA,在近几年在造车时都是一个套路:外观套娃,内饰商务。甚至给人一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车型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形状和尺寸的不同而已。

另外,德系车的用车成本比其他对手都要稍高一些,不光烧机油,在保养及维修方面的费用也普遍较高;另外德系车都比较“挑食”,一定要加高标号的燃油才可以。除此之外,德系车的“品牌溢价”体质也会让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不起。

除了用车成本高之外,德系车在人机交互方面也不是很符合国人的习惯。以宝马为例,触摸屏可以说是一个发展多年并且很成熟的技术了,可直到近几年才被宝马使用;此外iDrive的控制旋钮上的手写板一直被消费者抱怨“不够大”,而且以中国人更习惯用方形手写板上写字,而不是圆形。

日系:用料不精、外观过于激进、产品更迭较快

不管是“开不坏的”丰田、“买车送发动机”的本田还是“信仰无价”的EVO与STi,日系车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情怀都让日系粉丝们觉得“没毛病”。

但实际上,国内市场上的日系车尽管在配置上显得颇为用心,但在做工用料上却不敢恭维。以丰田卡罗拉为例,作为一款号称“内饰精美”的车型,在进入车内之后却发现车内对塑料件不能再多,而它的隔音水平也就跟本田思域差不多。

另外,尽管日系品牌很少被人吐槽是“套娃”家族,但看看最近几年日系车的外观设计,多少有些“用力过猛”了。本田思域全车凌乱的线条、丰田凯美瑞的“邪恶”风格前脸看上去都非常激进,这种设计会导致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喜欢的人会认为这种设计前卫时尚,而在不喜欢的人心中简直是丑到爆炸了。

第三点就是日系车的产品更迭速度比较快。大家都知道德系车是“三年改款、五年换代”,这换代速度说实话已经不慢了,但跟日系车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了。第一代皇冠在1955年问世,在经过62年后已经出到第14代了,而1974年问世的高尔夫到现在也才只有第8代的谍照而已。对于消费者来讲,谁希望自己买的车没过几年就成为“老款”呢?

美系:车重过大、操控欠佳、做工粗糙

喜欢美系车的朋友们有一颗不从众、追逐自由的心。而美系车无论是用料还是空间、动力都非常优秀。

但问题就是,美系车在该大方的地方很大发、不该大方的地方更大方!所以美系车的车重都偏大,这也导致了美系车油耗一直偏高。

此外,简单粗暴的美系车在操控性的普遍水平上还是不如德系和日系车,纯正美系肌肉车尽管动力澎湃,但更多都是扮演着一个“直线王、弯道王”的角色。但是对美系性能控来说,这种特点反而给了美系车更独特的味道,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真正血统纯正的美系肌肉车你在国内的4S店里根本买不到。注意,这里说的可不是“Pony Car”!

最后要吐槽的就是美系车的做工了,“奔放不羁”本是优点,但在做工上要是太过奔放可就让人尴尬了。一些美系车尽管用量考究,但是在对外观及内饰的一些细节上的处理真的是不敢恭维。就拿凯迪拉克的几款产品而言,它的内饰做工已经可以和日系车甚至欧系车靠拢了,可是在一些细节的雕饰方面,总是让人觉得还是差点什么,很像美国人的性格,大大咧咧,自由自在,总显得有些不拘小节。

总结:人无完人、车无完车。说了这么多各系车型的缺点,从另一个特点来讲也是它们独有的特点。并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品牌汽车之间也早已学会了取长补短、各取所需。所以我们其实不必太过在意这些车型所暴露的缺点,始终坚信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真的有人喷你的车这不好那不好,你只需要简单而淡然的回一句:“我没花你的钱,要不你花钱给我换辆好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万关注 | 5463作品
+ 关注
专注年轻人的汽车资讯平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