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重混、轻混还是内燃机:哪个才是我们“需要”的 ?(上)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者;虽然都是战败,但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对于德国完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德国用了不到20年就恢复元气重整军备再次挑战世界;而第二次失败后,传统意义上的德国已经不复存在,即便今日仍然属于发达国家,但离当初德国的影响力相差甚远,最多也只是个二流国家。


一战前的德国地图,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打败了法国,威廉傲慢的在凡尔赛宫宣告德国统一;在境内各邦和控制阿尔萨斯和洛林后,这是德国领土最大的时期,注意看德国东部是和俄国接壤的。


两次大战的不同结果存在很多因素,多数人都说原因是非正义 — 非正义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其实有一个因素可能是被忽略了,又或者被刻意隐瞒;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对于能源结构需求的不同导致了结果的完全改变。


德国的舰队在一战时排名世界第二,陆军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这种军事实力威廉二世怎么也想不到会战败。


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工业革命的基础还是蒸汽机与钢铁时代,整个世界可以说是被煤推动的,无论是跨洋运输还是陆路运输,核心都是蒸汽机;彼时世界老大英国的最大资本就是它的舰队,而欧洲第一陆战强国德国的战略调动靠的也是蒸汽机头;所以在一战中最核心的资源就是煤,而德国是煤炭矿藏丰富的国家,铁矿的需求也基本自给自足,况且它的同伙奥匈帝国也有不少资源。


一战东、西两线的主战场几乎都是在德国之外进行的。


所以在一战中,虽然德国的猪队友总是在拖后腿,但是德国单挑英法俄三国的场面并不难堪;纵然在大洋上不是英国舰队的对手,但是在陆地上,西线德国可以把主战场一直钉在法国领土上缠斗,与英法联军的对战一直都是在别人家大打出手;东线德军可以深入俄国领土纵深主动出击,即便是在战争末期德国领土也并未受到重大打击,正因此虽然最终战败投降,却能保留东普鲁士这个德国思想和军事强大的根基。


一战后二战前的德国地图,注意看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被一个国家 -- 波兰完全隔开;波兰是一战后所谓的“会议国家”,是不是可以理解德国为什么在二战中先打击波兰了?


而二战就完全不同;二战时期工业革命已经进化到石油和重化工时代,所有重要的军备物资都以石油为基础,无论是军舰还是飞机坦克,没有油就没有一切,而德国是几乎不出产石油的国家,偏偏它发明的闪电战又要以石油为核心;所以为了战争,除了自己发明了煤变油的技术外,二战的整个进展德国也几乎都是围绕着石油这个命门展开。


缺乏石油使得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真正的战略需求发动进攻;有时候为了维持一边战线而不得不把另一边的战略物资停掉(典型的比如阿登战役),这种资源上的巨大差距必然导致最终战败。



从初期的拉匈牙利、罗马尼亚(欧洲两大油田)入伙,到北非战场为了中东的石油,再到进攻苏联时的三大目标(巴库的油田、顿巴斯的煤、库班的小麦),再到末期时发动“冬季春醒”行动,为的就是保住匈牙利的油田而宁愿不让自己的精锐回防柏林,这导致柏林城区的兵力只有区区九万人。


因为德国很清楚保住柏林而失去匈牙利油田的结果仍然是失败。


纳粹德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柴油供应极其有限,只能优先给海军;所以它引以为豪的装甲部队都是汽油机,这就造成耗油量大且里程有限,导致进一步加重“石油危机”。


1944年是德国在整个二战中军备生产最多的一年,然而这并没有产生任何积极意义 -- 除了人员损失外,缺乏燃油是德国整场战争中的命门,而且始终没能改善,这个能源危机导致了德国最后彻底失败,整个国家被连根拔起向西转移,德国的发祥地东普鲁士与德国强大的基因容克阶层因此化为乌有;现在只有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在波罗的海岸边晒太阳。


这就是能源的重要性;它导致近代史上人类最强大的武装集团覆灭,也让德国的世界大国梦变成真正的梦 -- 现在连梦都没了。



能源是否充足决定的其实不是德国一个国家的命运 — 而是整个世界的命运;对于我们而言,德国怎么样我们可以不必刻意关心,但在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上,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能源只予电动车:国家的棋局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话题就是专家们乐死不疲的嚷嚷着地球能源危机问题。因为石油危机、因为能源污染,所以我们要停止内燃机的使用,发展更为清洁的纯电动事业;但追溯至污染源头,靠烧煤而来的火电技术比烧油更加污染环境。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电动车?是石油能源真的危机了?还是内燃机技术真的衰败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地球上的石油资源远没有到枯竭的境地。根据2016年国际原油组织数据公布,世界原油已探明储量(指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来的石油储量)为1.7万亿桶,且依照2016年的产量速度,大约可以满足全球50.6年的石油需求。


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是很多,但“已探明储量”却在逐年稳步提升。


退一步讲,即便石油能源真的危机了,那么地球上也不缺足以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的可用能源。全球范围内已测可燃冰储量达到数万万亿立方米,这些已探明的可燃冰足够人类烧1000年。而我国南海地区的可燃冰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已经达到试采阶段,想想我们为什么大力发展蛟龙号水下勘测设备,难道仅仅是为了打捞沉船 ?



能源问题一直是引发国际争端的焦点问题。历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以及美国入侵伊拉克等等,关于能源问题而引发的军事冲突、经济制裁从未间断。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美国经常以武力手段干涉中东多个石油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宣扬正义?



十几年前萨达姆宣称将伊拉克石油结汇币种由美元改为欧元。更换结汇币种的影响有多大?他当年用“飞鱼”导弹差点打沉美国佩里级护卫舰,但美国并没要把他怎么样的意思 -- 以美国那种浑身都是刺的风格,看起来萨达姆就像打了别人和自己没啥关系。


但是萨达姆却因为欧元结算被套上了绞索。



美国页岩革命的爆发是美国从石油进口大国角色逐渐转变的历史拐点。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石油进口大国,在2005年时,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曾长期达到历史顶峰60.3%,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而页岩油、气也并非最近十几年才发现的 -- 早在三四十年前便发现了这种能源的存在,但受限于开采技术的原因,页岩油、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采。



直至1997年,美国能源私企老板米歇尔意外发现压裂页岩获得逃逸气体的方法后,页岩革命从此打响。事实上,页岩油/气在成功被开采的十年内,无论是出气量还是出油量都不足矣撼动中东产油大国的利益,更谈不上拯救美国对外能源依赖问题。


但依靠钻井技术及采油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页岩油产量从2008年的300万桶/天,陡然增至2015年的900万桶/天,而这组数字也让美国在2015年时对外能源依赖比例降至27.9%。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宣称在2020年时将实现石油能源独立,也就是本土将不再进口石油能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报告数据中,2018年我国原油总量为6.51亿吨,其中1.89亿吨为自产,4.62亿吨为进口,对外能源依赖比例为71%(天然气对外依赖比例高达85%)。也就是说,2018年我国仅买石油就花了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蓄。而我国的石油都是向谁购买的呢?俄罗斯、委内瑞拉、安哥拉、伊朗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很显然这些都是美国不太喜欢的国家。


这些所谓的能源问题和我国大力发展电动车有什么关系?



我国对外石油依赖过大,会造成随时因能源问题被扼住咽喉,甚至会因为能源问题而影响我国经济走势。我国用强硬的政策手段强迫市场接纳纯电动车,同时又责令汽车企业将纯电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的就是宣告中国不会因为能源问题而被掣肘,也不要企图用上涨能源成本牵制我国经济。



或许10年前中国说这番话没有人信,但在强制增加电动车保有量、大力发展纯电技术及周边服务的今天,这些阴谋国家还能不信吗?一边不减少能源进口量,一边告诉你我随时可以不买,信与不信全在一念之间。


而从技术上来说,我朝在电池、电机方面还存在一定优势;从弯路超车这个话题上来讲未必完全不可行;而到底是“行与不行”,要看国家对于能源需求的掌控,这就不再是一个汽车工业的问题。



中国的煤矿资源足够我们烧100年,整个2018年火力发电量达到5.07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比例的77%,这个发电量是我朝的经济总量所决定的。而电无法被高效储存,用不完也会损耗掉,虽然国家也在调整峰谷电量,但每年仍会发这么多电。


也就是说,电动车用不用电我都要发这么多电出来,至于到底是谁用、用多少、用到哪这些都没大所谓 -- 因为煤已经被烧掉了。


至于这几年诸多主机厂宣称停止内燃机业务的消息,我们不能说是无稽之谈,但跟风说话的成分是一定存在的。停止内燃机业务改为纯电业务是什么概念?我们一年销售的汽车总量达到两千多万台,如果成真的话,这相当于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被改变的能源格局就好像说这三四十年来,因为能源问题而打的仗全都白打了一样。


海湾战争中著名的死亡公路。


今天的石油有一大半都炼制成了汽油柴油,除去特种用途(飞机、大炮、坦克、轮船)的油外,虽然依靠石油制造的衍生品(沥青、塑料、涤纶衣服、合成橡胶、清洁品、润滑油)有很多,但和汽油柴油相比,这些只能称作小部分量级。


如果这个世界少了两千多万台内燃机业务,那意味着大量的零配件产业、工具产业、重型机械产业的生产方向也必须要重新调整甚至停摆 -- 这件事情的后果严重到什么程度说完全停产的人用大脑思考过吗 ?



很多人都说内燃机的发展到头了,其实这项技术远没有达到瓶颈一说。现在很多顶尖的主机厂已经开始着手研发六冲程内燃机,这是比四冲程内燃机效率更高的引擎。科技的力量是伟大的;143年前没有人会相信奥拓博士的四冲程发动机会取代蒸汽机;就像10分钟前你以为发展电动车真的就是为了节能减排一样。



纯电技术确实是新能源多个发展方向的其中之一;但方向不代表未来。欧洲、北美、日本有那么多有实力有想法的汽车制造公司,但是看一下电动车所占的比例有多少 ?多吗?其实很少。


少,并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它们和我们的国情、国策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我朝对待内燃机和电动机态度的不同,这就使当下的结果。


下期我们还是说说真正的各种“混动”和电动吧。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718关注 | 473作品
+ 关注
The ultimate adventure 是dakar的宣传语,意为无尽的历险。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