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为何现在才告赢陆风X7? 解析自主品牌抄袭那点事儿

2019年3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裁定陆风X7停产停售,并对捷豹路虎进行赔偿,原因是陆风X7被判定为,直接抄袭了路虎揽胜极光的五个独特特征,引起消费者混淆。当天,捷豹路虎就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消息称,这是中国车企抄袭外国汽车品牌的首次胜诉。

陆风X7哪些地方没有抄袭揽胜极光?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陆风X7的时候,都把它认成了路虎,很多人即便是多看几眼也分不出个所以然,因为陆风X7基本就是按照揽胜极光1:1来进行设计生产的。

整个车身比例基本相同,ABCD柱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车身腰线和侧面线条基本相同,车顶线条以及AD柱熏黑悬浮车顶设计基本相同,车窗轮廓线条基本相同,肩线、腰线、裙显基本相同,光是整个车体轮廓就基本实现了无差别模仿。而陆风X7的前脸与尾部的设计比例基本是移植揽胜极光,只有在细节处稍有改动。

其实在某宝上,早已又商家推出了陆风X7外观套件,可以让陆风X7实现与极光0差别化。为什么如此招摇的山寨车型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呢?

两方外观专利均无效 拖至现在才判决

其实路虎早在2011年就取得了揽胜极光的外观专利,而陆风X7则是2013年才拿到的。所以在2016年打官司的时候,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路虎拿出外观专利来告陆风,陆风也掏出专利反驳路虎,最终在2016年的落幕,也很喜剧。

正当捷豹路虎和陆风闹得不可开交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声了,宣布了陆风X7的外观专利权无效。具体原因是,陆风X7与揽胜极光的车身立体形状和设计风格基本相同,包括悬浮式车顶、车身比例、侧面腰线等,因此两款车型在视觉视觉效果上没有区别,不符合专利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

既然陆风X7的外观专利无效,为什么路虎却迟迟没有告赢陆风呢?

因为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宣布了路虎揽胜极光的外观专利权无效,相比起陆风的山寨模仿,对路虎的裁定就有些鸡蛋里挑石头了,裁定原因是揽胜极光的五门版和三门版在设计的差异,不符合专利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因此被宣判无效。

那么"专利法第23条第2款"究竟是什么?

不难理解的是陆风X7的无效宣布,它违反了"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因为路虎极光的专利申请比陆风早两年。

但是极光的无效宣布就让人有些难以理解,其实主要问题出现在极光的五座版和三座版在设计上的区别太小,而专利法中"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陆风正在被市场淘汰 此次判决令改变了什么?

于2015年8月份上市的陆风X7,在起初的两年里不仅坐上了SUV热潮的这一趟高速列车,同时也将山寨汽车文化带领至了巅峰。据悉,陆风X7最畅销的时候需要3个月才能提车,陆风汽车把其它车型全部停产,将整个生产线让出来给陆风X7,当时的陆风汽车在大多数地区都是以二网3S店或者汽车超市的终端渠道,但几乎这些渠道的展车都被订完,可见热销程度。

不过现如今,陆风X7早已跌入低谷,不少经销商已经退网,在很多地区已经没有陆风终端网络了。所以此时朝阳法院下来的判决,其实影响不了陆风X7太多什么,因为这本就是一款即将被淘汰的车。

但对于陆风汽车而言,这无疑加快了这个品牌的衰亡进度。陆风汽车目前旗下共有六款车,除了陆风X7和陆风X2还能有一丁点儿销量以外,陆风X8、陆风X5、陆风X9、逍遥,基本处于与市场游离的状态,再加之SUV红利已去,2019年国内汽车大环境又不太理想,陆风X7面临着最危急的时刻。此时朝阳法院的判决,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会加剧经销商退网乃至整个终端线路崩溃,从而导致陆风汽车在市场消失,而作为各持陆风汽车50%股份的合资方江铃和长安,其实各自也都面临这经营困境,"雪中送炭"这一故事情节的可能性极小,让人对陆风汽车的未来抱有悲观的看法。

已划出红线 自主车企山寨行为将成为潜在炸弹

陆风与路虎的抄袭判决下来以后,让很多正在抄袭的自主品牌不禁打了个冷颤,其中众泰汽车是最危险的。

目前众泰汽车在售的车型中,SR9、SR7都具备明显的模仿痕迹,不知保时捷和奥迪是否会进行维权。并且众泰旗下的子品牌也具备抄袭行为,例如君马MEET5就和马自达CX-4的外观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大迈X5与大迈X7则与大众途观和大众GTE概念车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还未上市的众泰L10从申报图来看,与揽胜运动版的外形轮廓也基本一致。如果众泰遭到抄袭维权,那可以说是全面崩盘。

不过,无论是众泰还是北汽亦或是斯威,这些知名的山寨品牌目前的销量状况都非常惨淡,即便有外国品牌进行维权,也不会对这些车型的现状造成多大的影响了,月销几十台几百台和停产停售的鸿沟并不大,即便没有被维权这些山寨车型在市场上也活的很难受。

写在最后:为自主品牌山寨时代画上句号

陆风X7的惨败,意味着自主品牌山寨时代已经落幕。现在回忆起来,有多少自主品牌曾几何时又没有山寨模仿过呢?或许这是汽车工业成长的一个套路。但我们需要认清,汽车终究是一个商品,它应当回到一个商品的正常发展轨道上来,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才是国内汽车工业真正的起步。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4万关注 | 1.1万作品
+ 关注
知名汽车新媒体,视频好看,文章有料。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