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恩斯年内入华,还有戏吗?

日前,美国媒体报道,现代汽车公司旗下高端品牌 捷恩斯表示,将会在未来几年会迅速扩大产品线,截至2021年前将达到6款车型,其中包括两款跨界车。

捷恩斯高级副总裁曼弗雷德·菲茨杰拉德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公司计划在2021年前扩大产品线,届时将达到6款不同的车型,包括品牌的首款SUV车型,不久之后还会推出第二款SUV。届时,捷恩斯品牌的产品线将达到4个。

此外,捷恩斯还在研发“更令人兴奋的”车型,预计2021年后上市,不过该公司不愿透露更多细节。有传言称,此款车型将是一款运动型轿跑车,或将提供电动化动力系统。

年初,韩媒报道,现代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捷恩斯将会在年内进入中国市场。今年3月,有媒体获悉,现代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捷恩斯在上海成立覆盖中国地区销售法人。目前时间已经过半,想来是“好事将近”。如今捷恩斯扩大产品线或许也不乏辐射中国市场的思考。

当下的中国车市正在经历由增量向存量过度阶段,伴随着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行业状况。在固有存量里,未来车企们的竞争也避免不了品牌竞争,无论如何,在中国市场拥有如此庞大基数的现代汽车必须补上这一课。那么,捷恩斯入华有必须克服哪些问题呢?

产品线扩张时不我待

捷恩斯目前只有轿车品牌,这个有点类似于长城汽车的聚焦战略。它宣布加速产品推进其实也不乏对中国市场的考虑。

捷恩斯要想在中国市场有大的建树,必须要全面发展。SUV是必须要补上的一课,甚至未来不乏推出MPV车型的可能。

因为豪华车市场不同于大众市场,本来基数就相对狭小,如果进一步细分,市场基数将会被进一步压缩,很不利于捷恩斯扩张。如此带来三个问题:拖慢捷恩斯推进节奏,不利于进行口碑传播,无法形成体系竞争力。

如论如何,捷恩斯需要快速补充产品品类,并且延长各个细分领域的产品线,但时间对捷恩斯并不太友好。

根据中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规划,现在到2030年也就10年左右时间。按照一款车正向开发4年的周期来看,配合捷恩斯的本土化推进时间。实际上,可能捷恩斯在燃油车领域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就需要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在此之前,它还要为此提前布局准备。

本土化建设

此前韩媒报道,捷恩斯进入中国的过程是先由韩国进口,再在中国本土化国产。

这是大多豪华品牌进入中国的基本策略。前提是它需要熬过一段阵痛期,如何快速打开市场保证捷恩斯有足够的体量本土化是其必须思考的问题。否则它没有进一步下去的可能。

捷恩斯进入中国可以利用其在美国市场的成绩背书,高举高打,如此带来两个好处:拉高品牌形象,避开低端领域的恶性竞争。

捷恩斯美国市场有很好的基础。它在美国市场一直主打品质。在美国JD·power新车品质调查中,捷恩斯一直名列前茅。旗下EQ900(G90)在美国获奖无数。在美国消费者满意调查中,捷恩斯也是连续多年在豪华车中也是排名第一,碾压BBA等德系豪华品牌。

再者,美国市场是相对成熟的市场。在这片领域获得认可能给其在任何市场背书。捷恩斯完全可以利用其在美国市场的成绩辐射中国市场。前期向上走,取得高端消费者信任,并且避开由于进口导致的价格上的劣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后期随着捷恩斯体量增长,知名度打开,可以进一步下拉产品线。向基数更大的消费层级辐射。

本土化供应链体系看来。在汽车制造中,合理的供应链体系对成本控制大有助益。这也是捷恩斯本土化必须思考的问题。它可以沿用一部分现代的供应商,但捷恩斯定位高于现代,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更高。大多数供应商还需要捷恩斯自行开发,但如果前期没有量的话就很难在供应商那里拿到更多“格外关照”,比如优先排产,更低的价格,驻场技术支持等,这些也都会成为主机厂的隐形优势。

本地经销商网络铺开。车市大环境下行的压力下,经销商投资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尤其是前期捷恩斯没有一定品牌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取得经销商信任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此前现代进口车经营不善被迫退出中国市场的事情已经让经销商成了惊弓之鸟。如今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它很难取得经销商信任。有一个较好地参考案例是,像长城汽车最开始选择WEY经销商一样,从北京现代的经销商里内部孵化,这就看现代如何处理。

无论如何,本土化建设对捷恩斯来说是非常漫长且难熬的必经之路。

如何取悦消费者

“如果价格合适,你愿意选择吉利领克吗?”

“干嘛不选,价格实惠、看着还漂亮、各种智能化、网联化配置应有尽有”

不久前,笔者在跟一个非汽车行业的90后同学无意中聊起自主高端品牌的问题时,得出了如上对话。

从消费者心理学和行为学分析,笔者认为,汽车行业的消费者在90后左右这个年龄上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当然,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上下可以有5岁的差值。事实上,奔驰、宝马、奥迪的车主售后大数据统计,30-35岁这个年龄段恰好是中国豪华车车主的主力区间。

对现阶段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对品牌的认知更加开放。原本大家买车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大件质量,价格、油耗,现在些因素被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的外观设计、内饰布局、智能化科技、网联化程度等。这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思维方式的转变,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他们从小接触到的信息,汽车产业的进步,思想的接受程度等都会影响他们对汽车消费的判断。

如此背景下,捷恩斯有必要在两个方面格外发力:消费人群定位和喜好。

如果定位成熟市场和用户,捷恩斯并没有任何明显的优势,而且还是个后来者。它很难虎口夺食。如果进行战略收缩,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就聚焦28-38岁之间的年轻精英群体,这个消费群体在WEY、领克等品牌之上,又在沃尔沃、雷克萨斯等品牌之下,这样会让它显得更加专注,也更容易占领消费者心智。

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捷恩斯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好的根基。上文提到,它在美国市场给它提供的背书更多在品质方面,但在中国市场,这并不能让捷恩斯高枕无忧。诚如上文分析,这个阶段的消费者关注点不在这。捷恩斯需要在设计、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现代在这方面尝到过甜头,此前菲斯塔的聚焦战略其实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能在这个领域确立优势,也能避开正面竞争。

无论如何,说了这么久“狼来了”,这一次“狼”可能真的要来了,但它到底是“狼”还是“羊”还有待商榷。中国消费者需不需要捷恩斯不确定,但现代汽车迫切需要捷恩斯来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捷恩斯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904关注 | 2419作品
+ 关注
我们专注实用、专业、深度的汽车报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