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菲克销量一路下滑,“一体化运营”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深度

温馨提示:左右观车,多维度说车。竭诚为您呈现——汽车产品分析、汽车民生维权和汽车专业点评等多维立体信息。本文为左右观车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由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在此感谢原作者的付出。

几乎跟中国车市销量的拐点同步,广汽菲克从去年1月开始,便连续出现销量下滑。来自搜弧汽车的销售数据显示,广汽菲克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汽车4.091万辆,同比大跌48.07%。追溯到2018年全年,广汽菲克销量为12.5181万辆,同比下降38.99%,也就是这一年,广汽菲克的销量出现拐头。而在2017年,广汽菲克在实现了连续25个月的增长后,销量突破20万辆,全年卖出22.2332万辆,同比增长23.6%。其中,Jeep品牌国产车型总销量突破20万辆。




动作:换帅和推出新的运营机制

广汽菲克因质量问题以及产品线的匮乏,导致销量连续下滑。出现这样的局面,广汽菲克的合资股东均认为,问题出在了公司的管理层。为了扭转势头,遏制销量持续下滑,在今年4月29日,广汽菲克宣布公司总裁郑杰“离职”,同时还宣布了继任者,由“技术派”蔡迪霓担任中国区首席运营官(COO)、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职务。




也在同一天,就像是安排好了一样,FCA与广汽集团共同宣布,从2019年5月1日起,将对广汽菲克和广汽菲克销售公司的运营机制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运营机制为,广汽菲克和广汽菲克销售公司进行“一体化”运营,由股东双方各委派一名高管分别担任“一体化合资公司”的总裁和执行副总裁,同时整合两公司的职能部门。

广汽集团在随后的公告中称,FCA和广汽集团目前正加紧研究中长期产品规划。然而,时至今日,广汽菲克的所谓中长期产品规划似乎没有下文,网上也不见相关信息。

指责:从上到下直指一人

这里需要陈述的被指责对象,就是当年带领广汽菲克发展到今天的原总裁郑杰。随着她的离去,似乎广汽菲克的一切问题全都出在她身上,也让我们再次重温了“人走茶凉”的尴尬。

最先指责的是广汽菲克的合资股东FCA总裁麦明凯,他曾表示,“Jeep在中国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在其尚未在中国拥有工厂之前,就把它定位为一个专业品牌,这一定位无法很好地吸引中国主流精英消费人群。”

这种带着否定郑杰以及她的团队的言论,让人听后总感觉不爽。郑杰虽然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这种全盘否定,是不是有点“人走茶凉”的味道?在早期的时候,FCA为何提不出意见?这个时候再来否定,是不是也在否定FCA高管自身呢?



彼时,因质量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不少车主埋怨广汽菲克旗下经销商欺诈消费者,最后竟将矛头指向郑杰以及她的团队,这又是为何?我们查询网上得知,关于“经销商欺诈消费者”的新闻不断被爆出。根据车主反映,多家经销商涉嫌欺诈消费者,包括合同、延保产品、兜售问题车辆等欺诈。然而,指责来指责去,一些车主竟然把矛头指向了郑杰和她的团队,认为是管理不善,才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作为车主,不去责怪直接方,而是直指厂家,圈子似乎绕得太大,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一时很难说得清楚。

而来自经销商的指责,不仅仅是郑杰团队一味给经销商压库存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经营困难以及面对消费者的维权,都是郑杰以及她的团队没有将产品质量打造好,很多投诉和维权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

经销商面对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有苦难言,一方面,不敢跟主机厂“碰硬”,否则会引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为了能经营下去,“不得不”采取一些“应对”消费者的办法,因而招致欺诈的恶名。不过,采用欺诈手段坑害消费者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对郑杰本人很感兴趣?郑杰是不是以上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呢?



资料显示,郑杰于2015年7月,在广汽菲克销售公司任总经理一职,全面负责菲亚特、Jeep、克莱斯勒等品牌在华国产和进口车的产品规划、市场推广、销售管理和售后服务等相关业务。随后因其表现突出职务也不断得到提升。2016年,广汽菲克实现销量17.9872万辆,同比增长260%。2017年,广汽菲克销量达到22.2332万辆,同比增长23.6%。在这一年,郑杰荣获“2017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年度汽车商业创新领袖”大奖。随后的2018年,随着销量的下滑,郑杰的“时运”也开始走下坡路,直到今年4月底的离职,她在广汽菲克的发展,终于划上了说不上句号的句号。

如果站在商业化的角度评价郑杰,广汽菲克今天的“没落”,跟郑杰以及她的管理团队不无关系,甚至把她当成“冤大头”,都说得过去。但是,如果要客观评价她的过去,她曾经为广汽菲克创造的价值,谁又能将其抹去?

质疑:“一体化”运营真就是“救命稻草”?

广汽菲克实施的“一体化”运营模式,被市场认为是产销一体化的一种策略,也是想极力规避过去销量下滑带来的种种不利。然而,新模式已经实施了数月,从销量表现看来,却并未看到多少成效。“一体化”运营的策略是否正确?真的会成为广汽菲克扭转局面的“救命稻草”吗?

说到这里,广汽菲克必须要面对这样的质疑:销量下滑是因为没有“一体化公司”导致的吗?公司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一体化公司”我们可以看作是公司的内部问题,而外部表露出的问题又是什么呢?我们查询网上就知道,广汽菲克有关产品质量欠缺、研发底蕴不足的报道比比皆是,最为突出的就是频频爆出的质量问题,比如指南者、自由光等这些主打车型,自2017年以来,相继出现大面积烧机油事件,被消费者不断投诉。担心因质量问题影响口碑,广汽菲克不是主动出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被动地一拖再拖,甚至根本就没想到要召回,直到被央视点名批评,才急于解决问题。到2018年9月,广汽菲克召回问题车辆14.39万辆。在这件事上,与其有后来的召回处理,还不如早点采取解决措施。这期间,jeep的口碑确实颠覆了人们的想象,甚至网上出现了与“jeep情怀”想背的论调,比如有人发文称“我被jeep情怀虐爆了”,等等。这应该看作是广汽菲克走下坡路的开端。



此外,广汽菲克明知在有些车型身上使用的2.4L“虎鲨”发动机存在技术问题,却仍然将其引进到国产车上使用。据了解,广汽菲克在jeep自由光、指南者搭载了2.4L“虎鲨”发动机,该发动机在美国市场曾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让菲亚特克莱斯勒成为美国监管部门召回公告栏的“常客”。仅从2017年开始,因这款发动机的问题,在海外市场召回至少有5起,涉及隐患包括机油泵失效、燃油泄漏、软件瑕疵等等,涵盖自由光、指南者以及自由侠的海外版,总计超过13万辆。而国内市场仍然采用这种发动机,也果然出现了不少问题,这种盲目引进带来的后果,对于广汽菲克来说,真的有些致命。

而毛病不断的发动机背后,是菲亚特克莱斯勒捉襟见肘的研发投入。据媒体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研发投入在过去几年内难言积极,来自欧盟委员会下属智库发布的一份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2014-2018年间,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研发投入,从34亿欧元增加到43亿欧元,但从未超过当年企业营收的4%。相比之下,宝马的研发投入在五年内从48亿欧元增长到61亿欧元,且长期维持在5.5%到6%以上的水平。

研发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后续产品乏力。我们查询了广汽菲克的产品阵容,主要有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大指挥军以及指挥官等五款车型,这些产品都是先前海外就有的,只是在引进国内时进行了一些改动,可以说广汽菲克一直在啃老本,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似乎显得很吃力。后续产品的缺乏,不要说郑杰难办,即使是新上任的蔡迪霓,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另外,广汽菲克在2016年,经销商就突破了400家,当时计划经销商数在2018年达到500家。但是,在2018年年中,全国上百家经销商集体维权,原因是厂家压库存,导致经销商亏损严重,广汽菲克的“500家经销商”愿望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到了9月,广汽菲克的质量问题再度爆发,这次报道的不是小打小闹的媒体,而是代表国家的央视,对搭载了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自由光和指南者严重烧机油的问题进行了曝光。直到这个时候,广汽菲克终于站出来回应:对于近期央视关于Jeep2.4L发动机部分消费者使用问题的报道,我们诚挚感谢媒体们的舆论监督。

对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广汽菲克似乎避而不谈,我们看得见的“工作重心”,则是广汽菲克在忙着换人以及推出的“一体化运营”机制。因而有媒体质疑:在销量急剧萎缩、消费者对产品信心大减之时,仅凭一套模糊的“一体化运营”机制,广汽菲克恐怕难以逃离险境。

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钟师也表示,运营机制的改革实际上只是合资双方内部关系的调整,而就广汽菲克当前的市场表现而言,产品才是问题的根源。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455关注 | 2542作品
+ 关注
专注汽车产品分析、汽车民生维权、汽车专业点评的新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