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说新语第三集:“新零售”是汽车未来营销的突破口吗

2016年,随着阿里对于“新零售”一词的提出,使得原本便处在劣势方的实体零售行业,在新一轮的营销变革中处境愈发艰难。近两年,呼声越来越高的新零售正逐步渗透着各个行业,而2019年,恰逢汽车市场身处“寒冬”,急需止跌的阶段。面对销量压力,传统营销模式下一直稳步发展的汽车4S店叫苦不迭,为此,不少车企将希望寄予当下大火的“新零售”模式救场。然而,“新零售”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上,所体现出的策略差异同样不小。“新零售”究竟是什么?“新零售”模式又能否给汽车未来的营销带来转折或是突破?


本期《车说新语》节目中,长镜头将从多个维度对“新零售”模式所带来的变化展开,探讨“新零售”与汽车行业的交融与应用,以及“新零售”在汽车行业未来营销中的机遇与挑战。


本期,我们邀请到一位汽车零售领域专家,曾经在主机厂、出行公司、新零售公司分别担任高管的何文欣,一起来听听他对“汽车+新零售”的看法。


欢迎收看本期节目视频




苏雨农:老何你好,我想问你第一个问题,“新零售”这个概念是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的,对当时的汽车行业来讲,是很新的概念。很多新兴的企业,也说新零售是我们的标签。那么以你了解,什么是“新零售”,它在汽车消费的体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何文欣:大家好,新零售不光是在汽车行业,阿里提出新零售,实际上是全部交易行业的事情。新零售更多的是我们面对的消费群所发生的变化,是我们面对新时代消费群的一种零售模式。他们熟悉和喜欢的交易过程,可能与老的客户群体不太一样。新零售核心的一点是面对新的消费群,大家用了新的方法,来解决销售的过程。


苏雨农:所谓的“人、货、场”都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新生事物。新零售只是顺应时代发展,顺应用户群的变化,有一些更灵活、更便捷的方式,也处在逐步的成长和调节过程中。


实际我们谈及所谓的新零售的企业,大家首先会想到做融资租赁的公司,你怎么理解融资租赁目前的优势和问题。


何文欣:真正的融资租赁,作为租的形式。对于消费来讲,有几个背景环境。第一,借钱买东西逐渐兴起;第二,我到底是拥有使用权还是产权。


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融资租赁,他们确实在产品上有一定创新,通过把产权和使用权的交易无缝对接。使用权的交易上,可以做到很低的首付和月供,确认用户想要后,又可以过渡到产权的交易。这样的产品组合,的确为创新以后挖掘了一些新的消费群。


目前过国内融资租赁和国外整体比较起来,现在属于第三方融资租赁的产品,还是会遇到几个综合性的问题。第一,资金成本比较贵;第二,车还是比较贵,因为资金成本加上中国的税收的问题。其实在国内和国外,一到三年主流品牌的残值和欧美比起来,已经基本差不多了。但是为什么国内融资租赁运作起来还是有一些困难,往往残值定好了,但是车的成本、资金的成本、税的成本,综合使用成本代价还是有点高,所以想把成本做低就要把残值估高,

那么残值估高对未来处置等都会有一些问题。主机厂来做这个事,有自己的优势,首先资金比较便宜,其次价格真正掌握在他们手里。还有一个核心是有货,所有的货只要愿意卖,他都可以。


而国内第三方融资公司,所谓新零售和脱离4s店体系之外的,还是货的问题没有获得很好的解决。


苏雨农:所以我融资租赁实际上是一个使用权的交易,那么我们在拆分一些更细的使用权,比如涉及到共享出行、移动出行的市场上。实际中国许多主机厂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动作,中国整个移动出行市场也很多元化。其实你也在大的出行平台中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你对中国现在移动出行市场的格局是怎样看待的呢?



何文欣:移动出行市场,未来一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那么车原来作为一个大件商品的时候,在国内被赋予了很多其他的属性,但最终它是解决出行的。所以不排除主机厂或其他人认为,我是卖车给你,至于车是放在家里还是天天开,并不关心。


这就像以前养路费和燃油附加税的问题,以前是养路费不开也要交,后来变成燃油附加费后,开多少交多少。所以未来出行也一样,车回归本质是解决出行问题,那么主机厂除了卖车以外,可以深化消费者移动出行服务。这样看来有一部分人是可以不拥有车的。即解决出行服务,如果解决的非常好,那么消费者就可能不拥有车。那么谁占领了出行服务的市场,谁是运营主体,谁就有权利选择车。比如现在下一个滴滴的专车单,至于是大众车来接、还是本田车来接、还是丰田车来接,消费者并不需要去选择,也没必要选择。但是出行运营商,选择了谁的车,那么作为主机厂生产上来讲,它的车就有了销路。这无非是一个更深的贴近用户占领场景的逻辑。


苏雨农:移动出行市场,其实是填补出行方面的种种空白,但是可能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模块,运营的强与弱,或者跟用户的一些体验会有很大的差异,也需要有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对于主机厂来讲,不只是销掉库存车放到出行市场。实际对它整体运营的能力,或者是整个体系能力、出行的理念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何文欣:它主要是利用多元化的产品,这个产品不光是车,包括基于车提供的出行服务、多元化的产品来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消费者。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机构去选择车的产品,这是最终的一个点。



苏雨农:其实对于用户来说,选择是更加丰富的。现在用户对品牌的关心有一种执念,对驾驶的感觉,也是选车的必要因素。但实际上,将来更多的结合出行需求,这跟整体的汽车网

通往自动的方向是相符合的。也就是将来我们坐车和用车同现在的感受完全不同。


何文欣:对。到了未来,第一台车作为一个大件消费品,用户或者用户的全家都会很兴奋。当第二台车、第三台车以后,他们关心的点一定会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实际上就造成了另一个问题“是不是消费者在大件商品上都是个性化的需求”,其实不一定。可能会有小个性,但要求车与车之前有根本的差异,消费者不一定(希望)。


苏雨农:所以以后决定用户的,有可能是出行服务商的品牌了。比如这个车是滴滴牌的、神州牌的,或者是T3牌的,也有可能变成这个场景了。


我们再聊聊的另一个跟新零售有关的话题——电商。其实汽车电商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阶段,七八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当时觉得在互联网上有流量,这么多用户的需求都是从互联网来的,那么是不是互联网可以解决卖车的所有环节。但实际上有很多汽车垂直媒体,或是大的互联网平台,在尝试的过程当中都并不成功,总是不能完成销售的闭环,提供的只是线索。其实很多汽车主机厂也做电商品牌,包括早期的车享、后来的大众、上汽大通、吉利、领克、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都有自己的商城。但是他们可能有车源,却缺乏流量的导入。

那你对汽车电商怎么看,垂直媒体也好,互联网平台、传统的电商平台也好,它能不能解决汽车销售的问题?


何文欣:有点难,它应该是互相拥抱,主机厂和4S店这个体系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完善了。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第一,两万七八千个4S店,每一个4S店投入都是几千万、上亿,这种投入是现在电商投入不可比的。基于这种大规模的投入,再加上主机厂工业生产体系的控制。他们现在在生产,包括在供应链的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已经非常完善,主机厂的库存融资的供应链金融,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大规模实施,所以他们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效率很高。所以我觉得汽车电商和主机厂,应该互相拥抱,各发挥所长,去补对方的短板,这样的话他们可能发挥得更好。


苏雨农:无论是我们刚刚说的这个话题汽车电商,还是之前提到的融资租赁,汽车主机厂作为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它的价值和它的体量其实是不可撼动的,或者说在当前阶段是很难撼动的。


大概在三四年前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喊着要颠覆汽车行业,他们可能已经颠覆了很多行业,但面对汽车行业的时候,现在看来没人敢说“颠覆”这两个字了。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它是渐进的,你能够渗透到汽车行业,汽车行业也有一些互联网化的变革,这是一点。再就是对于电商来说,线下环节不可回避,但是线上的流量也很有价值,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价值,涉及到主机厂现有的销售体系,去做一些调整和变化。


之前也有文章说到,中国两万多家4s店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看来这种说法也有可能就是危言耸听。毕竟刚刚说这么大的规模,还有包括社会效应,不可能一下子4s店这种模式就不存在了。但是4s店也在不断产生变化,是这样吗?


何文欣:是的,未来4S店、电商、主机厂他们这样的三方关系。如果从理想状态来讲,应该是主机厂站得最高,他应该是带着自身的4s店体系和第三方电商去拥抱。他们如何去适应,要说4S店整个崩盘不太可能,但是他一定会吐故纳新,而且这两年还在加速,还是有人不断在进来。


而4S店还是定位固有功能,比如曾经(有人)说过4S店功能转移后,可能有3个核心功能是去不掉的。第一,品牌代表主机厂的品牌形象的中心;第二,是交付的中心,电商也有线下的交付活动;第三,是售后服务的中心,而不是每个4s店都一定要完全靠汽车交易。


你卖一台车,这个时候如果电商贴进来的话,他们能很好的从这方面去融合,电商管流量,管到线上高效的交易。比如电子合同很多在线的沟通,可能会是一个办法。站在4S店体系反过来看电商,其实有一个问题是没有说得太清楚的,就是说买车的用户就这么多,没有电商是不是这些人就不买了,没有电商它是通过什么方式找到我,有了电商它是通过什么方式找到我,这对于主机厂、4S店来讲(都是问题)。


所以说电商在这个环节当中,是不是提升了效率,是不是带来了真正的价值这个很重要。电商在主机厂、4s店中间导了一个渠道,这个从基本逻辑上来看不太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短期内电商、主机厂又在合作呢?它在一段时间内会形成品牌和品牌间争夺的对象,就是说我跟电商合作得更好,或者我切入更多,可能我能接触到更多的客户,这个可能是有效果的。但是对全行业,电商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到底有增值吗?提高效率了吗?还是带来增量了吗?如果这几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没什么意义。


苏雨农:对于电商的平台来讲,一个是增量一个是精准,转换效率高。因为其实对用户来讲,目前买车还是要去互联网平台去看一看,去线下体验这个车之前,要了解一些信息的。那么关键是要把这部分人准确的把握住。要实现精准的话,要么动作比别人快;要么就把竞争对手拦住;要么就是有些人到不了这个4S店,但是他能到我这去,我把他导流到4S店去,无非是这几种办法。


其实对于电商的平台来讲,还是要它看在整个链条中发挥什么作用,能让自己效率更高。而不是说我能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解决问题的话,4S店能解决的更多。因为如果没有电商,大家一样可以去4S店买车,但是有了电商之后,用户的来源可能更多、更准、更快。


何文欣:现在互联网信息平台多了以后,线下4S店有一点是感觉到的。就是以前没有互联网信息媒体的时候,消费者买一个车,到4S店的次数明显高于现在,就说明现在很多消费者原来在4S店解决问题,可能通过在线平台都解决掉了。


苏雨农:用户在真正提车之前的很多决策流程到线上化去了,而且4s店又通过一些类似于智慧门店的系统,能够不断记录到店客户的行为,或者到店的行为和网上的行为相关联。


4s店其实有很大的优化和改进的空间,还有新的模式。比如像直销,直销里像特斯拉,它还是做得风生水起的。对于主机厂来讲,它的管理效率可能更高一些,中间的环节更少一些,但是它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何文欣:直销现在也只有特斯拉这么干吧。特斯拉第一点,可能上来就直销,它没有历史和网络包袱;第二它的规模就这么大;第三它的核心问题是,他从开始就这么“训练”他的客户,下了订单等多长时间的交付周期,所以这一套东西支撑了它可以直销。


现在国内传统的主机厂,要想做直销,首先是不是唯一渠道,如果不是唯一渠道,这个直销的团队跟4S店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市场怎么去分层,说不清楚。第二,这么大的销量,如果消费者不能完全改变提现货的消费习惯,变成大规模订单的客户习惯的话。比如说一年一百万的主机厂,中间的库存是通过主机厂库存融资,和各个银行渠道自己的办法分散掉,那如果没有这个体系,一百万直销又不能完成订单,如果完全直销,自己要垫多少钱,把全国库存的效率提起来。所以直销不一定消费者的体验就好了。


苏雨农:所以其实他也是提供补充作用。


今天我们聊了这么多新零售的模式,我感觉新零售打一比方,它不是药,能解决起死回生的东西。但它是一个保健品,让你有所改善,可能把基础打的更牢一些。


新零售对于所谓传统零售也好,或者说汽车销售的环节也好,会起到很大效率的提升,只要是运用得当,只要是各个体系开放、共享通力配合,那么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如果完全是固步自封的状态,那可能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这一番交流,还是非常有收获的,老何也对很多新的零售模式做出了自己非常独到、精当的点评,那么今天的交流就到这。谢谢老何,谢谢大家,再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2900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媒体人苏雨农的车家号,主要包括汽车行业观察和分析,热点事件解读,以及跨界文化类作品。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