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上来看,说蔚来全面领先或者说蔚来一无所有,都不准确也不客观。先说结论,目前的商业运营下,核心技术并未有效支撑蔚来产品溢价尤其是销量的实现。中国现在市场虽大,但依然不是单价最高的美国市场,诞生不了目前最为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但不妨碍在之后十年高速发展中,激烈竞争中,生死存亡之后,会有出现。并且,名字很有可能是蔚来。
虽然蔚来一度面临现金流失血,但是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如果FF法拉第还活的好好的,其余一众新势力没有一家歇菜的,先倒龙头不符合常识。就如同当年,在电子商务,移动社交这样的大跑道上, 总归会有领军企业跑出。如果局势不明朗,但又有足够好的赔率,那就先买龙头。
当然有可能面临颗粒无收的风险,但是只要有足够好的预期回报作为补偿,通过建立组合,同样可以有不菲的收益,这就是风险投资的逻辑。今天将的是从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智能汽车及技术技术成熟度曲线
技术成熟度曲线解读
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又称技术循环曲线,光环曲线,炒作周期。技术成熟度曲线是对各种新技术或者其他创新的常见发展模式的图形描述。咨询公司Gartner(高德纳)自1995年开始起开始采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它是企业用来评估新科技的可见度,利用时间轴与市面上的可见度(媒体曝光度)决定要不要采用新科技的一种工具。
直观的视觉感受是下面的这样的:
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进行商业化应用时,已经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在经过喧嚣的顶峰后,逐步淡出大众视线,经过足够的沉淀后,有少数企业东山再起,真正到达市场加速期。最好的进场时间是在媒体的关注退去之后的沉淀期。
Gartner高德纳咨询公司依其专业分析预测与推论各种新科技的成熟演变速度及要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分成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做:科技诞生的促动期 (Technology Trigger)
在此阶段,随着媒体大肆的报导过度,非理性的渲染,产品的知名度无所不在,然而随着这个科技的缺点、问题、限制出现,失败的案例大于成功的案例,
例如:.com公司千禧年前后的的非理性疯狂飙升期。
第二个阶段,叫做:过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早期公众的过分关注演绎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故事——当然同时也有众多失败的例子。对于失败,有些公司采取了补救措施,而大部分却无动于衷。
第三个阶段:叫做: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在历经前面阶段所存活的科技经过多方扎实有重点的试验,而对此科技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是以客观的并实际的了解,成功并能存活的经营模式逐渐成长。
第四个阶段:叫做:稳步爬升的光明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
在此阶段,有一新科技的诞生,在市面上受到主要媒体与业界高度的注意,例如:1996年的Internet ,Web。
第五个阶段:叫做:实质生产的高原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在此阶段,新科技产生的利益与潜力被市场实际接受,实质支援此经营模式的工具、方法论经过数代的演进,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剖析新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
下面的这张图,是2019年最新列出的一些大家可能知道的一些新技术,以及他们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所处阶段。
除了文字定义外,我也可以从媒体和大众关注的角度进行一下解读:
在第一阶段新技术往往以新,奇,特吸引大众的目光。由于新生事物从无到有的巨大回报潜力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产品的稀缺性形成短期的供需失衡,早期的泡沫形成,到达期望膨胀期,比如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整体来说,巨大的回报空间,有限的供给和短期的不可证伪是这个阶段的特征。
在期望膨胀期,巨大的关注度和市场需求吸引了更多资金,人才和供给者的进入,使得整个行业的竞争加剧。从商业化来看,由于新技术走向市场,早期往往是少数的科技界人士和敢于尝鲜的消费者的小众应用市场,在走向大规模终端市场时依旧会遇到一些问题。预期回报会更为理性,供给增加,估值自然从高位下行,甚至泡沫破裂。
泡沫破裂低估期,是一个企业反思和打磨内功的时候
有一些企业会从此一蹶不振,也有一些企业能够破茧重生。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发生一些行业的并购,落后者出局淘汰,最终形成行业的最终格局。在这一阶段,由于媒体的关注度低,行业和企业的优劣势得到了充分的曝光,企业的估值也更为合理,是一个最好的进入时间点。
稳步爬升恢复期,是在市场底部探明,落后产能出清,先进产能效率得到提高之后,进行市场培育,走向大规模的市场扩张。这个阶段重要的追求效率, 产品和服务已经得到市场的验证, 在前两代产品的基础上推出性能,成本最优的第三代产品。是企业逐步加足马力,提速换挡的关键期。
最后一个阶段,产品以无以伦比的优势在市场营销战略的配合下走向市场。市场已经普遍的接受新产品的应用, 对原有产品的市场替代可以达到20%以上。
在这张图上, 大家可以自行脑补出近10年的一些新技术和科技企业的发展位置,包括电商,社交,打车,共享单车等让人瞩目的行业虽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都走过了差不多的曲线。
盖特纳公司也给予了对未来的展望, 在目前还处于早期的技术中,有一系列的技术将会在5-10后大规模走向市场。包括生物技术,无人机,3D打印,自适应的人工学习等等。当然,盖特纳公司也说了,这是一个长赛道。Level 4 和level 5的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有10年以上的时间发展。
这就好比要等刚出生的男孩长成能够开创事业养家,这往往需要10年以上时间,投资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短期来看,在驾驶和其它的科技应用相结合上,倒是有不少的应用场景, 比如和汽车和5G的结合可以创造更好的人车交互, 车车交互,交通工具的人格化等已经较为成熟。
智能汽车已经处于低谷期诸多吸引眼球的新技术中,5G和智能驾驶,处于未来新技术的领跑位置,已经走过了技术萌芽期,通过了技术研发,商品研发,和走向市场, 现在正处于一个泡沫后的低谷期。
从特斯拉,从蔚来来看,都是这样,伴随着产品的应用上市, 产品和技术通过了市场的验证, 同时带来盈利可持续性的质疑和挑战。特别是蔚来汽车,2019年可谓流年不利。产品从2018年开始下线交付后,遇到了多种外部不利因素:包括新能源补贴退坡,汽车行业整体低迷,特斯拉入华等等。
但是,蔚来上市一段时间来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包括 ES8的批量交付, 第三款车型ES6的销售及下线,面对宏观不利因素采取的“减脂瘦身”行动等等。更重要的是,蔚来以同价位(35-55万价格区间)车辆中最好的品质,以及无以伦比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拥护。而这些用户,原本基本上是BBA (Benz, BMW& Audi)的用户群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认知能力,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用户体验和评价起到探明作用
新技术上市的前5%的关键用户的体验和评价非常关键,可以说这是新科技企业最需要的核心压力测试。通过用户体验压力测试的企业,可以在探明了经济化模型的底线后进行效率的优化。比如通过ROI的测算,提供优质,但是实际成本较低的服务。比如:
面对优质服务和无尽成本的质疑,蔚来也给出了回应:每天仅增加5万元成本。
经过服务和产品市场化的压力测试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从孕育期的胎儿呱呱坠地后可以脱离保育箱的一步。如果过不了这个阶段的企业在很大可能性上会夭折。就目前的智能汽车产业阶段来说:传统汽车处于半退休阶段,FF法拉第还处在爸妈拿着照片找对象阶段,其余造车新势力还处于保育箱阶段,蔚来是断奶阶段,特斯拉在爬行阶段。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可以说是没有一家可以投。拿人类学步比方,就是几乎都没有完成蹒跚学步,最好选手也不过刚刚走上跑道,远远谈不上马拉松的最后的阶段。
价格与价值:投资人的选择说明什么
然而对于追求风险与回报平衡的风险投资者来说,则是一个不错的比值了。毕竟,公司还是这个公司,蔚来已经离上市时打了25折,离最高点打了1折。从其它一个角度,我们先看看蔚来的历史成本 ,就是融资历程。这张图是蔚来汽车的早期股东和首批车主。
根据统计,从2015年6月蔚来汽车A轮融资算起,历次融资情况分别为2015年9月B轮融资5亿美元,2016年6月B+轮融资若干亿美元,2017年6月和11月战略投资(C轮)融资若干(预计10)亿美元以上,2017年11月D轮融资10亿美元,2018年9月IPO上市融资9.62亿美元,有数可查的融资额合计30亿美元以上。
最新的情况是腾讯和李斌作为蔚来两个最大的股东,与2019年9月各自认购本金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以实际行动支持蔚来,展现了他们对蔚来未来发展的绝对信心。目前的股价只剩下区区的16亿美金市值,但是换一个视角,从重置成本的角度来看。
按中金的分析,蔚来的重置成本=蔚来的无形资产。对蔚来而言无形资产至少有三个:1.品牌价值与客户关系;2.企业文化与公司组织;3.专利与技术。
市场上的整车产品设计和开发就投入以10亿美金计数, 不到百亿人民币的价格,仅专利就可以值回票价。过去两年的烧钱200亿,还是积累了很多的硬核技术。
何以见得?从专利的角度看,全球目前有能力进行独立正向研发智能电动汽车6项核心技术(电机、电控、电池包、智能座舱、智能网联、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的,只有特斯拉和蔚来。2018年财年,蔚来斥资39.979亿人民币用于研发。蔚来目前已经获得的和正在申请中的专利超过4000项。
蔚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组织,可以说是汽车界暖男。这方面眼下很难进行估值,可以短期忽略不计。蔚来积累的用户和社区可能是另外一项有价值的资源。在过去蔚来已经积累了2万多车主,他们不仅是高收入净值人群,也往往是在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有更为包容的心态。
汽车是一个大件耐用消费品,车主和车企之间有高频的互动,从用户时间上来说,也会有长达10年的共同陪伴,每年仅仅在车主的保险服务这一块,就是一块妥妥地现金收入。最后,目前进场的投资者从成本来说,与之前的投资者相比的优势,这不仅仅是价格上,更重要的是结果压力测试后的风险的充分暴露程度和有利的进场时机。
远见和行动:懂得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蔚来Logo设计,包含着Dome, direction and horizon苍穹,方向和地平线。蕴含有深刻的寓意,寓意着天空与地球,目标与行动。
蔚来的远见,在规划,设计,理念,战略,产品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确实看到了李斌作为优秀连续创业者的大局观。但是蔚来在两方面有明显的短板,媒体和成本精算。
蔚来不走广告,而是更多的通过消费者口碑传播占领心智,这是非常好的一招,甚至在和特斯拉对抗中最有力的一招。然而,不做媒体广告投放并非不做必要的公关,蔚来前进路上可谓是一路黑文漫天,整个媒体氛围非常不利。
社区内叫好的用户和社区外看衰的围观群众形成了史上最为对立的群体。甚至很多不了解的群体还在拿蔚来和PPT造车品牌相提并论。虽然,后一类群体完全不是蔚来的目标受众群体,可以不必考虑对他们的触达和交流覆盖。但是,1:2:7现象普遍存在,一个忠实用户身边日常往往也有一些边缘人群和游离人群需要争取。而即便是最为容易被媒体所影响的一类群体很很有可能在将来有更强大的购买力,
媒体不力,也包括在和资本市场的沟通上。创业公司亏损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取消沟通会,导致做空者借题发挥,遭受到资本市场嗜血者的攻击。脚踏实地方面,成本精算已经采取了举措,看到了收缩组织规模和减少铺张浪费的动作。同样的,明明是对股东,对资本市场更负责任的利好行为,却被媒体称为寒冬已至。
总之这方面, 这两个方面,很容易调整部署,也很容易见效。如果认识到这点,蔚来也会更加脚踏实地。
接下来的看点有两个。短期就是找到外部血源救急。按海外个别投行少数派报告说的。还有几天蔚来的现金流就将消耗殆尽。制造恐慌,这就是空方的大杀器。股票往往在短期是资金逞雄,长期回归价值。空头利用中报大肆做空, 但是作为空头危险的地方在于现在做空最多只能赚15亿美金,但是一旦方向做反,则可能面临的是几倍的损失。
别的不说,蔚来原有的股东中就有不少握有大量现金的现有投资者。互联网腾讯有1200亿现金,百度中报账上有200亿美金现金,近期还卖出携程回收了几十亿资金。风投行业,高瓴红杉也是有源源不断的募集资金。甚至传统车企也有传说在接触。有这么多有钱哥们,拿出几亿救个急,真不算啥。
更为艰巨的是长期造血能力。是看有蔚来的企业组织有没有能力完成内部的成本结构优化, 创造出自身的造血功能。
写在最后:蔚来,还在等待他的机遇
通俗来说,孩子在孕期,婴儿期,少年儿童期确实需要投入和扶持,但终究需要有独立成才的那一刻。目前的蔚来汽车成本高,是因为行业进入时就需要有很大的固定成本,以数十亿上百亿计。从硬件上,由于边际成本递减,规模效应可以有效的降低单车成本。
从软件上, 由于蔚来的用户和社群已经形成有效的口碑传播效应,也有很多降低成本的空间,这也非常考验蔚来企业组织能力。按技术成熟曲线来看,这一刻的到来,可能也就是蔚来汽车或者智能汽车真正从第三阶段到达第五阶段, 市场占有率从5%的先行者到20%的大众普遍接受阶段。
很多人高喊,中国不需要蔚来这样的公司。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技术强国,但技术来自于企业研发投入。蔚来上半年两个季度营业收入31亿,营业支出51亿,其中研发支出23亿,研发支出占营业支出的45%,差不多一半的运营资金用于研发。
事实上,为什么蔚来现在这么挣扎呢?这其实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市场问题,对于一个车来说,决定产品力的除了技术还有就是品牌。汽车行业这么长的历史第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能够被大众接受认可,不是简简单单把车做好就可以,人们对一个新品牌的接受是十分警戒的。从纯市场层面来说,更大范畴的是一个机遇,蔚来,还在等待它的机遇。
改写转载自:山哥V散微信公众号
原文标题:《从产业发展史看蔚来的投资机会》
作者:Winf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