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F1新规:商业化利益面前,观赏性请让道
周五发生了一件大事:F1官方正式发布了2021年的赛制要求,并以CG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新赛车大概的模样。详细的气动解读相信已经有足够硬核的读者在别处看到了,笔者本身也不是流体力学出身,没法说那么细;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不妨来说说这些规则变更在技术以外的东西吧。


首鼠两端的气动变更

虽然学艺不精,但笔者还是对这次的气动变更有了点儿大概的了解。和现行规则比,这一波最具争议的改动点在于地面效应的重拾,以及直接连端板都没了的尾翼。从实际效果上来说,二者的目的似乎正好相反

地面效应在围场里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空气动力学刚刚开始被重视的70年代初,IMSA赛场上的Chaparral 2J就已经在尝试用风扇加速车底气流以获取更大下压力。之后不久,出现在F1赛场上的莲花79(上图)则是那个时代地效车的翘楚之一,而80年代的老C组原型车,绝大部分都装备着超大的文氏管:通过使车底的气体流速超过车顶气流流速,赛车将获得更大的下压力,有效提升弯道极限

好像扯得有点远了。简而言之,F1这次重拾地面效应,一定程度上是想提升赛车的整体下压力。但是,结合这项赛事的历史来看,赛车的弯道极限更高往往伴随着比赛观赏性的暴跌,因为缠斗时防守方可以更加以逸待劳。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F1收窄尾翼尺寸之后,比赛观赏性反而略高于之前几个赛季的原因之一。

观众不买账怎么办?那就多加点缠斗机会呗。于是,我们又看到了端板都没有的尾翼设计。嗯,兜不住气流向两侧流失的话,大概会有两个结果:1.尾翼提供的下压力大幅减小,甚至侧风都会有影响;2.高速行驶时赛车后方的涡流区会更加方便超车。好,问题来了:既然想增加缠斗机会、降低防守方的容错率,一开始为啥又要搞地面效应呢?

如果这个CG模型不是外包商夹带私货的产物的话,那我只能认为FIA自己恐怕也没想好新规则下的F1赛车到底应该侧重于哪个方向。实际上,从机械构造上来看,限制这两年F1赛车侵略性(或者说,灵活性?)的根源并不在于空气动力学的设计问题,而是引入混动系统之后那堪比豪华轿车的轴距。你会开着加长的奔驰S级跑山路狂飙吗?


给谁看的屏幕?

在发布会最后的补充中,赛会还宣布将在新的F1赛车上引进为观众准备的显示屏:“两侧车轮各有两个,车身上也会有,用于显示名次、车号等信息。”大致的效果是这样:

……不好意思,图库选错了,应该是这辆印地赛车的样子:

没错,这玩意儿美国人早就尝试过,但仅仅是尝试而已。和一直使用类似系统的耐力赛车相比,方程式赛车在“往车身上加显示器”这件事上天生居于劣势:后者没有那么大相对平整的表面,而轮毂显示器还得面对有效识别面积太小的问题。GTE赛车夜间在赛道上飞驰而过,现场离得稍远的观众尚且看不清车门上究竟亮着几盏灯,F1却要指望18英寸的轮毂能显示出数字形式的名次信息(参考下图,至于车身的液晶屏就更别指望了……),岂不是更加魔幻?


钱袋子重要,还是观赏性重要?

赛车从来都是一项贵族运动,哪怕原始如古罗马的战车比赛,非军事贵族也只有边儿上看着的份。引入商业化运营机制,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强迫【本质就是小作坊】的私人车队高效研发的必要之举。可是,随着越来越多厂商车队的加入,赛车运动正在慢慢变味,这一点在大型的顶级赛事(包括但不限于F1)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既得利益者们往往会想尽办法掌握话语权,彻底堵住其他挑战者的嘴。在这样的机制下,哪怕一项涉及财政的提案初衷再好,最终也会沦为大车队们攫取利益的工具。

没错,我就是在针对这次的预算帽问题。每年1.75亿美元的总成本需要应付整整21站的比赛,刨掉研发新车的消费,再刨掉材料和零部件的备份,这一年下来还能剩啥?已经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大车队可以凭借先前的技术优势造出一款全年表现都不会太差的车来,赛季前走错研发方向的小车队又该怎么办?年中进行升级/改造的任何想法,都已经被这顶预算帽杀死了。

更讽刺的是,如果说预算帽本身还有那么一点“降低门槛、提高观赏性”的理由的话,那【预算帽不限制车队3位顶薪技术人员,以及所聘车手的薪资】这一条附则,则是明摆着要让厂商车队骑在私人车队头上为所欲为。在花大价钱合法挖来的顶尖技术人员和超级车手面前,相同的研发成本就想换来相近的竞争力?做梦去吧。

关于商业化,其实还有更加深层次、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但那些事放在下一个章节似乎更加合适。


政治正确:运营者的电车难题

没错,这个问题,就是政治正确。在格雷塔们的声声控诉下,赛车运动已经陷入了比商业化更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之中。

差不多十年前,围场内外为环保问题而头疼,于是我们看到了以F1和LMP1-H这些级别为首的混动赛车,万宝路这样的赞助商也没有办法把商标贴在冠名赛车上;最近几年,比安奇和F2车手胡贝尔的相继离世也让赛车运动的安全性被重新提及。每一项争议的初衷都没有什么质疑点,但一旦到了执行阶段,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总会出现。而这一系列问题,正在杀死赛车运动。

混动赛车的引入,直接提高了参加这些顶级赛事的成本,原来那些小作坊气息浓厚、但却时不时能够倒腾点新奇玩意儿出来(有时甚至是突然出现在领奖台上)的私人小车队,彻底失去跟财大气粗的厂商车队较劲的本钱。F1赛车本身也因更大的自重和轴距变得不再灵活,比赛观赏性也因此受到影响。甚至连WRC这种并不适合当下电池技术发挥的非场地赛事,不久之后都要掺一脚混动。这种置安全和可靠性于不顾的行为到底是为了环保,还是只想自欺欺人、自我感动?

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肉眼可见的安全,更大更重的F1赛车不得不为安全性能做出更多补强,HALO没有断崖点的轮胎也随之出现。HALO对于赛场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点倒是公认的;但这两年来耐磨程度变得越来越离谱的轮胎,又在进一步扼杀这项运动:本身不用加油的规则已经让进站策略变得单一化,上周的墨西哥站正赛俨然成了世界一停方程式锦标赛。普通观众掏钱进场就是来看车手缠斗、车队斗心机的,结果现在大环境甚至已经圣母到二次阻挡都不被允许,谁还愿意来捧场子?跑去隔壁看一场车手之间撞车退赛都可能下来干一架的纳斯卡,难道不香吗?

不幸的是,现在的汽车运动恐怕又多了一项政治正确:技术反哺民用。曾几何时,赛车相对民用车的技术优势还基本上是为了追求效率和速度而建立起来的,经过漫长的考验才得以民用化;而到了现今,13吋轮毂换成18吋都要被冠以“协助民用技术发展”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且不说现在的高性能街车有多少是开放式车轮的,单单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更低的扁平比安全隐患相对更高这一点来看,就已经与FIA倡导的加强安全理念背道而驰。连最高级别赛事的组织者都在朝三暮四,谁还能指望其他规模更小的赛事不会闹出更大的笑话来?

说到胡贝尔,还得再提一句,为了加强对抗侧面碰撞时的安全表现,新规格下F1赛车的宽度还会更大,以后的蒙特卡洛大奖赛只会更加昏睡。不过,这似乎对于赛会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普通观众的抱怨照样还是没人管,继续噶韭菜便是;摩纳哥当地的富裕居民(其中不乏各类赞助商/车队金主和赛车名宿)也只是看看热闹并不关心比赛过程,赛事方完全可以和他们各取所需。有钱恰、比赛又不会变得那么不堪入目,何苦费那个劲调整规则和赛道呢?

结语

想说的差不多就这么多,这次新规则改动为何引起这么大争论,各位看官应该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只提一句,上一批希望搞高压预算帽、降低整体速度的赛车组别就是这两年的LMP1和LMP2,现在它们有多窘迫,大家都看在眼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1关注 | 1107作品
+ 关注
Survice park for racing fans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