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退出之后,中国汽车发力印度,干得过铃木现代吗?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的下滑,自主品牌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出口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如果窝在家里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很快人口总数将超过中国的印度,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2018年,印度汽车销量399万辆,超过德国的374万,排名世界第四。预计很快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仅次于中美。所以,中国品牌汽车开始发力印度市场,能干得过唱主角的铃木和现代吗?




去印度淘金?


去印度最早的中国企业是上汽。上汽是随通用一起去的,五菱宏光曾挂雪佛兰标在印度卖过,通用在印度建了两个工厂,但由于一直不能盈利,于是2017年5月决定退出,并把一个工厂卖给了上汽。

2019年4月,上汽在印度交付了首款车型——MG Hector,这是一款SUV,6月交付后到11月底已经售出1.3万辆,预计今年会售出2.4万辆。目前,上汽正准备在印度追加投资3.5亿美元,建设第二家工厂。据悉,名爵汽车预计在两年内在印度推出4款SUV,五六年内销量20万辆。

而通用的另一家工厂,目前被长城瞄上了,正在谈收购事宜,预计今年将最终敲定。2019年初,长城已经在印度建立了全资子公司,并且已经聘请了部分此前在印度市场负责其他品牌的各类前高管,印度市场的动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除去长城汽车外,长安汽车也在印度市场也有着不小的动作。目前,长安汽车正在印度寻找生产基地,并且与供应商展开初步谈判。此外,长安还在考虑是否在印度建立电动汽车电池组装厂。




有什么底气?


这两年,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并且已经形成了一部分头部汽车企业,尽管中国汽车销量在下滑,合资品牌的降价冲击也非常大,但是这些头部企业还是顶住了压力,市场表现还不错,比如吉利、长城、上汽、长安、奇瑞等等。

并且,除了靠性价比,这些品牌也积累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在发动机方面进步很快,初步具备了与合资品牌的二三梯队较量的实力。而汽车是高度国际化的行业,中国汽车出口同样要与这些国际巨头竞争,海外市场是中国市场的延续。

另外,中国品牌出口这几年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比如长城在俄罗斯的图拉工厂,奇瑞的发动机出口美国,上汽2019年出口和海外销量达35万辆,名爵ZS目前已在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上市,2019全年销量超过6万辆。中国汽车出口已经从原来的零散卖车,转变到成体系出口。




有多大空间?


当然,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印度市场虽然潜力大,但现在发展并没有当年中国那么迅速,甚至现在也有下滑的趋势,并且印度经济也不稳定。从手机的例子看,尽管小米、OPPO和VIVO在印度销量不错,但是盈利情况并不好。

目前,印度市场唱主角的是日本铃木、韩国现代和印度本土的塔塔,三大品牌占据了印度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铃木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43%,现代约占18.3%。从结构上看,印度还是低价小车唱主角,和中国夏利、奥拓那个年代相似。

虽然竞争对手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有通用的前车之鉴,中国品牌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当然,中国汽车品牌也是主打性价比,并且车子配置高、空间大、价格并没有高出多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从目前上汽的策略来看,在印度市场还是主打SUV车型,避开竞争对手占优势的轿车。另外,中低端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机会,只是还要看印度的政策。

总之,从铃木在印度的成功,可以看出高性价比的产品空间很大,而中国品牌能否通过更极性的性价比,复制铃木汽车在印度的产品逻辑和市场模式呢?相信,如果产品可靠性没问题,前景可期。


[总结]目前,中国汽车出口的触角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亚非拉及东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是很多市场早被国际大品牌占领,起步较晚的中国品牌很难迅速形成规模,所以赚钱很难。而仍是廉价车唱主角的印度看起来似乎更容易一些,中国品牌汽车能否像中国品牌手机那样迅速在印度打开局面呢?非常值得期待。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Hector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485关注 | 203作品
+ 关注
冷静的汽车行业思考者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