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与沃尔沃合并,或3亿刀入股蔚来,吉利规模化将带来什么?

​这几年,吉利一直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10年前收购沃尔沃之后,仍在不停的“买买买”。进入2020年,吉利与沃尔沃合并的消息再次引爆网络,随后“3亿美元入股蔚来”的传闻又火,给目前平淡的汽车行业增添了重磅话题。


对于合并一事,吉利在接受汽向局采访时表示:”双方正在研究重组条款,有进展会及时发布。”而网传的“年底前会有结果”,该信息未得到官方证实。而“投资蔚来”一事,吉利与蔚来双方均不置可否,既没证实也没证伪。那么,在中国汽车市场处于下降通道的时节,吉利进行大手笔的资本运作是为什么?




与沃尔沃合并是水到渠成


自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策略,虽然双方合作越来越密切,但是两个公司独立运作,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吉利方面回复汽向局采访时称,在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吉利与沃尔沃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强化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彼此之间的融合不断产生多赢的化学反应,领克品牌、CMA架构都是双方合作的结晶。

吉利方面认为,此次重组后的新业务集团将更具竞争力,集团内的协同效应得到持续强化,旗下各品牌在保持独特定位的同时,竞争优势会进一步凸显。重组将加速推进双方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方面的协同。重组后将更具规模优势,拥有更强技术能力和资源,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可以说,吉利和沃尔沃重组,是双方经过10年的合作水到渠成的结果,可以实现“软着陆”,并且合并之后,将继续保持旗下沃尔沃、吉利、领克和极星品牌的独特定位,经营层面不受影响。




不断并购实现规模化目标


李书福有一个著名的判断,就是“中国汽车业最终只能剩下两三家企业”,而目前有几十家,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也有十几家,相对于国际汽车产业格局,中国汽车仍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当然,现在也进入尾声了,随着车市由增量进入存量阶段,淘汰赛已经开始。

面对这个局面,吉利选择的是通过并购实现规模化,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又入股奔驰并成为最大单一股东,现在正与奔驰共同运作出行业务和SMART品牌电动车,还有收购英伦、宝腾、路特斯等,不久前又传出要收购阿斯顿·马丁,以及现在的“3亿美元收购蔚来”股权,目前看是无风不起浪。


而从吉利目前的品牌布局看,确实需要一个高端电动车品牌,虽然沃尔沃有极星2,但毕竟吉利和沃尔沃是独立运作,况且吉利可以提供产能支持,吉利制造还是要比江淮制造有优势。

很明显,吉利的思路就是“主动出击,与世界汽车深度捆绑”,并且吉利在收购之后非常注重消化成果,比如在收购沃尔沃后,虽然独立运作,但是也一直深度合作,包括联合研发了CMA模块化平台架构和纯电动专属架构PMA,实现了平台架构的共享,联合成立技术研发中心,联合成立领克汽车合资公司,以及整合发动机业务等。

目前,吉利汽车在规模上已经初见成效,2019年,沃尔沃2019年销量突破70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中国销量超过15万。如果把吉利体系的品牌都算上,包含吉利、沃尔沃、极星、英伦、宝腾、路特斯、smart等一系列品牌,总销量是217.8万辆。


而从市值上看,吉利和沃尔沃合并之后,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目前吉利的市值约为160亿美元,而算上沃尔沃的估值,新公司估值可能达到300亿美元。那么,吉利就拥有了成为一个入门级小巨头的实力,成为世界汽车主流阵营中的一员。




抱团取暖应对未来生存危机


李书福曾说,世界汽车的趋势是融合,而从这两年各大企业的动作来看,这个判断非常准 确。2月10日,在吉利放出与沃尔沃合并的消息时,丰田汽车控股斯巴鲁也正式落地,持股比例也由16.48%上升到20%。而去年底,欧洲PSA与FCA决定合并,且FCA也是几年前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合并的产物。

规模化对汽车行业意义重大,在全球汽车工业格局中,200万是一个门槛,比如大家认为是小众的品牌马自达,2019年全球累计销量为227,750辆,而中国销量最高的吉利(含领克)只有136万辆,可见差距之大。所以,合并重组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央直属的一汽、东风和长安也在进行整合,去年底地方国企上汽和广汽也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可见国内也在为深度整合做准备。

另外,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到来,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以5G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与汽车行业深度融合,各大汽车企业都将投巨资面对行业转型,企业间的合作持续加深,比如丰田牵手比亚迪等等。试想,连国际大企业都在抱团取暖,小企业更会面临生存危机,而吉利的规模化之路无疑值得其它自主品牌企业参考。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485关注 | 203作品
+ 关注
冷静的汽车行业思考者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