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进入存量时代,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卖车逻辑该变了!

​今年的3·15,因疫情的原因,央视的晚会并没有如期举行。但是,相信这只是推迟,而不是取消,所以还没到放松心情的时候。虽然这两年中国汽车销量在下滑,但是这也不是孤例,国际主流车市都在下滑,况且中国的数据仍遥遥领先。

按理说,金主为大,中国消费者应该享受到最好的产品的服务,然而事与愿违,目前国内的汽车消费环境并不好。好在,消费者开始觉醒,维权意识在提升,车企们已经感到了压力,如果不迅速提高产品和服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混。

消费者维权意识觉醒

维权是一个法律问题,但受市场状况的影响很大,在绝对的卖方市场,维权的空间非常小。中国汽车增长了长达28年,在有车不愁卖,部分车型甚至紧缺的情况下,维权的情况并不多见。如果不是车子实在烂得开不了,一些小问题基本没人介意。所以,能看到的维权现象豪车居多,因为车主有一定的能力,但由于厂商更强势,消费者只能走极端,所以才会有“游街”、“怒砸”等事件出现。

很多一般的问题,都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容忍度开始变低,不仅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使用的时候才会维权,而且也开始盯着厂商的诚信问题和不合理的流程问题。比如网上正炒得火热的两件事:特斯拉关键芯片偷梁换柱和丰田系车型的乳化问题。目前来看,两个问题都没有影响消费者的使用,只是存在诚信问题和潜在风险,可见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在提升。

厂商要适应客户变挑剔

对于厂家来说,感觉“很委屈”,甚至也有人指责消费者“过度维权”。按照厂家的逻辑,目前的问题又没影响使用,所以不应该太苛刻。从特斯拉和丰田的反馈来看,都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特斯拉的答复是“有条件更换”,丰田是“不会召回”,其实,大众在美国也是因为不诚信被罚巨款,丰田在国外已经大范围召回。

当然,考虑到目前这两个品牌正如日中天,消费者都是铁杆粉丝,可能确实有顺利过关的信心。类似的还有大众的“断轴门”、本田的“机油门”和“奔驰漏油门”等,最后都软着陆了。但至少说明一点,中国汽车销量下滑的背后,是增量的减少,市场进入存量时代,老司机唱主角,小白车主比例下降,消费者更懂车了,所以厂家应该未雨绸缪,应对这种市场结构的变化。

因为,消费者的情绪具有不确定性,以傲慢待之很容易透支信任。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整体上消费能力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很多人对车子的要求几乎是“万能型”,并且还不能太贵,尤其是很多消费者为了买大品牌甚至负债不少,所以期望值很高,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更容易心态崩溃,比如西安那个坐车顶哭诉维权的女硕士车主就是个例子,奔驰最终动用了全球公关资源才勉强过关,这是一个教训。

法律支持更增强底气

遗憾的是,中国汽车的质量目前有下滑的趋势,原因很简单,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但厂商不想降低利润,所以就在产品上偷工减料。据车质网的统计数据,2019年国内乘用车投诉销量比的市场平均值为万分之23.6,数值较2018年的万分之20.6出现小幅提升。

所以,很多口碑极好的品牌也都出现各种“门”,比如大众速腾断轴、福特翼虎断轴、大众帕萨特碰撞爆雷、奔驰漏油和丰田这次的乳化等等。据了解,2020年刚过去不到3个月,丰田全球召回已超过600万辆,而2019年丰田的全球销量也不过1074万辆,相信对口碑也会也很大影响。

而中国的监管力度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卖了2500多万辆车,其中召回了680万辆,比2018年下降了45.67%。而美国2016年的召回数据就是5320万辆,要知道美国一年新车的销量是1700辆(2019年数据)。反差之大,可见一斑。

当然,政策也有望收紧,不合理的终会改变。最典型的就是《汽车三包法》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实现了从无到有。而现在正在准备推出新版,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退换车条件、处罚额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变得更严格了。

比如对拒不履行三包规定行为的企业处罚金额目前只有3万元,而修改则有望提升到了50万元,杀伤力变大。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维权的成本在降低,收益在提高,正在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所以,汽车厂商们应该尽快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变化。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485关注 | 203作品
+ 关注
冷静的汽车行业思考者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