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也要造火箭,李书福要成为中国的钢铁侠?

最近,吉利的一则招聘启示在网上大红大紫了。




没错,吉利汽车,就是浙江的那家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汽车,正在招聘火箭研发人员。




从招聘启示中可以看到,时空道宇公司正在招人,其中包括火箭总师,各个分系统工程师等。不过,后续的招聘启示中,火箭总师的职位已被撤销,而卫星方面的职位仍然未变。





时空道宇是吉利科技集团的一级新兴战略子公司,简称吉利卫星。公司主要负责吉利全球未来出行星座系统的组建与运维,布局以自有卫星星座为核心的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人类未来出行生态。


吉利官方发布,由时空道宇自主设计完成的首发两颗低轨卫星目前已通过各项鉴定试验与测试,预计将于2020年内完成发射。低轨卫星布局将为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全面提升用户智能出行体验。同时计划2020年展开全球首个商用低轨导航增强系统验证,此商用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所有核心技术全自主可控。


世界上,除了美国钢铁侠马斯克的特斯拉以外,又要出现一家既造车又造卫星的企业了。


2015年,美国的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正式提出了星链星座计划。所谓星链计划,是一个由太空中能够相互链接的卫星组成的星座为全球提供5G级别的高速互联网服务。




图片来源:小火箭


SpaceX的星链计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步:用1600颗卫星完成初步覆盖。


第二步:用2825颗卫星完成全球组网。


第三步:用7518颗卫星组成更为激进的低轨星座。


星链计划的三步走完成后,就在近地轨道组成了两层庞大的卫星星座,内层340公里轨道高度的7518颗卫星与外层的1000多公里轨道高度的4425颗卫星组成的11943颗卫星星座。


2018年2月22日,星链计划的首批2颗卫星发射升空。


除了卫星,SpaceX公司还有自己的火箭。2002年SpaceX公司启动了猎鹰火箭计划,经过4年的艰苦工作,在花费了9000万美元以后,2006年3月24日,猎鹰1号将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局的一颗卫星送上了天空。虽然首次发射以失败告终,但是从此,SpaceX公司打破了联合发射联盟对美国军事航天发射任务对垄断,获得了大量的发射订单。




图片来源:小火箭


2019年5月24日,SpaceX公司用自己的猎鹰9号火箭,一次发射60颗星链计划的卫星。


从创立至今,SpaceX公司已经成为美国军事航天发射的重要承包商,而且星链计划也正推进的如火如荼。至于钢铁侠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更是和国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超级工厂的特斯拉Model 3现在订车已经排到5月了,据说国产化的Model3还可能进一步降价到22万元,这是让自主纯电动车无路可走的节奏了。


火箭+汽车,SpaceX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了360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达到了1373.87亿美元。


可以说,美国的钢铁侠已经跑的很远了。


回到国内的吉利,目前吉利汽车的市值为1036.79亿港元。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总销量136.2万辆,吉利、领克、几何三大品牌同频发展,轿车、SUV和MPV多品类齐头并进。其中,吉利品牌终端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品牌第一;领克品牌取得了成功,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9%。


过去五年,吉利汽车复合增长率为30%,成为中国品牌第一,进入汽车行业第一阵营。2020年,吉利汽车1-2月累计销量排名第三,市占率为7.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在汽车领域做的有声有色,吉利也开始进军太空领域了。有着自己庞大的汽车用户群体支持,吉利进军太空行业的第一步,是结合自己的汽车产品提供导航服务。李书福曾表示,在万物互联的世界中,未来的交通工具一定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间移动终端。吉利通过卫星通信网络、卫星数据应用、高精时空服务等领域,将逐步实现向未来出行科技集团转型。





在线导航只是第一步,无人驾驶才是吉利看重的应用场景。除了无人驾驶,国家开放商业航天,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中国民营航天业开始起步。


摩根士丹利预测,航天产业的规模将从2016年的3500亿美元增长至2040年的超过1.1万亿美元,这其中一半的增长将源自新型互联网卫星。《2019年太空报告》显示,商业性的太空产品和太空服务在2018年创造了2291.7亿美元的价值,而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支持行业又创造了996.9亿美元的收入。


这次吉利的招聘,不仅布局了卫星导航,也从一闪即逝的火箭总师职位,看出了对于发射载具的布局。可以说,李书福未来的野望,绝不仅仅是为了汽车或者其它商业应用提供导航服务,更可能的是像马斯克一样,成为一个全能的商业发射和应用供应商,成为中国的钢铁侠。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7关注 | 80作品
+ 关注
领先的汽车产业研究和服务媒体
Ta的内容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