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处在新旧交替、巨头涌现的大混战阶段。
就在昨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了全新的iOS14系统,其中还推出被誉为“能干掉车钥匙”的Car Key功能。在与支持Car Key的车辆配对之后,只需要将手机和门把手轻轻一碰,车门就能打开。
网络上经常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干掉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对手,而是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
“固步自封”的传统汽车制造业,正在被“科技大兵们”打破、重组。
马化腾坐在蔚来EP9超跑上(来源:网络)
对于“上车”这件事,腾讯是坚定不移的。
“从长远来说,车作为一个智能的移动载体,它对于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改变和价值,这是大家的共识。”
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在专访中向创业邦表示:“既然,自动驾驶技术对于人的生活,乃至社会结构将会带来巨大的变化,那么,腾讯是一定要参与到变化的洪流当中的。”
6月24日,腾讯智慧出行举行一场线上新品发布会,并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其中包括两款车载APP: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和基于微信小程序架构的生态开放平台——腾讯小场景。
此外,在自动驾驶领域,腾讯“祭出”游戏技术加持的第二代“仿真平台”。在数字化营销方面,打出“云、企业微信、小程序”的组合拳。
“腾讯to B,又多了一个新故事...”
腾讯“上车”
百亿投资试试水
在早期摸索阶段,腾讯交了上百亿“学费”。
2014年,腾讯与众多投资人和机构一起,联合发起创立了蔚来汽车,李斌担任蔚来创始人、CEO。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蔚来IPO之前的5轮融资中,腾讯至少有3次参与投资,并在10亿美元D轮融资中领投。
2017年,腾讯收购了特斯拉5%的股权,这起交易涉及金额达到了17.8亿美金,腾讯总计收购了特斯拉约816.75万股,并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
创业九死一生,投资亦是如此。
在2015年的一次投资中,腾讯栽了跟头。那年3月,富士康联手腾讯以及当时名声在外的经销商集团和谐汽车,三方合作杀入“互联网造车”,共同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和谐富腾。
和谐集团董事长冯长革(左)、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中)、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右)
后来,这家“和谐富腾”作为控股公司,投资组建了两个电动汽车制造公司:Future Mobility与爱车公司。
前者就是现在拿到一汽集团、宁德时代投资的拜腾汽车,后者就是参与江铃控股混改的爱驰汽车。一个主打中高端,一个主攻低端经济型。
当初,和谐富腾形成“铁三角”:由富士康负责电动车的设计与生产制造;和谐汽车负责汽车项目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搭建;而腾讯则负责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
但后来种种原因导致富士康提前离场,三方合作结束。和谐汽车“带走”了拜腾,腾讯继续投资了爱驰——2016年10月,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向爱车公司CEO付强创立的爱驰汽车,注入了12亿元天使轮融资。
(来源:企查查)
虽然“铁三角”的合作不欢而散,但对于前后近百亿资金入局的腾讯来说,必然也看到汽车行业的变迁,持续押注早已是定局。
蔚来就是最好的例子。
蔚来IPO之后,腾讯仍未退出反而是不断“加仓”。几天前的6月19日,腾讯买入蔚来168 万股美国存托股(ADS),斥资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70万)。增持后持股占比达15.1%,仅次于蔚来创始人李斌,坐稳蔚来第二大股东位置。
实际上,在去年9月初,腾讯还认购了蔚来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若不是腾讯在关键时刻出手,也难说蔚来能熬过这个车市寒冬。
在特斯拉的那笔投资中,腾讯更是受益匪浅。
在2018年,特斯拉内置地图数据服务商由四维图新更换为腾讯地图。当初,外界解读为,这是腾讯入股特斯拉后双方合作的开始,但“佛系”的鹅厂并未在特斯拉车机端大展身手。
直到去年特斯拉国产,双方才开始有了新的合作进展。最先登上特斯拉车机端的,是腾讯旗下的QQ音乐,去年底腾讯又将旗下的多款游戏放进特斯拉的产品中,比如欢乐斗地主。
特斯拉Model 3上的欢乐斗地主(来源:特斯拉)
不过,引发BAT“暗战”的是特斯拉的“车载地图”。
去年底,有车主向特斯拉官方反馈“地图不好用”。对此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回应称:“手机端和车端导航开发难度不一样,即使用高德或百度也需要很多开发,尤其是适配 Tesla 大屏幕。”
一个月后,特斯拉突然官宣,在国内的地图服务商,由腾讯地图变更为百度地图。而网友呼声最高的,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地图并未“登上”特斯拉。
不过,这还只是BAT较量的开始。
自动驾驶打响第一枪
三大利器突围BAT混战
冲进汽车圈的BAT,在自动驾驶领域里打响了第一战。
百度,是BAT中最早在公司内部开展汽车相关业务。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学习实验室IDL,百度CEO李彦宏亲任院长,同年源自IDL实验室的自动驾驶项目成立。
阿里巴巴,虽然到2018年才正式进入自动驾驶领域。但早在2015年,阿里就已经开始布局自动驾驶。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成立了菜鸟ET物流实验室,当时主要聚焦末端无人配送业务。
腾讯“亲自下场”的时机相对较晚,直到2016年,才成立自动驾驶实验室。
入场虽晚,但动作并不慢。在2017年9月腾讯与广汽在智能车联服务上达成战略合作,同年11月即推出了概念车。到次年6月,搭载腾讯车联AI in Car生态系统的首款合作车型广汽传祺GS4,正式上市。
2018年,腾讯更是一口气与8家车企官宣了战略合作关系,其中不乏一汽、长安、吉利等国内知名企业。另外,还有像沃尔沃、宝马这样的国际豪华品牌。
截止目前,腾讯已经与29家主流汽车品牌开展合作,落地超110款量产车型,联合了超过300家的头部生态合作伙伴。
腾讯与宝马合作签约仪式(来源:腾讯)
“我们更愿意拿市场的认可去看我们的优势所在,2019年我们跟宝马合作的高性能数据开发平台的项目,是国内开发云平台的第一个订单”。
在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看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车企的订单,足以证明腾讯在行业中的优势。但不止在是商业上的认可度,他认为早期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以及布局,让腾讯在切入自动驾驶领域时,少走了弯路。
“我们最早认识到了仿真和数据对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仿真测试这件事情也就是去年才开始热起来,实际上在早期大家很少考虑这些问题,而是更多注重车端算法能力。我们的前置性布局,也铸就了我们今天的成绩。”
作为自动驾驶“新兵”,腾讯有着明确的思考逻辑和做事方式。“在目前的行业发展阶段,更多的看你的解决方案能够应对什么样的场景、你的工具链是不是能够做到快速的技术迭代。”
正如苏奎峰所言,腾讯在自动驾驶领域,并非想成为一个颠覆者,而是做一个“行业的助力者”——成为技术落地的工具箱和加速器。
而腾讯自动驾驶最核心的“利器”,是集自动驾驶研发,测试以及评测验证于一身的三大平台:开发云平台,虚拟仿真平台,高精度地图平台。
1,数据云平台(TAD Cloud)
它基于云端海量存储空间与计算资源支撑,构建了数据采集、样本标注、算法训练评测、云端仿真、实车反馈闭环全流程云服务,提供自动驾驶全链路云服务和开发平台。
2、虚拟仿真平台(TAD Sim)
它是采用各种场景来进行、模型在环、软件在环、硬件在环和车在环的全链条自动驾驶测试。
目前,很多自动驾驶主流的仿真系统都是根据游戏引擎开发的,而擅长游戏开发和经营的腾讯,也将专业的游戏引擎、工业级车辆动力学模型、虚实一体交通流等技术运用在了自动驾驶模拟仿真平台TAD Sim上。
感受一下腾讯的仿真测试画面
3、高精度地图平台(TAD HDmap)
属于地图的基础设施,用于支撑前两个平台的测试和研发等工作。腾讯在2014年开展高精度地图技术研究工作,并拥有传统地图采集甲级资质,目前已完成了全国高速及快速路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
“利用(云平台的)这些数据来进行算法训练、算法评测,最后再到规模化的场景生成和大规模的虚拟仿真,来实现快速的利用数据来驱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的迭代和演进。”
在苏奎峰看来,这三大平台可形成“三剑合璧”的效果。
“仿真离不开高精度地图,同时高精度地图要给车端使用。所以,高精度地图、车端算法以及仿真,实际上是一套相互支撑的体系。”
他还总结道:“从车端到云端的一个高效的数据链路的体系,是有利于自动驾驶快速去迭代的,也是我们之所以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做这件事情的原因,就是想把这套工具和体系给到车厂,让他有更高效的效率来研发提升它的系统。”
而在仿真、高精地图这两方面,百度和阿里也在暗地发力。
今年4月,阿里达摩院对外发布自动驾驶“混合式仿真测试平台”,官方宣称该技术将推动自动驾驶加速迈向L5阶段,即无需人类干预的完全自动驾驶。
今年3月,搭载百度Apollo高精地图的广汽新能源Aion LX,官方宣传可实现“解放双手的L3级自动驾驶车型”。
虽然技术实力的切磋频繁,但在业务定位上,三者还是有差别的。
百度主要依托百度Apollo开放平台,来实现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将软硬件和服务系统整合。而阿里巴巴则考虑到电商和物流业务的需要,制定了末端无人配送和公开道路两种业务形态双线并进的策略。
腾讯则考虑到原有社交、内容的业务属性,在切入自动驾驶领域时,定位是做“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所以最直接的区别既是:百度和阿里涉及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而腾讯则死磕自己所擅长的软件。
“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帮助车企服务用户,更多的是来助力产业的发展,自动驾驶这块我们的目标更多的是提供一些工具链、仿真平台,以及一些数据的服务和相应的一些车端的软件。”
“利用我们腾讯的一些优势,来助力汽车产业的发展。”苏奎峰补充道。
微信上车、游戏加持
腾讯只做汽车业的配角?
马化腾曾为腾讯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定下基调——“我们要做汽车行业的配角”。
在2018年,腾讯发布智慧出行战略,推出“四横两纵一中台”的业务矩阵。在2019年,腾讯智慧出行提出:将从“人-车-店-厂”关系、车与环境关系、出行服务化三个层次出发,做好产业数字化升级实施者。
当下在客观环境多变的2020年,腾讯再次从用户和市场出发重新思考。
“如何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同时又不干扰用户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用户的理解。”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阐述了腾讯对于智慧出行新的思考:“在数字世界里,一个ID并非一串字符,而是由用户在各个终端上的行为喜好拼接而成的,是一个完整的、鲜活且独特的个体,需要被理解、被懂得,值得独一无二的贴心服务。”
“每一个用户的习惯和需求的变化,也最终汇集成为汽车产品和出行产业进化的动力。”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来源:腾讯)
首先,“微信上车”背后藏着车联网的野心。
去年,首款搭载车载微信的广汽传祺GS4进入市场。而半年多之后,腾讯车联TAI 3.0问世,它包括两个车载APP:腾讯随行、腾讯爱趣听,以及一个生态开放平台——腾讯小场景。
比如,在手机微信收到对方发来的定位,可在车内直接选择导航。另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直接管理、操作车辆部分功能。当然,最有亮点的是,让微信小程序“快速上车”。
车载微信(来源:腾讯)
“腾讯小场景”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基础,能够让300W量级的微信小程序生态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地上车。并且,小场景结合了语音交互、LBS能力,更适合用户驾车使用。
其次,用腾讯的游戏技术加持自动驾驶。
据美国兰德智库的估算,一套自动驾驶的系统至少需要经过110英里(约170-180亿公里)的验证才能达到量产条件。
即便是一支拥有100辆测试车的自动驾驶车队,以25英里(40公里)每小时的平均时速,全天24小时一刻不停歇地上路测试,也需要花费大约500年的时间。
“我们可以根据自动驾驶测试的需求,结合真实的交通流数据,编辑生成多样的交通环境信息、天气条件,来提高测试效率,加速算法迭代。”
据苏奎峰介绍,新推出的第二代仿真平台TAD Sim 2.0为了解决仿真的真实性问题,采用腾讯优势的游戏技术,可以实现仿真场景内几何规则、物理规则、运行逻辑都符合实际世界规律。
比如在发布会现场演示中,车辆会在不同天气条件、道路条件下,产生不同的刹车距离。以及模拟真实的悬挂系统,达到还原过减速带的真实颠簸效果。
仿真平台中的天气模拟(来源:腾讯)
再则,是依靠微信生态的新营销模式。
“数字化时代开启了汽车营销新模式,车企需要精准锚定用户的兴趣和习惯,做到不打扰的贴心服务。”
据腾讯汽车云总经理李博介绍,腾讯汽车云数字营销产品矩阵中推出三大产品:乐销车,微信宫格车卡,企业微信汽车行业版,满足车企各类业务应用需求,让每个人都有愉快的购车用车体验。
最后,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在发布会上,为今年腾讯智慧出行的布局,提出新的愿景——创造出行新价值。
写在最后
6月24日,腾讯股价突破500港元。截至盘中其总市值为4.78万亿。从2004年到2020年,16年时间,从62亿涨到4.78万亿,升值空间约为770倍。
汽车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何尝不是下一个万亿市值的“跳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