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百万电动车主告别里程焦虑 接力棒到了互联网公司手中

凭借不断释放的政策利好,最近两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迎来触底反弹。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1万辆。而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预测,到2030年中国电动车销售有望突破1500万辆,保有量有望突破800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巨大,但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里程焦虑,仍然是心中永远的痛。为了解决里程焦虑,车企、电池公司、电网公司、桩企做了诸多努力,结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如今,接力棒传到互联网公司手中。

不久前,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新能源车充电服务解决方案,并上线充电地图服务。作为月活超过4亿的国内最大出行服务商,高德希望寻求破解里程焦虑的“第三条路”。

挥之不去的里程焦虑

通常来说,要解决里程焦虑,主要依靠两方面。其一是电池企业的技术创新。伴随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更高的续航里程必然带来里程焦虑的缓解。

然而,技术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而且能量密度的提高,很可能伴随着电池安全隐患的增大,步子太快可能反而扯了蛋。

其二则是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相比加油,单次充电需要更长时间,因此在同样时间里,充电站的服务能力是远逊于加油站的。

能力不行靠数量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很早就提出今年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而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目前的车桩比仅为3:1左右,存在巨大缺口。



在国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这一“新基建”的政策带动下,新一轮充电桩建设如火如荼。国网宣布将投资27亿元新建7.8万个充电桩,南网计划4年内投资215亿元建设充电桩38万个,国家队的示范效应,将带动更多中小玩家参与其中。国泰君安研报预计,从2020年到2025年,中国充电桩设备市场将从62亿元跃升到439亿元,迎来爆发式增长。

薛定谔的充电桩

然而,过往的经验无数次证明,充电桩数量的快速增长,并不能带来充电体验的直接提升。你明明知道充电桩在哪里,却不知道它是好是坏,是空是闲。这些“薛定谔的充电桩”,并不能帮助消减车主的里程焦虑,反而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不确定性。

充电面临的麻烦还远不止于此。由于遍布全国的充电桩,分散在不同运营服务商中,互不打通、各自为战,让一个个充电桩变成信息孤岛。而且,数量巨大的充电桩,运营维护的难度和资金投入很高,客观上也成为提升充电体验的一大障碍。

早几年,电动车车主手机里装十几个充电APP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在4、5个APP里自由切换也是电动车老司机们的必备技能之一。



应该说,特斯拉的热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特斯拉自建充电网络在服务体验上的巨大优势。但由于自建充电网络的巨大投入,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以及想承受的,因此在相当长时间里,充电桩的粗放式运营,或许还将是一个常态。

木桶的短板

一次良好的充电服务体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找得到,去得了,充得上。听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处处都是坑。

找得到,一是要全,二是要准。让车主在N个app之间来回切换,就是因为不全;把私桩标成公桩,把内部桩显示成开放桩,就是不准。这样的问题,相信每个电车老司机都有一本“血泪史”。

去得了,是指充电桩的导航服务。充电,只有把车导航到充电桩旁边,才算到达目的地。只导航到停车场,却不告诉具体位置,甚至不知道充电桩是在地库的几层,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耍流氓”。

充得上,则需要准确的充电桩实时信息。是否有空桩,是否是坏桩,能否顺利完成支付,是决定了整个充电服务体验的临门一脚。

按照木桶理论,木桶的短板决定了存水量,现在,充电服务体验成了这块短板。

高德充电地图要做什么

而要补足这块短板,一个聚合全网充电桩的充电服务平台不可或缺。目前,无论是特来电、星星充电,还是包括此前已停止服务的联行易充,都在向聚合充电服务平台的方向发展。和他们相比,来自阿里巴巴的高德究竟有何优势,又能做什么?

在“找得到”方面,严格来说,高德扮演的并非“第三方”,而是一个开放的“第四方”聚合平台。

实际上,依托高德在出行服务领域的巨大体量和用户优势,以及不与合作方争利的开放策略,高德能够实现对全网第三方平台的二次整合。



目前,高德充电地图集合了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快电、联行科技、蚂蚁充电等全网核心充电运营服务商,实现超过96%的充电桩动态信息覆盖,全网领先。对于车主而言,空桩数量、价格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根据距离、运营商偏好等条件进行筛选。而对于网约车司机等对充电价格更加敏感的用户,充电前到高德充电地图比价,也能有效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作为一款导航出行APP,“去得了”可以说是高德的强项,车主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充电桩并发起导航,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场景化需求,也是高德的天然属性。比如,部分充电桩所在的小区或停车场,在疫情期间更新了车辆进入的限制,这种出行相关信息的更新,正是高德地图的优势所在。而根据实时路况信息进行最优导航规划,更是高德的“老本行”。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充电过程中的特殊痛点,高德充电地图专门设计了一些小功能。比如,为了帮助车主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对于难找的充电桩,高德地图特别上线了“找桩攻略”,通过图片配文字的路书形式,一步步引导车主找到充电桩。

而在“充得上”方面,高德地图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充电桩列表中增加了“XX分钟前有人充过”这样的信息,成为充电桩是否可用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支付环节,高德接入了特来电、快电、新电途等充电服务小程序,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生态的打通整合,用户可以直接用高德扫充电码,即可开启充电,实现从找桩、导航、在线支付以及周边服务搜索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完全告别“薛定谔的充电桩”还是一件难事,但在高德充电地图上,确实让人们看到破解这一难题的更多可能。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041关注 | 201作品
+ 关注
一枚落户互联网星球的汽车人,用未来的眼光看车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