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第一股,比亚迪利好不断,势头正盛

受比亚迪汉上市带来的正面影响,7月13日比亚迪股价涨停,当日收报97.9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2671亿,超越上汽集团(总市值2248亿元)成为汽车第一股。同日,在港股上市的比亚迪股份涨幅超过16%,收报89.8港元。


最近4个月,比亚迪股价大涨,从3月底的每股47元股价一路蹿升,几乎逼近百元大关。如果你在3月底拿30万的资金抄底比亚迪,到了比亚迪汉上市的第二天,你至少赚了一辆比亚迪汉顶配版(27.95万元)。


眼看着股价即将冲破100元大关,不少网友关心的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比亚迪会否继续保持长虹势头?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从最近的新闻来看,确实有不少关于比亚迪的利好资讯公布,这些积极因素将会让投资者对比亚迪更加有信心。

积极因素一:刀片电池深化赋能

7月12日上市的比亚迪汉是比亚迪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具有低温性能表现优异、寿命持久两大优点。


刀片电池采用纳米化的磷酸铁锂打造,能够对电池包进行高效的热管理,在零下20℃能放出90%的电量,在零下10℃时,放电功率仍优于三元811电池。经5000次充放循环后,电容量仍维持在80%以上,反观三元811电池,在2000次充放循环后电容量就衰减到80%。

据悉,比亚迪在第四季度将对现有王朝车型的纯电动版本进行换代与改款,新车型将全面搭载刀片电池,强化产品竞争力。

积极因素二:半导体全国领先

比亚迪虽说是车企,但是半导体业务一直都是其核心业务。比亚迪半导体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下游覆盖了汽车、工控、消费等领域的应用。


以往国内超过90%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依赖国外进口,2018年12月,比亚迪IGBT 4.0技术的正式公布,意味着国内IGBT产业迎来重大突破。


作为能源转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IBGT具有高效节能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它可以被理解成电力电子装置的大脑,在变换功率后,IGBT大大提高了用电效率与用电质量,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和降低碳排放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7月10日,内部人士在接待投资者时指出,比亚迪是国内唯一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比亚迪的IGBT 4.0产品在芯片损耗、模块温度循环能力、电流输出能力等关键指标上达到了先进水平。

积极因素三:海外市场不断发力

自2010年以来,比亚迪一共售出了将近5.5万辆的电动客车,目前比亚迪电动纯电动大巴正在全球6个大洲、5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运营,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最近半年来,欧洲人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有所转变,从不闻不问转向了大力扶持。欧盟已出台措施,提议建立全欧盟清洁汽车采购机制,届时市场规模有望在两年内达到200亿欧元。此外还将规划400亿至600亿欧元的资金用于投资清洁汽车的动力系统,并提出5年内建成200万座充电桩的目标,出台免除零排放车型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对于长期深耕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来说,众多利好政策加持的海外市场充满着机遇,纯电动大巴已经让比亚迪在海外市场树立了良好口碑,打开了较好的发展局面,未来进一步布局海外市场时,比亚迪乘用车也很有可能续写大巴车的神话。

写在最后

成为A股“汽车第一股”之后,比亚迪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刀片电池时代,比亚迪将凭借技术优势继续攀越高峰,提升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话语权。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万关注 | 6104作品
+ 关注
原创汽车新媒体。专注汽车,深度传播!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