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败在了自己手上的那根“皮尺”


➤任何成熟的市场都有一条铁律,或者说在领导人的规划中,他们想要哪一块薄弱的领域快速发展,第一步是砸钱吸引人们的加入,用政策为他们提供庇护。

等到一小部分领军者的出现,政策开始收缩和提高门槛,这时候的饱和市场供大于求,开始进入自我调节阶段,马太效应愈加明显,没有实力的注定被淘汰。

这是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2018年的车市下滑,2020年的疫情爆发,加快了这一淘汰的进程。

就在6月底,众泰公布了2019年公司年报最终版,经过三次的修改后,报告写着2019年营收29.86亿元,同比下跌79.78%,净亏损111.9亿元,同比下跌1498.98%。

不久后又有消息称部分员工拖欠长达半年以上的工资,甚至曝光了杭州市临安区人社局的一份公示。


上面显示,铁牛集团(众泰汽车实际控股人)总部确认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现对截至2020年6月底员工工资结算清单进行公示。

虽然临安区人社局在7月8日发布澄清:“有关铁牛集团总部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内容为不实信息,系经办人员在未经严格核实的情况下发布,现将《公示》撤回”。

但不同于别的车企破产,很多人会怀念或感到一丝遗憾,但对众泰的倒闭,舆论却是清一色的期待,恨不得明天就看到官宣。

大家不爽的无非是行业中这些劣币的存在,没有自己的实力和技术,仅仅是不要脸地抄袭和模仿,同时赶上了风口浪尖,利用一些消费者的心理就赚到一大笔钱。


说到底,不爽的不止是众泰,是不爽这个社会有些人凭一张嘴,用投机取巧的方式赚快钱,最后劣币驱逐良币,破坏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甚至有畸形发展的可能。

他们所作的一切于理或许是合法的,于情来说却是不对的,但看不惯也没有办法,只有众泰在今天的倒台相当于给大家出了一口气。

虽然多数人是通过不要脸知道众泰,实际上这是一家有着17年历史的老牌自主品牌,曾经也发过一段时间的光。

早期的资本积累

在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浙商民企兴起一股造车潮,诞生了吉利、吉奥、众泰、青年、神马等民用车、商用车品牌,到今天有威马、合众、哪吒这些新势力。

最出名的无疑是吉利和众泰,刚好一个是正面教材,一个是反面教材,不过众泰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起点甚至比吉利更高。

90年代初期随着五金行业在永康的发展,一家名为长城五金机械厂凭借在当地的五金博览会不断壮大,短短几年时间从一家7万元注册资金的公司,成为具有上亿资产的铁牛集团。

这家企业一开始就深受国家关注,时任一把手和浙江省委书记曾几次考察铁牛集团和后来的众泰汽车。

由于全国掀起的造车潮和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五金出身的铁牛集团有意进入这个有潜力、市场巨大的高利润行业。


于是2003年出资收购了生产汽车零部件、电机及电动车的金马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人一拍即合成立了众泰控股集团,起步和多数自主品牌一样是皮尺部,但他们的做法在当时更高级。

刚好2004年台湾有一条丰田特锐的生产线由于财政问题准备出售,在和吉利、奇瑞的竞争中,是众泰最终拿下这条生产线。

不过2005年的众泰没有汽车准生证,脱胎于特锐的众泰2008只有和成都新大地一同合作,以“大地众泰”的名义在市面销售。

2008的上市打响了众泰的第一炮,2006年销量达到1.1万辆,同时期的特锐不到300辆,毕竟一辆2008的起步价才5万元,特锐高达14万元。


第一次造车的铁牛集团就尝到“拿来主义”的美味,2007年3月出钱收购了江南汽车,终于拿到了汽车准生证,顺便复产了停产半年的江南奥拓。

这时候的众泰将“拿来主义”贯彻到底,计划在2008年实现年产销轿车2万辆,2010年实现年产销5万台轿车的规模,再过几年达到30万辆。

也是2008年,众泰换了全新的品牌标志,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Z”。

21世纪10年代,众泰不断推出“2008升级版”5008、“祖国版菲亚特Multiplan”梦迪博朗、“祖国版菲亚特派力奥”朗朗、“祖国版菲亚特西耶那”朗俊。


▲众泰梦迪博朗

不到10年,众泰完成了从SUV到两厢车、轿车、MPV多款车型的产品线覆盖,2013年销量突破13.4万辆,相比2012年增长40%,形势看着是一片大好。

“真正”的新能源领军者

除了在燃油车这么猛的布局,众泰或许是离决策部门近一点,知道接下来的政策走向,早早对新能源就有了发展的念头。

2008年6月,众泰成为第一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纯电动整车领域发明专利的车企,11月获得国家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销售的第一张许可证。

2009年2月,2008EV成为中国第一辆正式挂牌上路的纯电动汽车,“浙Ao2279H”被誉为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第一牌,这辆车如今被浙商博物馆收藏。


2010年1月,众泰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纯电动汽车批量试运行的汽车企业;同年7月,再成为中国第一家面向个人终端销售的纯电动汽车品牌。

这么多第一,要说新能源真正的领军者,必须还得是众泰。

众泰的动作快是快,但他们没有很积极地对待,一直用几款小车撑场面,后继也见不到有突破性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问世。

2018年的补贴全面退坡,续航仅有100多公里的众泰新能源达不到补贴要求,全年亏损4.9亿元。2019年10月,电池供应商比克动力起诉众泰,声称欠款达到6.21亿元。


至于2018年成立的众泰福特,当时说的是2019年9月投产新车,别说2020年没有结果,一位内部人员表示双方合资的研究院基本沦为摆设。

不难发现,众泰几乎是最了解国人需求、最懂大风往哪边吹的车企,连大众也要向他们学习。

造车称得上第一批,SUV同样是自主品牌的第一批,新能源毋庸置疑的第一批,明明每次抢占了先机,三分钟一过歇菜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赶在市场变得成熟之前,不需要太高技术的时候,赶着风口赚了一波热钱,随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再遇见别的风口再赚一波热钱,应该说是非常“聪明”,市场嗅觉极为敏感的一家企业。

当然,至于他们赚来的钱怎么花不清楚,反正不是投入研发就对了,连一款满足国六排放的车型也没有,所以这么多年下来,真正落地拿得出手的技术没有,除了用皮尺量别人家的车身。


十年如一的“拿来主义”

当然众泰的大火是2015年-2017年这段时间,这是SUV爆发的黄金时期,只要是一款外观过得去、配置和空间到位、价格实惠的自主SUV,每个月总有不少人愿意买单。

众泰抓住了一部分人的买车心理,他们无非图的是大气上档次,每一款新车干脆用了德系车的外壳——T600长得像途锐,SR7长得像Q3,SR9妥妥的保时捷Macan。


十几年前刚起步抄袭也就罢了,到现在2020年,同一批次的自主品牌都有独立的设计语言,三大件日益成熟,开始有正向研发的实力。

众泰倒好,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忘初心,坚持“拿来主义”。

只是这风评无论有多惨,买单的大有人在,2015年-2017年销量分别为22万辆、33万辆和32万辆,一度进入自主品牌的销量前十。

说句真的,如果不是像吉利、长城、长安、传祺争一口气,坚持造一辆内外兼修的好车,众泰依然有机会凭借一副“大气”的长相成功的。


众泰自己也没有料到,别的自主品牌进步这么大,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对手和环境全在改变,自己却停留在十几年前。

当市场开始自我调节时,最先淘汰的就是众泰这些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

2018年全年销量为23.4万辆,同比下降26.23%;2019年销量为15.3万辆,同比下滑40.1%;2020年前五个月销量仅有3573辆,同比暴跌96%。

很关键的一项原因是,2019年7月开始,全国一些重要省份和城市实行国六排放,众泰到今天也没有一款满足要求的新车,导致在广东、重庆、河南这些大份额的地区无车可卖。

以至于众泰的湖南基地直接在今年5月29日发布通知,由于车市下行和疫情影响,全体员工放假到明年6月30日。


盲目扩张

都变成这样了,铁牛集团再站出来辟谣"没有破产"就很难有说服力。

据官网介绍,整车业务占铁牛集团近7成业务,2019年实现营收82.56亿元,同比下滑37.29%;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滑160.44%,这是铁牛集团第一次有亏损。

到2020年,铁牛集团总资产为479.55亿元,总负债313.84亿元,净资产165.7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5.44%。借壳上市的众泰汽车股价同比暴跌90%,被贴上“退市风险警示”。

有时候挺好奇众泰到底是怎么混到今天的?是消费者傻吗?或许有一部分真的是没有判断能力,冲着这车的外观就买单了。


另一方面,众泰和政府走得很近是不争的事实。

2019年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2018年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名单”,众泰是其中之一。你认为这是一家纯抄袭的投机分子,在专家眼中却是创新领军者。

这是浙江省第二次评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众泰是两年以来第一家获评的汽车企业,同省的吉利却连续两年榜上无名。

上榜的好处是有30亿元的资金注入,至于众泰是怎么评选,吉利是怎么落选的,除非一些人下台,不然是没办法知道真相的。

再有众泰很清楚怎么画大饼忽悠地方政府。

在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众泰在全国各地建厂,不排除有一些是出于供应需要,但有一些纯粹是为了吃政府红利。

他们知道一些地方政府喜欢汽车行业,毕竟是一项瞩目的政绩,有利于提高税收,拉动当地工业的整体水平。所以有些政府为了引进整车,宁愿贴钱为众泰建厂。


比如众泰的广西贵港基地,项目总投资92亿元,一期投资62亿元,政府担保提供低息贷款46个亿,整个项目众泰几乎没花一分自有资金。

即使没有赚到钱,政府也不愿意看到辛辛苦苦完成的指标有一丝纰漏,不然对未来的个人发展有影响。

众泰在2017年2月借壳上市时,披露的交易草案显示,预计拥有永康基地产能20万辆、江苏金坛基地产能20万辆、杭州临安基地产能10万辆、湖北襄阳基地产能20万辆、湖南长沙基地产能8万辆、湘潭基地产能10万辆和山东临沂基地产能10万辆。

之后新增了年产10万辆的重庆基地、福特众泰的浙江金华基地产能10万辆和广西贵港基地年产20万辆。

但问题是,众泰的销量纪录是2016年的33万辆,这么盲目有目的扩张结果是产能利用率不到25%,今年是一些工厂都处于停产状态,暂时没有复工复产的计划。

不排除有一种可能,众泰玩的就是画大饼赚钱,建一堆工厂,开发布会表示以后推出很多款新车,2020年投放10款新能源汽车,这么有前景的上市公司,投资人赶快来投资吧。


最终归宿

有一说一,众泰这家企业的眼光和执行力很好很快,也积极迎合市场需求。

该造车就引进生产线,该造SUV立刻有好几款车型,该冲高有君马、汉龙这些高端品牌,该新能源早早就瞄准了城市代步车,完全没有国企的拖延,也没有民企的资金难问题。

唯独没有在研发下功夫,把所有的巧劲都使在投机上面,这居然是他们唯一的强项。

可惜了众泰的资源这么好,如果早期完成了资本积累,之后走上认真造车的道路,说不准在今天也是百万级规模的企业。


结果是隔一段时间火一次,谁知道国六排放一实施,接着碰上车市下行和疫情影响,众泰也有陷入恶性循环的一天,现金流一断,要怎么投机就很难了。

现在的众泰也知道卖车不容易,几款新车的外观不再是抄袭模仿,却没有脱离小作坊的气息,和同价位的自主品牌相比没有竞争力,加上口碑这么惨,众泰要咸鱼翻身得花不小的力气。

事到如今,众泰乃至铁牛集团的倒闭可能仅仅是时间问题,最后就变成一张新势力垂涎的准生证了。

-----------------------------------------------------------

已经有数十万爱车的伙伴集聚在此想懂车就加入我们吧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车辙(直接输入车辙或长按复制微信号cartracks)等你!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9.2万关注 | 2530作品
+ 关注
如果你喜欢汽车,也爱旅行,那我们就是朋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