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正在复制手机奇迹——除苹果外,洋品牌在中国全线溃败

在不远的未来,或许我们也能像手机一样,再一次在电动汽车领域,见证中国制造的下一个奇迹——除了特斯拉,其他电动汽车的外国品牌或将在中国全线溃败。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全面崛起


2021年2月1日,蔚来、小鹏率先发布了1月销量的战报,令人震惊的是,这两家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均再创历史新高。以往在电动汽车市场,我们熟悉的是年初低开,年底高开的增长曲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抢补贴,电动车企要赶在12月完成一批车辆的上牌,使得新能源补贴利润固化下来;二是清库存,将大量产品销售给B端出行公司,这样会让年终的财报显得更加好看。在这样的操作之下,通常1月的交付数据远不及12月的好看。

 

而蔚来和小鹏的交付数据则是在12月完美收官之后,1月继续大幅增长,堪称火上浇油式的持续爆发。

 



蔚来在2021年1月总交付新车7225辆。其中,ES8有1600 辆、ES6有2720 辆、EC6有2845辆。不仅总交付量上有所增长,三大车型也呈均衡式上涨,从交付数据可以看到蔚来并未受到Model Y降价的影响, 蔚来ES6、EC6作为“双打”Model Y的核心竞品,交付量超过5500辆,而售价更贵的ES8也以1600辆的数字,创下改款以来的交付新高。

 




小鹏汽车在2021年1月也终于一改之前增长停滞的颓势,小鹏汽车1月份总交付6015台,其中P7交付3710台(同比增长118%),G3交付2305台(同比增长470%)。现在影响蔚来和小鹏交付量的可能并不是订单数量,而是新势力尚未发育完全的产能,据业内人士分析,蔚来7225和小鹏的6015均已接近其产能的上限。

 

包括广汽埃安也在官微宣布,一月销量7356台,同比增长145%,创同期历史新高。


洋品牌在电动时代魅力全无

 

与自主品牌销量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电动洋品牌的跌跌不休,首先是在价格上,宝马iX3面对Model X和蔚来ES6、EC6的双重夹击,只能以官方降价7万元的方式来回应;而奔驰EQC和奥迪e-tron在终端早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实际成交价格进入30多万元的区间。然而BBA电动汽车的价格下来了销量却上不去,上述车型虽然暂时尚未公布1月的销量,但由终端价格快速下降的趋势来看,BBA们已经无法忍受长期的销量低迷。





在2021年1月一汽-大众的ID.4 CROZZ和上汽-大众的 ID.4 X分别公布了正式售价,在自主品牌的压力之下,南北大众对于ID.4的定价相对于其油车,以主力车型售价不超过25万元,顶配车型不超过28万元的价格入市,显得厚道许多。然而ID.4作为大众投入巨资研发,最新一代MEB平台在中国市场的首发车型,却并不比自主品牌在性能、续航里程、智能化等方面拥有更多优势,反而ID.4因其采用落后的后轮鼓刹、装配84度电池导致车重超过2吨等问题广受网友诟病。

 

ID.4虽然还未正式开售,但相对于自主品牌生产的电动汽车,在性能、智能方面已经全面落后,其四驱零百加速仅为6.2秒,与ID.4售价接近的比亚迪汉零百加速则为3.9秒;智能化方面ID.4也只能实现L2级辅助驾驶,与蔚来、小鹏当前采用高精地图的高级辅助驾驶还相差较远。

 

至于其他即将上市的电动洋品牌,奔驰EQA继续油改电;奥迪近期即将完成e-tron国产化,但这款车还是e-torn;至于合资时代占据燃油车较大市场份额的日系品牌,至今尚未有明确的电动汽车发布计划。燃油车时代相对小众的韩系、法系,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切换中,也只见发布计划,不见产品上市。



 

电动洋品牌表现相对较好的只有美系品牌,福特野马或许尚有与自主品牌一较短长的实力,但其糟糕的“指牛为马”公关行动,却使这款车未上市,先伤人,不尊重中国消费者的汽车品牌,必然不会赢得更好的市场表现。


电动洋品牌将何去何从?

 

电动时代造车技术扁平化,以往由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汽车三大件构成的技术壁垒,技术扁平化的电机、电控、电池所替代,洋品牌在汽车技术积累的百年功底,将被自主品牌一朝破功。而未来的电动汽车,将完全复制手机发展的轨迹,彻底从功能车发展成为智能车,而围绕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连接的三智将成为智能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及护城河。



在功能手机时代欧洲、日本的品牌群星闪耀,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京瓷、NOKIA都是由电信技术起家,构建了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以及专利壁垒。但随着智能机时代不可逆转地到来,这些强大的功能机厂商在技术趋势快速的变化之下,在消费者偏好快速迁移之下,他们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只能接受被市场淘汰出清的命运。



 

今天的汽车洋品牌在电动时代对技术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迁移的把控,并不比当年面临时局巨变的手机洋品牌先进多少。保守的产品设定、冗长的研发流程,使得大象转身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得更慢。甚至我们无法想到,当年基于纯电平台,率先推出i3、i8电动汽车的宝马,至今却走回了油改电的老路,用一个四合一的动力平台生产iX3。当年的先锋少年现在变得迟钝臃肿,而其积累的电动技术与品牌资产,在电动时代真正到来之际并不能产生一丝波澜。

 

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收紧,洋品牌在燃油车上赚取的巨额利润,将有可能以碳积分的方式向自主品牌进行转移。在利润下滑,电动市场迟迟不能打开的趋势之下,汽车洋品牌或将走向落幕。曾经手机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大溃败,极有可能在汽车行业再度上演,而我们则将彻底进入中美博弈智能车时代。今天的我们是如何接受的华为与小米,或许明天我们就是怎样接受的蔚来和小鹏。

 

我们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


作者:创看电动 Joe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7关注 | 71作品
+ 关注
专注数字化时代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发展,用独特视角洞见汽车+数字化领域的创新成果及趋势,分享专业知识与行业前沿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