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狂欢时代





新能源的春天将会是比亚迪的春天



出品 | 破浪图文组

文 | 章丽娟

编辑 | 袁桂远


“为什么会叫比亚迪?”


这是腾讯新闻今年推出的一档企业家随访式对谈节目《酌见》中俞敏洪在最后问比亚迪的创始人和总裁王传福的话。令我印象的是王传福的真诚的回答,他说当时只是因为这三个字比较怪,注册公司比较容易通过,就采用了“比亚迪”这个名字。


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在深圳创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是王传福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的起点,时过境迁,如今的比亚迪已经从一家电池生产商发展成了汽车领域的佼佼者,还是新能源汽车的龙头股,刻在其品牌车型上的BYD,也已经有了新的寓意:Build Your Dreams。王传福也坦诚地说这是企业规模做大后的文化包装,当时的他一心只把心思放在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上。




理工科出身的王传福是比亚迪的总工程师,一个沉迷于实验室的技术派,在他的带领下,比亚迪已经发展成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在2020年一跃成为中国市值第一车企的比亚迪,每年申请专利超千项,此外,比亚迪的数码产品组装、光伏云轨等产业也为它盈利不少。在近期公布的胡润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比亚迪以315亿品牌价值连续三年位列汽车板块第一。




比亚迪的成就自不必多说,相比于这些,去到比亚迪的总部,参观比亚迪的工厂车间,走进比亚迪的六角大楼,去见识了比亚迪这些年闷声干的实事,比一切都来的真实。只有真正站在了比亚迪那堵用专利铺就的墙下面,才会读懂“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六个大字的内涵。




在如今大国外交关系紧张的时局下,在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国产化替代浪潮的冲击下,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比亚迪正在得到时代的回馈。


以“技”服人


现在看来,比亚迪在新能源上的战略规划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从安徽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之所以十多年来能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并将其深深烙在了比亚迪的“基因”里,是因为他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在诸多领域都面临着“卡脖子”问题,而那会极大地限制中国产业的发展。


从一个门外汉到新能源的领导者,比亚迪虽然这些年坚持正向研发,已经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目前为止,它是唯一一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且拥有生产纯电动汽车的e平台和生产插混专用的DM平台。




2020年3月底研发的刀片电池,对业界具有革命性创新意义,其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解决了电车一大痛点。自主研发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在动力方面也毫不逊色。


电控方面,比亚迪作为国内唯一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并实现量产的车企,关键指标均达全球领先水平。完全自主研发的DM-i超级混动搭载超级电混系统具备快、省、静、顺、绿等多重优势,且已经搭载在秦、宋等车型上,不出意外,又要在市场上掀起一股热潮。




在智能驾驶辅助上,比亚迪低调但不含糊,先人一步推出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针对其王朝系列汽车开发了业内领先及开放的DiLink 系统,为人们的智慧车出行赋能。据最新消息,比亚迪在今年3月还完成了对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的战略投资,加速攻坚和布局智能驾驶前沿技术,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与量产落地。


非常值得认可的一点是,比亚迪始终把安全技术放在第一位。在比亚迪此次举办的“千锤百炼——比亚迪品质之旅”的活动中,我们参观了斥巨资建造的整车碰撞实验室。




在这里,每天都会进行2-3场碰撞测试,堆积在场外的报废车辆更是如“汽车坟场”一般。在碰撞测试中,比亚迪采用了远高于行业标准的假人数量,不同年龄、性别完备的假人家族会按时上岗,最大限度还原碰撞的真实性,产生的数据更能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此外,我们也了解了市场上热销的“汉”,是经过怎样严苛极端的环境测试才进入到千家万户。技术需要沉淀,品质需要淬炼,匠人精神同样需要尊重,在比亚迪的展厅里面,放着很多每年评选出来的“金徽工匠”和“银徽工匠”,把他们当做金字招牌,这是一个崇尚技术的企业让人真正肃然起敬的地方。


以“链”进击


大家提到特斯拉,都有种“狼来了”的恐惧,但是相比于有着完整产业链的比亚迪来说,跑的快可不代表着跑得远。


危难时刻见真章,比亚迪在去年的新冠病毒的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了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日产量最高达1亿只,到如今,工厂仍然在以每天口罩500万枚,消毒液30万瓶的产量向外输出。在那些口罩比茅台都难买的时刻,比亚迪相当于帮中国和全世界撕开了一个口子,从没有口罩生产线到最终成为世界最大口罩生产商,比亚迪几乎“随心所欲”的生产制造能力令人刮目相看,灵活跨界的背后是其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威力。




对于比亚迪而言,汽车行业只是他的产业链条之一。其在制造业的涉猎十分广泛,公司业务涵盖了电池、IT、汽车、轨道等多个方面,是一个近乎是一个全能型企业。正如王传福说的那样,“我们什么都可以造,手机也可以。”




比亚迪作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扛把子,走的是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路线,其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控、电机完全靠自主生产,在智能辅助驾驶和车联网上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虽然与行业最顶级的技术还有差距,但是至少可以尽量避免被供应商“卡脖子”。


除了核心的三电技术,华为一样有忧患意识的比亚迪还及早布局了芯片。由于车规级芯片存在研发周期长、创业门槛高的特性,许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这一赚钱慢的行业。注重打造完整产业链的比亚迪一开始就很注重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的研发,去打破海外垄断。




IGBT芯片,是一种功率器件,主要用于将直流电压逆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以提高用电效率和节能效果,是能源转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在整个电动车上,只要用到电的地方,都得有IGBT 芯片,包括电机、车载空调、电池管理系统、车身充电系统、汽车转向系统、充电桩等等。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缺“芯”潮中,比亚迪也是少数几家得以充分自给,还有余量外供的车企。此外,完全自主化的生产和完整的产业链也使得比亚迪在成本方面能够有更好的控制,国人也可以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比亚迪才能得到奔驰和丰田两大巨头车企的青睐。比亚迪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国忠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与奔驰和丰田的合作上,对方更看重的是“三电技术”与“e平台”的推广,比亚迪无论是在集成化、能量密度、轻量化,还是上下游打通方面都具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比亚迪在原材料的控制上也拥有很大的主动权,包括锂矿的合作、投资与收购,在成本上同样具有优势。”


从现在回望过去,比亚迪坚持在电系统、半导体等核心零部件领域耕耘的战略没有错,随着新能源汽车深入发展,比亚迪凭借着多年的技术沉淀,自主、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会愈发明显,而且目前来看,比亚迪有望成为电动车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0年,比亚迪分拆其半导体业务为独立子公司,“弗迪系”已完成注册,并完成了两轮战略投资,第二轮战投完成后估值已达 102 亿元。分拆上市后,将提升比亚迪半导体业务运营的灵活度,有助于半导体业务拓展客户。加速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外供步伐。


以“电”致远未来


在《酌见》的访谈中,俞敏洪将BYD,引申为Beyond,可以说十分恰当了,“超越”是比亚迪一直在干的事,55岁的王传福依然将60%以上的经历花费在产业和技术上,而不是企业管理上,他说现在把企业做大做好的动力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中国人争一个面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亚迪不仅仅是一个领域的领头羊,而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国家品牌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其他车企扳手腕,在整车领域,比亚迪必然要对抗行业龙头特斯拉,虽然在专利技术和成本优势略有优势,但是在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这也是比亚迪不敢停歇,坚持进取向前的原因之一。




倾注了比亚迪许多心血的汉EV,自上市以来一直广受好评,销量数月破万,一度攻破了BBA豪华品牌的围堵,然而与特斯拉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新能源的赛道还在铺设,比亚迪对未来的期待大于现在。


在我看来,新能源车的春天将会是比亚迪的春天。


新能源车的发展潜力全市场的人都明白,随着这个市场越来越广阔,越有利于比亚迪这样掌握了大量关键技术的头部厂商的发展,比亚迪可以利用e平台的开放性,对全行业的友商进行技术输出,打破了各个厂商之间的技术壁垒,尽可能地降低整个行业的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壮大这个市场。


现实是骨感的,尽管比亚迪的新能源之路已经铺好了沙子,但并不代表这一路都会顺风顺水,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比亚迪的劲敌怎会善罢甘休。整车业务上,前有特斯拉,后有蔚来、小鹏、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虎视眈眈;发展潜力巨大的电池业务又要对抗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而且,越来越多的传统大型车企、互联网公司甚至地产公司,都在挤进这个赛道,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比亚迪的优势会不会变成劣势?这实在是一个我暂时回答不了的问题。




而且,一直以“理工男”形象示人的比亚迪,埋头研发技术,都忘了“捯饬”下自己,在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方面劣势明显,虽然已经换标,也任用了一批年轻的营销人员,但是对年轻人和女性等用户群体的吸引力还稍有不足。尤其在新造车群魔乱舞的年代,其缺点暴露得更加明显,在这个营销讲创新的时代,技术宅的光环黯淡无光,像对待技术那样对待传播,比亚迪的未来一定不远。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比亚迪也已经迭代进化,最近一系列的汉唐国风传播“操作”,颇为精彩。


不管你是否承认,新能源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身边拥有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茶余饭后,新能源话题作为谈资,甚浓。


不管你是否承认,属于比亚迪的狂欢时代也已经开启,它将是往后十年,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风向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409关注 | 1103作品
+ 关注
《车谈会》创始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