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赌上声誉的小米汽车你怎么看?看看这7位“同路人”怎么说

作者:电动知士 大雨


小米造车,靴子落地!

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的下半场,正式宣布了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立项。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金。雷军认为,小米造车的优势在于:


1、1080亿的现金储备,全资自己造车。

2、完善的智能化生态。

3、小米团队的决心和米粉的支持。



那外界是如何看待小米汽车的?在发布会结束后,我采访了身边汽车圈、数码圈的一些朋友。他们有来自造车新势力、传统主机厂的资深专家,也有在科技行业、数码行业耕耘多年的创业者,作为从业者,作为“”同路人”,他们的观点很有意思。

由于以下采访主要是个人观点的输出,不代表其就职的公司,为了保护大家的隐私,这里隐去了他们姓名。


采访对象一:新势力三强资深总监

小米的优势: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帮助小米在初期打开市场,小米有丰富的软件、硬件开发经验,智能生态的运营经验,以及很强的软硬件整合能力。小米在手机和数码行业积累的工业设计、品控、供应链的管理方法,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虽然手机和汽车的供应链不同,但是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鉴的。

雷军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是小米的另一大优势,能更好的吸纳人才,很多时候一个品牌的成功与创始人的性格和能力息息相关。雷军的多次创业经历,会让他在造车这件事上也处于一种相对优势。

小米对中国年轻消费者的了解,用户数据的挖掘和积累,是很多传统汽车品牌没有的。


小米的困难:作为新人,小米如何有能力预见性规划未来数年的产品。汽车的周期与手机不同,时间更长,小米缺少汽车行业的经验。这一点是很多传统汽车大厂的优势,比如德系在平台化和架构体系上非常完善。

汽车供应链的管理和成本议价能力,汽车供应链更复杂,数量级更大,包括质检和QC体系跟手机行业是不同的,都需要重新建立。

渠道建设和服务体系。开店这个事,是目前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都在争夺的市场,感觉小米应该不会用现成的渠道,数码专卖店的调性和规模都跟汽车相差太多。

智能汽车的销售和服务、运营人才稀缺,传统4S的营销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智能化汽车,这个领域的人才很少,很多企业都是自己培养,需要时间摸索。

小米汽车的品牌向上问题,小米这么多年,依然没有摆脱“廉价”这个印象,他的产品很好但是大家习惯小米就是性价比的产品。如果小米坚定做“国民车”还好,但如果想做高端车,或者议价度高一点的车,会面临挑战。


是否看好小米:

个人非常高兴的是: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汽车人,看到这么多国内企业,例如:蔚来、理想和小鹏在汽车行业开始扎根。包括一些新的企业,像小米这样也选择进军汽车制造业。也相信中国企业在未来的5-10年里,真正有机会实现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这已不仅仅是能源方式的问题,而是整个汽车生态和驾驶形式发生了改变,这个赛道模式已经不可逆转,在这个赛道里我们才有机会赶超原来的先进车企。而中国的政策、市场经济环境也欢迎这种新品牌的进入。


采访对象二:通讯世界全媒体总编辑

小米的优势:小米的优势是营销和包装能力,善于借势,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科技型企业。所以在品牌和市场宣传上有很大优势。

小米的困难:小米在研发上投入一直不多,无论是手机还是智能硬件,他更擅长组合市场资源,拿到别人没看到的一些低价值区间,把这些东西整合再做造势,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但是在汽车这个领域,传统巨头和新进入的企业非常多,汽车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还是一个很高的行业。 未来的电动汽车应该跟现有的油车有很大的区别,就跟当年苹果手机颠覆功能机一样,从生态和使用的各个方面都会有一个颠覆,如果小米不解决创造和创新的问题,而是跟着别人的后面靠造势和整合资源来造车,我并不看好。


是否看好小米:

整体上不看好小米造车,听说会以代工的方式,就是一个壳子加上小米品牌和智能化的那套东西,通过造势的方式来造车,那我为什么要选择你呢?毕竟汽车不是手机,初期体验不好,消费者更换的成本相对低,或者用发烧友的方式,用性价比来做。但是汽车涉及的方面太多,比如安全等等,你很难用性价比的方式去操作。

但小米毕竟在营销上非常擅长,所以有可能会一些新势力品牌造成威胁。


采访对象三:传统品牌-造车新势力 “张曼玉”

小米的优势:与非汽车背景的新势力品牌比,有资金的优势。和传统主机厂比,有用户和品牌的优势,甚至有用户的迁移能力与潜力。

小米的困难:困难非常多,人才、供应链整合,产品研发和制造,以及最后的交付环节,这些都是强经验导向,小米这方面的经验是0。


是否看好小米:

个人还是看好的,虽然困难重重。首先新能源市场份额只有5%,在达到15%之前,都会是快速增长期。如果小米的产品能够在这个时间节点前进入,还是有机会的。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成熟,前面提到的困难,虽然都会经历,但都不是卡脖子的问题。 真正的关键点是软件能力、用户体验能力和品牌能力,小米在这些方面都有机会。因为雷军这个人,以及他在行业的影响力,所以也会看好小米。

但中国的创业者喜欢从商业角度创业,很多并没有大的创新,只是对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而已,比如滴滴就是一个例子,他并没有创造一个新的行业,只是重新对出租车市场做了利益再分配。所以小米需要放弃“商人属性”,做真正有意义的汽车创新,例如做汽车的芯片。


采访对象四:20年科技媒体人,创业者

小米的优势:人才吸引力,雷军是中国科技产业的创业导师,自己也连续创业成功。小米有强大的朋友圈资源,会吸引更多的高手加盟。资金优势,有底气砸钱;技术优势,未来的汽车行业,一定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竞争,小米有技术储备,并且有能力整合资源。生态,完善的智能生态链;品牌,小米11年,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粉丝和受众忠诚度高,小米用户有过渡到车的潜力。

小米的困难:对手强大,传统主机厂和新势力都已经逐步站稳脚跟。品牌如何向上,虽然推出了万元手机,并且改变了LOGO形象,但在汽车领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是否看好小米:

整体看好小米,有钱、有资源和人才,品牌有聚合力。雷军都押上了自己所有的荣誉,我们有何理由不期待?


采访对象五:知名电动车论坛版主

小米的优势:小米在智能化的前景比华为更好。自动驾驶方面,除了特斯拉,其实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都有机会追上。但是小米在交互、软件、智能车机和智能生态上耕耘已经很久了,这是汽车企业短期内很难有的。

小米的困难:老板,跟新势力一样,老板不懂车,会是个很大困难。尤其在产品细节方面,这些都不如传统车企。


采访对象六:新势力车企 营销专家

翻看小米的财报发现:2020年研发投入93亿,仅占总营收的3.78%。与华为长期10-15%的研发投入相比,小米并不算一个“重研发”的公司,作为后来者如何迎头赶上呢?

估计小米会做紧凑级的轿车,或者Cross over,时间决定他是否对其他人构成威胁。技术其实好解决,新势力也解决了,难得是产品定位。



采访对象七: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 产品专家

智能汽车的未来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小米在智能座舱这块前景很好。对于传统汽车行业的威胁,短期内很低。因为传统车企的产品会更均衡,消费者选购汽车产品时,会考虑的比较周全。在安全、售后、产品质量等方面,传统车企有很大优势。 小米对于造车新势力,尤其是强调智能化属性的新势力,可能会带来威胁。



从大家的反馈来看,多数同路人都欢迎小米入局。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小米尊重汽车产品的规律,真心实意为中国的汽车事业投入,所有人都会乐见其成。


雷军今年51岁,如果从金山时代算起,创业已23年!

雷军说:小米汽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听起来有些悲壮!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何况雷军还是在当打之年。

时间会是最好的见证人,小米汽车何去何从,5年后我们再来评判!


点击进入 小米正式官宣造车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2万关注 | 5802作品
+ 关注
「智能电动」新认知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8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