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会成为中国汽车的阿喀琉斯之踵吗?

阿喀琉斯,是凡人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爱子。

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阿喀琉斯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在全身留下了唯一一处“死穴”。

阿喀琉斯在奥德修斯的诱导下参加特洛伊战争,在战斗中杀敌无数,数次使希腊军反败为胜,后来因与阿波罗交恶被阿波罗用神箭射中脚踵而死。

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缺“芯”之痛

早在去年底,有消息指出,中国销量最高的两家车企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因为包括汽车芯片在内的电子元件等核心零部件的短缺,部分工厂和个别车型调整了生产计划,降低生产班次或者短期内暂停生产。

本田汽车上周表示,由于多个供应链问题,将把北美部分工厂的停产时间延长一周。此前该公司宣布这些工厂将停产一周,原因是“受新冠疫情、港口拥堵、芯片短缺和过去几周的严寒天气影响”。

近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由于半导体短缺,蔚来汽车决定从3月29日起停产5天。蔚来汽车的股价在停产消息发布后,应声下跌。

路透社3月30日消息,受芯片短缺影响,现代汽车计划于4月5日至13日,暂停其在韩国蔚山第一工厂的生产。该工厂每年生产31.1万辆汽车,其中包括Kona Electric和Ioniq 5。

不止本田、蔚来,今年以来,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福特、通用、沃尔沃等汽车企业都因芯片短缺出现过短暂停产。

有专家预计,今年全球汽车行业将因缺“芯”问题遭受6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64亿元的损失。

“芯”有多重要?

汽车芯片是车规级芯片的通俗叫法,在现代化的汽车产品上,汽车芯片相当于“大脑”,一辆普通汽车至少安装40种芯片,高端车型要装150多种芯片。

从分类上来看,汽车芯片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负责算力的控制芯片,也就是处理器和控制器芯片,如发动机、底盘和车身控制,以及中控、辅助驾驶(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等;

二是负责功率转换的IGBT功率芯片,一般应用于电动车的电源和接口;

三是传感器芯片,主要用于各种雷达、气囊、胎压监测。

另外,汽车芯片也可以分为主控芯片、功能芯片、功率芯片和传感器芯片。

在电控汽车时代,芯片早已成为汽车的“决策大脑”以及“遍布全车的神经系统”。

比如,在纯机械发动机时代,发动机的进排气时机、气门开闭时长完全由凸轮轴和凸轮决定,当发动机被制造出来,其进排气也就固定了。而当发动机进入电控时代,通过电脑智能调节气门开闭时机和时长,有意将进气门延迟关闭,排气门提前开启,让进排气更加充分,提升性能;如果缺少芯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油耗和排放控制的缺失。

目前扼住车企咽喉的是应用于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中的MCU(微控制单元)和ECU中的MCU,需要用8英寸晶圆打造。

ESP是汽车主要安全系统的一部分,是ABS防抱死系统的延伸,上个世纪80年代,ABS还是豪华车的配置,而随着ESP的量产推广,它已成为汽车最基础的安全配置;ECU则是涵盖了诸如调整车窗、座椅、灯光等功能,在如今的中高端车型上,这两类芯片必不可少。

随着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搭载的芯片越来越多,对智能性的要求也在提高,此前需靠驾驶员判断的东西现在慢慢交给芯片,这样汽车对芯片的使用量就会越来越多,并且对芯片的算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有明白人说了:

半导体和软件才是汽车的未来。

何以缺“芯”?

有人认为,汽车缺“芯”,是别人故意卡我们的脖子。

其实,你想多了。

2021年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50.3万辆和145.5万辆,环比下降37.1%和41.9%。

汽车产销环比下降,芯片短缺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是什么引发了芯片短缺呢?

第一、全球半导体的制造生产线产能紧张。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应用,芯片的应用比传统的燃油车都成倍增加。同时,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也是芯片的主要增长点。

第二,新冠疫情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去年一季度因芯片的需求骤减,车企包括零部件企业都在撤销汽车芯片的订单,后来,中国汽车市场快速恢复,芯片需求骤增,车用芯片不紧张才怪呢。

第三、消费电子企业的超期囤货加剧了汽车芯片的紧张。手机等企业大量囤积芯片,挤占了去年的芯片产量。

第四、汽车行业恐慌性的囤货,加剧了芯片短缺的情况。在芯片的供应缺口和恢复周期等信息不清晰情况下,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有点自已吓自己的味道。

打造中国“芯”

虽然汽车芯片市场所占比例较小,但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升级,芯片将会像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发动机一样,成为汽车产业的“命门”。

资料显示,国内汽车芯片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芯片产业规模只占全球比例大约5%,远低于国内汽车产业规模占据全球比例33%的份额。

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表示,国内能做车规级芯片的工厂本来就很少,虽然中芯国际也有8英寸的产能,但是制造技术还没能达到车规级要求。

因此,国产替代“短期内不现实”。

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汽车芯片供应问题研讨会,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指出: 

一要客观全面认识当前形势,近期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既是全球共性问题,也反映出我国自主供给能力不足的深层次矛盾,要加强分析研判、认真研究解决。

二要着眼当前供应问题,加强各方协同联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现有产能资源潜力,优化车型排产计划,努力保障产业平稳健康运行。

三要加紧长远战略布局,统筹传统车用芯片以及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强化应用牵引、整机带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技术标准规范,提升测试验证能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可不:

首先资本市场有了反应,3月29日,半导体板块整体处于震荡走势,截至午间收盘,金安国纪涨停,国民技术、宏达电子、恒玄科技等多股纷纷跟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6关注 | 88作品
+ 关注
《汽车导报》创刊于1994年,最有代表性的专业类汽车杂志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