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汽车热议 | 第45期:「跳车」事件后,如何让安全不再偏航?

「知乎汽车热议」,每期为你推荐值得关注的优质汽车内容,让编辑部小郭带你发现更大的汽车世界。

热议话题

#杭州网约车女乘客「跳车」事件

又是一起因「恐慌心理」导致的「跳车」事件,幸运的是,本事件中的高女士活了下来。

6月12日,杭州的高女士打了一辆首汽约车,途中她认为司机企图跟她搭讪,且两次更改路线。高女士越想越怕选择了跳车,导致左臂骨折。6月19日,首汽约车回应称该事件系司乘沟通不畅引起乘客误解所致。6月20日,高女士通过微博再次发声明称,自己打开车门后,车内已有提示音司机却仍未停车,且首汽约车的情况说明与事实有五点不符合。

6 月 21 日,富阳区网约车事件联合调查处置组公布了这起事件的调查结果:

因司机未按导航行驶,乘客产生恐慌心理跳车,未发现司机有违法犯罪行为,交通部门将对司机和首汽约车平台进行处理。

这件事在知乎引起广泛讨论,大多数知友都表达了对高女士的谴责,并为司机鸣不平。

在这类观点中,@荔枝与辣白菜 认为:

当时无论怎么做,都是民事纠纷;

但是事后不能编造事实带节奏,

把一小事演变成社会事件,

让司机社死和挑动两性对立。

首先,网约车的安全性究竟如何?

@缘辰 的观点源自数据支持:

「必须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网约车的安全性远远高于出租车阶段。」去年全年,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揭示了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数据显示,网约车司机万人案发率为0.048,传统出租车万人案发率为0.627,是网约车的13倍。

「现代社会,正规公司的正规网约车,出问题的概率都非常之小。因为犯罪者不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真相大白后,反思调查结果,以后若出现类似情景,怎样才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站在司机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浅蓝色 结合这次官方通告和之前的双方各执一词,认为:

「是谁说谎已经很明白了」,不过他还是看到了司机的违规:经调查,公安机关未发现网约车司机张某法涉嫌刑事犯罪或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该网约车驾驶员的行为违反《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项规定,交通部门将依法依规对网约车司机和首汽约车平台进行处理。 

并找出了具体法规:

第三十七条 驾驶员在从事网约出租车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约车成功后主动与乘客联系,确认上车时间、地点等信息;

(二)根据网络平台规划线路或者乘客意愿选择合理路线,不得绕道行驶;

「司机有错吗?有,他的错就是不知道乘客的精神状态的情况下,重新规划了一段路线,如果知道乘客处于这种不理智的偏执状态,他肯定让干啥就干啥,逆行闯红灯也无所谓,不就是扣分罚款吗?」

因此「建议司机师傅们以后老老实实按导航吧,碰到导航有问题需要更改路线的情况,要耐心和乘客解释缘由」。

站在乘客的角度,怎样才是理性的方式?

@大橘为重 直言,如果乘客实在无法摆脱「担心司机要图谋不轨」的念头,那么「第一选择也绝不是跳车,而是报警」。「遇到危险,或者自己臆想要遇到危险了,如果有机会,请第一时间报警」。

如果在紧急且慌乱的情况下无法解锁手机,他也po出了用手机报警的方法:

大拇指连续点击电源键5次,SOS界面过3秒后,就会出现紧急呼叫界面,第一个号码是110,第二个号码是119,第三个号码是120,直接点击即可拨出。(这里指华为和荣耀手机)

我查了一下,苹果、OPPO、小米这些也都有连续按五次电源键出现SOS紧急求助功能,但是具体求助是各异的,有的是向紧急联系人求助,有的是直接报警,有的是弹出报警界面。

但是,都在设置中能找到相关设置信息.

「这个功能希望各位以后不要用到,但很有必要知道」。


#长城汽车公布氢气发动机

6 月 17 日,长城汽车蜂巢动力公布了一款氢气发动机,预计 2025 年推出,其热效率为 42%,最大功率为 120kW,最大扭矩 230N · m,搭载氢气专用直喷系统、高压耐腐蚀氢气供给系统等多项新技术。

耶?氢气发动机是怎样的结构和原理?和氢燃料电池车有什么区别?

汽车发动机话题优秀答主@JackyQ 进行了科普:「氢气发动机顾名思义,就是以纯氢气作为燃料的内燃机,这项技术从技术本身来说是相对比较成熟」。但「1997-2005 氢气发动机路线兴起又消退」,其主要的问题在于:

1、氢气成本过高,储氢效率太低;

2、由于氢气的特性、储氢效率以及当时的技术水平导致尽管最佳热效率高,但综合效率不足,这都导致了氢气内燃机的续航里程不足,被迫还要上双燃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兼容氢气和汽油的内燃机导致氢气状态的发动机功率和扭矩较低,客户驾驶体验较差。

3、氢气发动机需要对发动机进行较大的改造,主要是针对氢气燃烧速度快的特点,其爆发压力更大,机械负荷更高以及气体燃料的诸多挑战。

而「近段时间氢气发动机突然又摆上议程,这主要是与碳排放的问题相关」,国内目前除了长城汽车的氢气发动机,「此外还有很多大学在研究氢气发动机」。

「今年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汉马科技总经理刘汉如也提出了如下两会提案」:

一、将氢气内燃机纳入氢能发展战略。

二、鼓励进行氢气发动机及车辆的研发,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三、加强标准体系制定。

对比目前的欧洲,「比较主流的路线还是电子合成燃料」。

目前的试验室合成价格大概是50+人民币/L,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目前在欧洲多次倡议将电子合成燃料的发展列入欧盟气候中心政策鼓励和规划之中,从而为庞大的内燃机工业达到碳中和奠定基础。电子合成燃料的原料基础,就是可再生电力制造的绿氢,只不过氢气发动机是直接燃烧绿氢,难点在车端,而电子合成燃料一般是将氢气和捕捉的二氧化碳合成后形成更容易燃烧的甲烷或醇类燃料,难点在燃料制造端。

总之,「就内燃机的零碳路线来说,氢气内燃机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小众的方向」,而「决定氢气发动机的兴与衰以及应用未来的,并不是氢气发动机本身,而是在碳中和或者气候中性的发展未来下,这是否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战略性方向」。


同是汽车发动机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王晓鹏PPGarage 则阐明了氢气发动机和氢燃料电池车的区别:

氢燃料电池车,本质上是一个增程式电动车,只是它的增程器是一个氢燃料电池反应堆。

氢气内燃机车,本质上与目前开的汽油内燃机车更像,只是燃烧介质从轻质燃油变成氢气。

他认为「氢内燃机相对于氢燃料电池的有更多缺陷」,比如:

1、蜂巢宣称氢内燃机效率能到42%,而氢燃料电池堆的效率轻松做到70%。

2、氢内燃机燃烧温度比较高,高温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氮氧化物NOx,而氢燃料电池堆并不会。

3、氢内燃机依然延续机械传动,相对于燃料电池的电传动,整车布局上会更加困难。

但同时他也分析了「氢内燃机相对于氢燃料电池的优势」:

1、除了发动机以外的传动系统可以完全沿用汽油机车的部件,不会颠覆产业

2、保留传统车的声浪?

所以总结一下,「目前还在玩氢内燃机的企业,一般都是以传统内燃机做的比较出色的企业为主,比如丰田和长城,氢内燃机也只是作为一个探索技术和技术储备,这两家企业也会谨慎投入,视时局而动」。


#内蒙一男子因越野车受困溺亡

本周,一则越野事故视频在各地车友圈被大量转发。

6 月 18 日,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榆树林附近雅鲁河一处支流水域,一男子驾越野车穿行河面,不慎扎进水中。视频显示,车辆冲进水深处时,车内驾乘 2 人从车窗爬出,岸边有人带救援工具前去营救。但因两名被困人员都不会水,其中一人沉入水下失踪,另外一人被及时赶到的车友成功救下。

19 日上午,齐齐哈尔深蓝潜水应急救援队接到求助信息后迅速赶往现场救援,坠河车辆在 6 米水深下被锁定,随后钩机将坠河车辆打捞上岸,下游约 20 米远将溺水失踪男子打捞上岸。经当地警方证实,29 岁司机最终不幸溺亡。

斯人已去,留给我们思考的是:悲剧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越野驾驶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作为「曾经的越野人」,@麦斯威尔-兔子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是「没有敬畏之心」,第二是「没有经验,不懂越野技巧,不懂救援」。太过高估自己的驾驶技巧,太过高估车辆的越野性能。但实际上,可能对越野装备、改装、救援、技巧一无所知。

玩过越野的兄弟都知道,如果多车,或者车队一起玩,穿越中,一般都是有头车、尾车、救援车的角色的。在冲坡,玩沙,玩水,玩泥的时候,也是保证有车在旁边是可以随时机动的。

他还从自己「丰富的陷车经验」种总结了一些「安全越野的驾驶注意事项」,在此分享一部分:

1、任何情况下,尽量不要单车行动。

2、穿越时,最好至少有3台车,且其中一台车要配绞盘,是最保险的。

3、对于冲坡,如果没锁,不要蛮冲,很伤车。挂低四,开锁,配MT胎,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4、对于过沙,要以适当放一些气,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轻油起步,保持一定的车速,不要太慢,停车时应停于平面,或略下坡路段。

5、对于过水/河,要提前探路,一定要先探下水路的深度,和是硬底还是软底的,最怕遇上淤泥,入水前先把车窗和门锁全都要在打开状态以防不测,有差速锁的就全开启,不懂水性的就最好不要玩。


#特斯拉Model S Plaid矩形方向盘被质疑「不实用又危险」,马斯克回应「它很棒」

有外国网友在推文中抱怨,「作为一个在结冰路面上开了一辈子车的人,我清楚在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如何快速获得对车辆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但在某些驾驶场景中,轭式方向盘不仅不实用,甚至还有潜在的危险。例如,如果车辆在结冰的路面上打滑,让驾驶员失去控制,就很难通过快速打方向盘来恢复对汽车的控制。」

马斯克在评论这款新方向盘时表示,「它很棒」,并明确至少几年内都不会出现渐进式转向系统:「我用轭式方向盘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在我看来这很棒。渐进式转向需要复杂的传动装置或没有直接机械连接的线控系统驱动。我们的目标是在几年后实现。」

@Jet Dong 认为:

这款矩形方向盘「并不是最合理的设计」,「只是满足了特斯拉激进风格、标新立异的人设需求,但不符合目前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而且也没法证明方形方向盘是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唯一可讲的优点就是不遮挡前部仪表盘,而在单手操作和“揉盘”时都会带来不便;

以及在转向比设置上,若为了迁就少了一块的方向盘,需要把转向比设置为1:1左右,带来过度“贼”的体验,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而无论FSD功能有多强大,在法规和技术都没法取消方向盘的当下,这种安全隐患都没法避免。


汽车话题优秀答主@康贱猫 的车上恰好安装的是一只接近矩形的方向盘,他从自己的驾驶经验总结出一些感受,

「多少能说明一些问题」。不超过90度的转向角度,这种方向盘和普通的圆形方向盘并无任何差别,因为双手永远握在三九点位置(只要握姿正确的话)。

对于需要换手的操作而言,比如停车场里倒车做大交叉时,其实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双手还是在三九点位置。

但问题在于,「在漂移和救车的时候,因为我习惯不好,会习惯抛盘,让转向回正力帮我完成打方向的操作,因此接盘瞬间的角度不可能永远在三九点」,尴尬的是「特斯拉这个相当于把方向盘的上半部分都砍掉了」。所以——

如果特斯拉可以有足够信心保证车辆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失控的话(比如一套强大的esp),确保驾驶员不用关心任何救车,始终紧握三九点,这种异形方向盘其实也没啥问题。

「但。。。。」特斯拉能保证吗?


热议车型

#百度和极狐发布共享无人驾驶汽车 Apollo moon

6 月 17 日,百度 Apollo 联合北汽极狐共同推出 Apollo Moon 共享无人车,这是继 2019 年后,百度 Apollo 发布第五代无人共享车。据悉该车可确保5年内的可靠运营,具有 653 公里续航能力,在车路协同,底盘安全冗余方面进行新的创新。

百度 Apollo 方面表示,该车在整车成本以及无人驾驶套件等各项成本,总计 48 万元。

百度自动驾驶总经理王云鹏介绍:前三代无人车300-400小时出一次硬件失效,第四代达到2000小时,而第五代的Apollo Moon平均2万小时才失效一次。

在网约车运营成本的角度,@Jane出行 分析称:

「48万的无人驾驶汽车比目前的运营成本低」。按照日常平均的成本计算,以5年为计算周期,那么这款车每个月成本为8000元,接近网约车运营成本,按一线城市网约车司机的平均水平来说,流水13000元/月的司机,假设司机所得75%(参照滴滴抽成25%),成本为9750元。

但她也同时指出问题所在——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上还有盲区,无法100%准确感知,控制规则还有法律舆论盲区,智慧道路建设还在非常基础的阶段,所以无人驾驶汽车仍然需要配备安全员,行驶路段只是在特定路线上。

「未来2-3年,这款车的需求不会大,无论是运营车还是私家车。」

在硬件失效率的角度,@张抗抗 博士分析:

「硬件失效率并不是自动驾驶事故率,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维度—— 硬件不失效的情况下,自动驾驶仍然可能出事故」,并连用两个反问表达观点:「成本收益、硬件失效率,这是Robotaxi真正重要的指标吗?唯一重要的指标,难道不是在公开道路上的自动驾驶表现吗?」当下,我们既不能夸赞Apollo Moon,也不应该贬低它——因为这次发布会上它回避了这唯一关键的问题:公开道路上的自动驾驶表现。

如果让我判断,我觉得即便法规允许,Apollo Moon在三年内是不可能具备独立上公开道路的能力(小范围的封闭测试区只能认为是验证一部分能力),也就是达不到L4无人驾驶。

反过来讲,如果真的「百度在3年内就实现公共道路上的L4无人驾驶、并大批量投放Robotaxi」,那么「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真的实现了阿波罗登月,就连谷歌Waymo都被秒掉;这么一想,滴滴、华为、大疆、造车新势力大受冲击,也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那么在现阶段,推出类似Apollo moon这样的产品的意义何在呢?@嘉名认为主要有两点。

1,建立品牌形象。

大部分人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还是很陌生的,谁将会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奔驰宝马奥迪,谁就将在下个时代占据先机。目前看,极狐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已经通过跟华为和百度的两次合作,在自动驾驶汽车「传统硬件供应商」领域,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

2,收集as much as possible的数据。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驾驶技术,数据就像整套系统的「源头活水」一样,必不可少,至关重要。大量真实的行车场景,以及行车过程中遇到的「小概率场景」(Corner case),可以帮助自动驾驶系统算法不断修正和进化内部的模型。


以上就是本期值得关注的知乎汽车优质内容。

有问题、有观点,

来 知 乎 。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01关注 | 59作品
+ 关注
聚焦行业动态,关注汽车前瞻科技。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