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探访川藏铁路拉林段,致敬为国开路者

2021年4月26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连接拉萨到林芝的拉林铁路全线接触网成功送电,标志着拉林铁路电气化建设基本完成,为铁路今年6月25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拉林铁路正式通车之前,凤凰网联合比亚迪汽车进行了一次特别的探访。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同凤凰网摄制组一起前往巴玉隧道的所在地——山南市加查县,去揭秘这条铁路建设背后的故事,拜访参与铁路建设的中国铁路人们、为国开路的英雄们。

 


 

人们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藏铁路的建设更是难上加难。

 

2014年12月,川藏线开工建设。这是全球第一条高海拔双线电气化铁路,全长1838公里,项目总投资约3198亿元,横跨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穿横断山脉至青藏高原,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沿途翻越21座平均海拔高达4400米的雪山,跨越14条大江大河。途中还会遭遇许多极端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需要面对崇山峻岭、复杂地质、山地灾害、高原缺氧、季节冻土、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

 

拉林段是川藏线上的先行试验段,然而想要建成这条铁路,就必须要打通埋深2000米、全长13公里的巴玉隧道。这条隧道是世界上首条重度岩爆铁路隧道,岩爆段占隧道总长的94%,岩爆发生的强度大、频率高,被建设者称为“石头像炮弹一样飞的隧道”。

 

曾参与拉林铁路建设前期地质勘察与线路设计工作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拉林铁路配合施工项目部副经理张敏介绍了这条铁路的修建难度。他说,拉林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经过了几个地貌单元,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为规避很多地质问题,全线一共有16次跨江,桥梁跟隧道的比例占到75%以上。


 

巴玉隧道,因为岩爆高地温等地质灾害,成为川藏线拉林段乃至世界隧道施工史上都罕见的硬骨头。中铁十二局集团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杨文斌介绍说,巴玉隧道建设过程中,因为考虑到高原系数,一个工作面的人员大概在100-120人左右,在内地一个开挖工序可能需要14个人,在这里就需要20个人。隧道内高温高湿,杨文斌总工程师形容说“就像进了桑拿房一样”。工人一天施工过程中,体感温度在45度左右,至少要换两套衣服。为应对这种情况,建设团队在洞外建了两座制冰站,一天可以产20吨,冰块送进作业面,工人在工作半小时后因为缺氧、炎热无法忍受时,就可以趴在冰块上降温。因为条件实在艰苦,在巴玉隧道修建的六年时间里,光工人班组就换了六个队伍。



曾经三次缺氧昏厥,却依然坚持在自己工作岗位的巴玉隧道进口工区技术主管徐成成,从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巴玉隧道,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危险。他说道:“洞内温差大,里边环境爆破完粉尘特别大,基本上两三米就已经看不见人了,长时间在这种环境工作不通风的话,马上就会晕倒。”在谈及施工过程中,频频遇到岩爆现象时,他说:“94%的路段都有岩爆,每天都在经历大大小小的岩爆,有一次特别大的岩爆,整个把挖掘机都砸在了里面,就只看见一个挖机臂,那天正好我还在洞里……”面对重重困难危险,徐成成没有丝毫怨言,这位年轻的工程师深情感慨道:“每个人都有爱国情,人生要奉献自己的价值给国家,国家保护你不容易,你也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通过一系列的探访,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有了很多感慨,“这些平凡而执着的铁路人,默默地为我们国家开路,太不容易了。中国汽车也是一样的,像我们比亚迪,我们用刀片电池, 让电动车更安全,用DM-i超级混动技术,让更多原来要选择燃油车的人去选择电动车。我们要用产业发展、用技术创新,去解决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帮助我们的国家走出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我觉得这就是为国开路。”李云飞说。


 

不管是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建设川藏铁路的铁路人,还是用技术创新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之路的汽车人,以一份“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责任与担当,在自己的领域谱写着为国开路的壮丽人生,为中国的未来出行、区域互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世界交通能源加速转型,用二次能源驱动城市交通体系发展将成为未来趋势。其中,在汽车交通领域,汽车电动化方向已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公认的未来演化方向。而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作为国产自主品牌,凭借核心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功实现换道超车,给行业带来革命性改变,书写着“国货当自强”的时代精神。


 

川藏铁路的修建为西藏发展开路,用科技力量铸就超级工程,用科技创新增强民族自信。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同样贯穿始终,正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了最为严苛的针刺测试,把“电池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将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提升到新的高度上。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比亚迪不断进行技术上的迭代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以可靠品质和强悍性能,全程保障节目拍摄。

 


 

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比亚迪调动所有可用资源,随时有充分的能量储备,解决燃眉之急;在前途未明的时候,勇于打响技术攻关的第一枪,甘当路石。

 

正如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所说,“有很多路是有形的,也有很多路是无形的,每一个行业,我们每一个岗位、每个个体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我觉得就是最大的为国开路。”

 

不论是超级工程,还是民族品牌,一直以来,他们都以领先的科技力量、领先的品牌力量、领先的产品品质,书写着开路者精神,让中国智造的光芒闪耀全球。国之建设,任重道远。未来,比亚迪汽车也将与川藏铁路一同,为国开路,一路向前。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7万关注 | 1427作品
+ 关注
资深汽车媒体人,意见领袖,知乎大V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