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小鹏汽车这是要起飞的节奏?

7月7日,小鹏汽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首日股价高开1.82%,而后逐步下挫盘中破发,截至10:30,下跌2.97%,报160.100港元。



据了解,此次港股IPO,小鹏汽车最终的认购额共计1.04亿股,超出小鹏汽车拟发行股份约六倍,发行价每股165港元(对应美股42.52美元/ADS)。作为造车新势力“美股三剑客”中首个回归港股的新创车企,港股IPO后,小鹏汽车也正式成为了“港交所智能电动车第一股”。


智能化IP的辨识度,加强投资者信心


无疑,六倍超额认购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对小鹏汽车的信心和看好。毕竟在美股市场,小鹏汽车在过去近一年的股价翻涨近300%,总市值也超出了350亿美元。基于美股市场的成功,港股IPO自然也引起了资本市场对于小鹏汽车的进一步猜想。


而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从大方向来看,美股、港股双重上市,资本的看好以及IPO资金流的补给,必然也将加速小鹏汽车在智能汽车赛道上的腾飞。



众所周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代表性品牌,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开发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的车企,小鹏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辨识度可见一斑。其最新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XPILOT3.0,更是被业内公认为是目前国内汽车中已经实现商业化量产的最高水平自动驾驶技术。


根据小鹏汽车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小鹏汽车智能电动汽车已经累计行驶836百万公里,高速公路自动自动导航辅助系统NGP的里程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


与此同时,在市场销售业绩方面,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也在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交付量,达30738台,同比增长约5.6倍。


窗口期缩短,喜忧参半


在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之下,从整体市场的认知来说,小鹏汽车已经在市场上建立了一定的智能化知名度。


但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分“蛋糕”,诸如ARCFOX极狐阿尔法S、蔚来ET7、智己L7等车型预备不断通过激光雷达的商业化,发力自动驾驶技术,小鹏汽车领先的窗口期或许也将越来越短暂。



据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称,公司目前仍在产生亏损和负经营现金流,这一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的确,从业绩表现来看,虽然目前小鹏汽车营收数据喜人,从2018年以来亏损也有所收窄,但现阶段,亏损状态的持续,还是给小鹏汽车的资金流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根据小鹏汽车历年财报显示。2018年到2020年期间,小鹏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13.99亿元、36.92亿元、27.32亿元。2021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净亏损收窄至7.87亿元。


虽然不同于造车新势力1.0阶段时期的资金链重压,伴随着销量的上涨,毛利率转正,蔚来、理想、小鹏的资金压力已经有所减缓,但是亏损的持续,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着公司的健康经营能力。


智能化赛道的枪声,才刚刚打响


可以肯定的是,国内智能电动汽车的潜力还未完全释放。据IHS Markit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将增长至420万辆,占比全球电动车销量45.3%。而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年产销能力仅为100万出头,五年内还有着近乎300万的增长空间。



同时,该机构还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有45.7%的购车者将科技能力视为关键购买因素,仅排在安全性、汽车参数以及燃料经济性之后。综合两组数据来看,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的领先身影,小鹏汽车无疑也有着对应的发展潜力。长期来看,资金的注入,将为小鹏汽车进一步提速做好坚实的后盾。


根据小鹏汽车规划,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中,将有45%用于拓展产品组合以及开发更先进技术;35%用于提升公司品牌认知度,加速业务扩张;10%用于提升生产能力,扩大产能、升级生产设施和开发生产技术;10%用于营运资金和其他用途。


短期来看,小鹏G3全新改款G3i,以及全新第三款车型小鹏P5,也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扩大产品矩阵,再度为市场销售加温。


红点观察


港股上市后,小鹏汽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对于目前自我造血功能还相对有限的小鹏汽车来说,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以及车型的开发商,还需要大量的资金。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4关注 | 335作品
+ 关注
车市红点旗下专营红点新能源介绍,与新能源产业传播。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