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经典跑车捷豹E-TYPE开起来是什么感觉?

 在这个世界上,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必是让人百看不厌。所以我一直认为E-Type是捷豹历史上最经典的汽车,没有之一。

JAGUAR E-TYPE之美就连恩佐·法拉利也不吝赞美之辞,称它为“世界上最美的汽车”。 JAGUAR E-TYPE之美就连恩佐·法拉利也不吝赞美之辞,称它为“世界上最美的汽车”。

恩佐·法拉利称它为“世界上最美的汽车”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捷豹作为独立汽车制造商的最辉煌的岁月。继C-Type、D-Type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取得辉煌战绩之后,随后的E-Type则创下了欧洲最畅销的量产跑车的称号。这款跑车的车身结构出自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马尔科姆·塞耶(Malcolm Sayer)之手,这位早年投身航空业的专家还设计了在勒芒赛事中屡获大奖的C-Type和D-Type。完美的车身比例、性感的姿态以及流畅的线条使其毫无争议的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永久珍藏品。


捷豹试车手Norman Dewis,就是这位老先生,当年从考文垂连夜驱车11小时赶赴日内瓦。 捷豹试车手Norman Dewis,就是这位老先生,当年从考文垂连夜驱车11小时赶赴日内瓦。

1961年3月15日,当身形绝美的E-Type在日内瓦生命之泉甫一亮相便受到媒体和观众们的狂热追捧,它的优雅迷人就连恩佐·法拉利也不吝赞美之辞,称它为“世界上最美的汽车”。这个局面让厂方有些意外,一时竟难以满足来自各方的试驾要求。于是,捷豹创始人威廉里昂斯爵士果断地派出了参与E-Type研发的试车手Norman Dewis,他抛开手上的一切工作,驾驶第二辆E-Type展车连夜由考文垂启程,历经11个小时的长途奔袭即到达生命之泉公园。50多年之前没有像现在这样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晚上更没有路灯为他指引道路,我很难想象,他当年是如何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

跟现在的车子相比,50年前的车子方向盘普遍都偏细。 跟现在的车子相比,50年前的车子方向盘普遍都偏细。

漂亮、强劲、价平是E-TYPE畅销欧美的三大法宝

捷豹E-Type当年发布之初时的售价2256英镑,该价格包括了购置税和可选辐条式车轮,相当于现在的38000英镑;它搭载的3.8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65马力,最高时速达到241公里/小时,就像其前身XK120一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车,然而其价格却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凭借惊艳的设计、强劲的动力以及价廉物美的特性,E-Type在欧美畅销14年,总销量高达72000辆,使得它成为欧洲第一款大批量生产的跑车,主要市场在美国,英国本土只有12000辆。E-Type车主包括George Best、Brigitte Bardot、Tony Curtis和Steve McQueen等诸多社会名流,它和披头士乐队以及迷你裙一起成为“摇摆六十年代”的代名词。

从1961年问世到1975年停产,E-Type总共经历了3个系列,分别为Series 1、Series 2及Series 3,在Series 1和Series 2当中还有一个过渡产品——Series 1.5。Series 1产于1961年至1968年,四轮独立悬挂,标配四轮盘式制动并带有制动助力系统,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标准配置。Series 1起初装备脱胎自XK150S的3.8升直列6缸发动机,到1964年10月升级至4.2升发动机。Series 2的外形只有细节上与Series 1有些变化,同样搭载4.2升发动机。1971年之后出品的Series 3动力升级至5.3升V12发动机,外形也最容易辨认,水平椭圆形车头镶嵌上了格栅条,同时车尾镶有醒目的V12标志。


Series 3升级至V12,水平椭圆车头镶嵌了格栅条,不过我觉得还是Series 1和2更有味道。 Series 3升级至V12,水平椭圆车头镶嵌了格栅条,不过我觉得还是Series 1和2更有味道。

Series 1和Series 2的长相比较相似,不过通过一些细节还是很好辨认的。一直到1967年,Series 1都采用玻璃罩头灯(Series 2和Series 3均为开放式头灯),车前转向灯和后尾灯位于保险杠上方,排气管正好在牌照下方,另外它的格栅相比Series 2也稍微小一些。

注意看:这是Series 1的头灯,它有灯罩,而Series 2和3都没有。 注意看:这是Series 1的头灯,它有灯罩,而Series 2和3都没有。
后车为Series 1,前车为Series 2,已改为开放式头灯,且转向灯被移至保险杠下方。 后车为Series 1,前车为Series 2,已改为开放式头灯,且转向灯被移至保险杠下方。

为了主攻当时全球最大的美国市场,随后推出的Series 2在设计上尽可能迎合了美国的安全法规,它的尾部采用环绕一体式保险杠,同时车前转向灯和后尾灯都被移到了保险杠下方。

Series 2的尾部采用环绕一体式保险杠,同时车头转向灯和后尾灯都被移到了保险杠下方。 Series 2的尾部采用环绕一体式保险杠,同时车头转向灯和后尾灯都被移到了保险杠下方。
最早推出的series1 的车前转向灯和后尾灯位于保险杠上方。 最早推出的series1 的车前转向灯和后尾灯位于保险杠上方。
Series 1的排气管正好在牌照下方,后尾厢的打开方式挺奇特的。 Series 1的排气管正好在牌照下方,后尾厢的打开方式挺奇特的。

50年前的最美跑车,开起来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2011年正值E-Type诞生50周年,为了庆祝捷豹品牌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捷豹在当年的日内瓦车展、古德伍德速度节、圆石滩老爷车展及纽博格林老爷车大奖赛等举行了一系列品牌活动。那一年,我有幸在日内瓦车展期间结识了两位来自英国E-Type俱乐部的车主,并亲身体验了E-Type的迷人魅力。配图中的这台蓝色硬顶E-Type属于1970年款Series 2版本,配备4.2升直列6缸发动机和4档手动变速箱,它基本上还是保持着1970年出厂时原有风貌,从外到内没有做过任何大改,得益于车主的精心呵护,车况好得让人惊叹。

在瑞士这个左舵国家的马路上开一台英国右舵手排车,刚上手确实非常不适应。 在瑞士这个左舵国家的马路上开一台英国右舵手排车,刚上手确实非常不适应。

在瑞士这个左舵国家开一台英国的右舵手排车,确实让我一开始很不适应。好在车子虽然老,但其实挺好开的,离合器接点并不比现在的手排车难掌握。来自40多年前的6缸发动机动力并不弱,声浪是那种未经修饰的动听。那个年代的车子既没有转向助力,也没有那么多豪华装备,低速行驶转方向盘比较吃力,但车身轻巧得很,一旦开起来就很轻快,机械感十足。这种人和车之间最直接的交流感,在现在的高度电子化的车子上已经很难找到这种感觉了。

series 1的车主吐槽说,他这台车的发动机经常会过热,series 2就不大会发生这种情况。 series 1的车主吐槽说,他这台车的发动机经常会过热,series 2就不大会发生这种情况。

另外一台红色涂装的E-Type则为1965年款,是较早的一批搭载4.2升发动机的Series 1。车主吐槽说,“红车Series 1的座椅比蓝色的Series 2要稍微小一些,它的发动机经常过热,甚至在潮湿阴冷的英国也是如此,你看那台蓝车的格栅就比它大一些,里面还装了两个风扇,因此在Series 2上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热现象。”

那个年代的车子既没有转向助力,也没有那么多豪华装备,开起来机械感十足。 那个年代的车子既没有转向助力,也没有那么多豪华装备,开起来机械感十足。

​不过,吐槽归吐槽,这台E-Type可是他的心肝宝贝,他说:曾经有壕出高价来收购,不过我肯定不会卖啦!


生产年份:1961-1974年

总销量: 72000辆

发动机形式及排量:直列6缸,3.8升,4.2升;V12,5.3升

发动机最大功率:大于265马力

驱动形式:前置后驱

最高车速:大于241公里/小时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4万关注 | 3598作品
+ 关注
一个非典型工科男的眼里,汽车是工具、是道具,也是玩具。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