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造车,这块饼到底有多大的利润?

手机厂商造车,这块饼到底有多大的利润?

 

今年以来,华为、小米、富士康、中兴、小米等公司悉数入局造车,按耐不住的巨头们,纷纷声势浩大地进场。

 



为什么手机厂商押注“造车”?

2018年,数据研究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同比下滑26.1%和5.9%。

IDC分析师称这一持续下滑说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红利退去,由增量市场转换为存量市场。

但是留给手机厂商们的想象空间已经不多,手机行业天花板已经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迎来最热时代。

2020年,中国能源乘用车需求量达到了2760615辆。彭博社《电动汽车展望》曾指出,就新车销售总额而言,电动车市场份额将从2020年的2.7%,增加到2025年的10%,2030年28%,2040年58%。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资本市场对智能电动汽车情绪高涨。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 1 月,全球电动汽车的融资金额超过 120 亿美元,创下了汽车行业有史以来的单月融资纪录。

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崛起,特斯拉则在2020年市值上涨近8倍,2021年,马斯克更是因为特斯拉,登顶世界首富。

据麦肯锡研究预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链在2025年的经济规模可达到1.9万亿美元。

而对于手机厂商们而言,它们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都拥有强大品牌号召力和广泛的触达能力,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在迭代历程上也存在惊人的相似。

作为移动互联网大潮下的产物,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都遵循着“交互的变革—>架构的升级—>生态的演化”这一发展路径。

智能手机改变了过去传统功能机以机械按键为枢纽的交互方式,从全触屏+键盘控制的角度带给用户全新的触控体验,并通过架构的升级不断完善手机功能,实现了从单一的通信工具到万能的“场景性工具”的转身。

智能汽车同样复刻了这一路径,以汽车座舱为切入,从机械仪表盘向全液晶仪表盘与中控大屏进行智能化转变,并叠加自动驾驶功能的变革,驱动汽车从传统的出行工具转变为共享的“移动第三空间”。

也正是因为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发展路径和底层逻辑相近,所以手机厂商造车被造车新势力们认为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你认为未来会有更多手机厂商造车吗?他们造出来的车你会买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关注 | 91作品
+ 关注
枫叶汽车,让美好生活随风而来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