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新能源惹的祸?大众欲裁员引反弹 纯电新品助力追赶脚步

最近,大众集团传来消息,CEO迪斯在一次讲话中表示要大规模裁员,以大力发展新新能源。此言一出,风波四起,引起了多方的不满,看来,大众内部又要折腾一阵子了。

新能源市场上的大众、丰田:先机虽失 不乏亮点

其实,这事的缘起还与大众集团近期发布的财报有关。财报数据表明,大众集团近期表现不如人意,第三季度营收569亿欧元,同比下降4.1%,营业利润为26亿欧元,同比下降12.1%,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5.4%下降到4.9%。而从销量来看,在第三季度,其全球零售销量为180.5万辆,同比下跌30%,其第三季度的销量、营收及利润等多项指标,都处于三年同期最低水平。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未来与风口,不过,作为行业巨头,规模大是一种优势,可是有时候也是一种烦恼。转型慢就是一个大问题。2013年,大众就在中国发布了首个新能源战略。不过,其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却不那么理想。今年上半年,作为大众发力新能源市场的重要筹码,ID系列才登陆中国市场。目前,ID家族在中国市场共引进了ID.4 CROZZ、ID.6 CROZZ、ID.4X、ID.6X和ID.3等ID.系列车型。上市之初,ID家族销量艰难爬坡,二季度,整个交付量仅超过6000辆。下半年,日益升温。三季度增加到2.3万辆。10月销量为12736辆,环比增长25.8%。不过,这样的数字如果分摊到南北大众的月度里的话,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了。与一众传统自主车企以及新势力相比,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当然,从整个趋势来看,其被认可的程度持续提升。而能有这样的成绩,除了在产品上的持续推新外,其销售模式的改革、在资源上下游的投资布局也有重要的助力。


说到大众,我们再顺带看下其在燃油车市场上的老对手丰田。丰田虽然说在新能源车市场上也是发力较早,但是,其更多地发力于混动方面,成绩不俗,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800万辆,中国市场销量120万辆。其在氢能方面也成果累累,不过商业化的前景并不明朗,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


而在纯电市场上,丰田则显得有些滞后,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其首款纯电平台车型,要在明年才上市。前些时日,丰田当家人丰田章男曾经炮轰电动车的发展,当然,客观而言,其观点中有一些值得肯定的部分,但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丰田纯电汽车的发展来赢取时间。毕竟,丰田以完整的产业生态而著称,而一旦进化到纯电领域,其整个生态会有不小的变动,这需要相当的时间、金钱,这对于丰田来说,挑战不小。

新贵逐鹿 特斯拉、比亚迪风头正劲

相比起大众、丰田这些传统巨头的失意,新贵特斯拉可谓是风生水起,站到了风口上。9月,特斯拉Model Y已经站到了中国市场SUV销量的冠军之位,尽管这个排名或许有偶然的因素,但其背后的意义是不可小视的。伴随着旗下车型销量的高涨,特斯拉的市值也是不断地飙升,已经达到了1.24万亿美元(11月4日数据),超过了诸多传统汽车公司市值总和的数倍。


而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跑者,比亚迪的业绩也十分骄人的。10月,其销量达到了88898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80003辆,同比增长 262.9%。伴随着产能的持续拓展与销量的不断提升,其业绩有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除此之外,其它传统自主车企,如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也都加力新能源,强化技术能力,完善产业链生态,推出高端智能电动品牌,以期能在事关未来的竞争中掌握更多的筹码。合资品牌们在新能源市场上面临的挑战持续增加。

写在最后

可以说,合资车企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时间风光无限。不过,随着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成熟与进步,其光环在日益地消退。而在新能源市场上,更是不复昔日的荣光。自主车企,还有新势力们一点一滴地培养起了用户对于新能源车的认知与消费习惯,占据了一定程度的先机。而合资车企由于决策机制、市场策略等因素制约,不能及时跟进市场的演进,从而没能掌握最初的先机。时至今日,新能源车群雄逐鹿,风云四起,跨国巨头们虽然没有了早先的骄傲的资本,但其有着丰富而成熟的造车经验、技术积淀,市场经验也是十分丰富,一旦度过了转型的尴尬时段,其实力依然是不容小视的。虽然合资车企重现燃油车的荣耀有着一定的困难,但在中国市场上,它们依然强劲而不容小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45关注 | 95作品
+ 关注
随手写写关于汽车的那些事儿。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