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可能买了辆减配车


近日有众多消费者反映,最近上市的新车中又有不少车型开始偷偷减配。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减配”二字并不陌生,这是很多合资品牌惯用的手段,不少全球量产车型国产合资后都会在做工或用料上有所缩水,亦或是配置砍刀。某些配置在海外市场是标配,到了中国市场要么保价降配,要么保价选配。再加上近来汽车产业芯片紧缺形式依旧严峻,某些头部造车新势力为安抚准车主情绪,直接以“半成品”交付,不仅刷新了大家的认知,还刷新了做品牌的底线。




01

宝马3系

消失的覆盖件



宝马3系在国内一直稳居热销车型排行榜之首。即使是在没有现车的情况下,其订单量也一直保持向上走势。但该车型在上市半年后居然也开始减配了

 

曾有车主表示,自己最近刚提的宝马3系不仅发动机舱内减配大灯盖板,同时周边的一些覆盖零部件也神秘失踪。这些零配件看起来虽然不会影响安全性,但防尘、保护大灯组建及装饰的作用的确也随着减配消失不见。

 



02

奔驰GLC

不及格的四驱车



奔驰GLC在国产奔驰中是最走量的车型,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但近日有媒体曝光北京奔驰2020款GLC级车型无法完成滑轮组测试,而老款车型则满分通过


滑轮组测试是直接衡量一辆四驱车“越野”能力的标准。良好的通过能力是消费者选择四驱车最主要的原因,如果四驱系统通过能力不好,那么四驱系统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03

特斯拉Model 3

低版本的芯片



有汽车圈苹果之称的特斯拉,也频频被曝换芯减配。去年Model 3上搭载的自动驾驶芯片由原来的HW3.0偷偷换成HW2.5版本。


而今年Model 3和Model Y的腰托被减配,有关驾驶员辅助系统中使用的雷达也改用摄像头来替代。要知道,摄像头的精确深度感测表现是远远比不上雷达的

 



04

理想ONE

丢失的雷达



为安抚未提车车主情绪以及正向引导公司股票走向,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车型理想ONE直接以“半成品”交付。理想ONE标配5个毫米波雷达,而顾客在既定周期内只能提减配后仅安装3个雷达的车辆,想要拿到标配的车辆只能延期交付。




05

新车消费没有苦尽甘来

只有万念俱灰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车企都在大幅减配呢?原因是车企终端加大优惠力度,为了把控成本,只得在车辆配置上动手脚。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很难从资本主义身上薅到羊毛。


诸如此类的车辆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部位适量减配并增大优惠力度,一些消费者可能并不会太介意,除以上案例外,奥迪A6L进入中国市场后,把海外版翼子板等处的铝合金材料换成普通钢材质,诸如此类的减配不仅降低了车企自身材料成本,同时也间接的降低了车主维修成本。


但,减配真的无关痛痒吗?


事实上,部分减配方案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操控性能、驾驶体验方面都会造成较大影响。像发动机、变速箱、轮胎等降低配置,通常品牌都会进行说明,消费者可以在购车前综合考量。但面对车身钢板强度降低、焊点数减少等隐蔽动作,消费者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只有在强烈碰撞后才能发现。


不论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还是受全球缺芯的影响,各大车企都一股脑地降配减配,而绝大数中国消费者面对这样的现象却无力反抗,仍在以高于世界平均汽车消费水平的成本,购买着低于世界平均汽车质量标准的车辆


理应手持主动权的消费者却在资本主义的洪流中被支配行走。至于到底是想要新款减配车还是老款标配车,有谁真正聆听过他们的意见?




06

宁愿吃新车的苦

也不愿尝智造车的甜?


新车行业现状如此,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消费者能够更自如地享受一辆车带来的时间自由与空间自由。 于是,悦心车「智造车」就此问世。


悦心车智造车,通过智能化技术放大车辆本身的价值和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明智的购车选择。不减配、不加价,保留车辆出厂时的亮点配置并将车况恢复至无限趋近于新车的标准,除此之外,悦心车推出多项黑科技可供用户自由选择装配。这一些列的操作,让一辆原本平平无奇的旧车,全面升级成一辆比新车性价比更高、比传统二手车更令人放心的全新「智造车」


从此,购车只需为车辆本身的价值买单。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9关注 | 102作品
+ 关注
让每个中国家庭的老百姓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