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价之矛,将刺伤谁?

进入2023年,国家对新能源车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正式结束,按照惯例各车企此时都会顺势调高车价,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部分,也就“软着陆”了。比如:比亚迪全系涨了2000-6000元,大家也普遍认为可以接受。

但是,这个业内公认的“潜规则”,却被特斯拉打破了。与2021年-2022年跨年之际面对补贴滑坡果断涨价不同,这次特斯拉选择了降价,而且是大降价!官方报价显示,Model 3直降2-3.6万元,Model Y直降2.9-4.8万元。

此举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一方面,特斯拉的老车主维权与新车主下单并行;另一方面,很多人开始指责顺势涨价的品牌。当然,利益多元化导致观点多元化很正常,但特斯拉此轮降价对于竞品的冲击波却不容小觑。

降价和涨价都是策略,特斯拉同样有销量不足焦虑

对于特斯拉降价的原因,站在不同的立场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其实对于一种商业行为进行情绪化的解读,结论肯定会有偏差。

其实如果把时间线放长,就会发现特斯拉的价格调整是非常频繁的,并且不只有降价,而且也有涨价,也就是说现在有人因为降价去维权,当初也有人因为涨价而庆幸过。难怪马斯克辩称“涨价的时候也没有车主补款”。

趋利避害是人性,人性肯定是感性的,而市场行为却基于理性。还是回到特斯拉降价这个问题,有两组数据值得关注:

第一、2022年,特斯拉销量目标是150万辆,但是只完成了131万辆。

第二、2022年,特斯拉的市值一路大跌,目前约为3865亿美元,而之前曾冲到1.22万亿美元。

尽管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值,特斯拉的成绩都非常出色,仍是业内翘楚,但是与资本市场的预期却仍有差距,所以特斯拉必须迅速拉升销量,在技术上没有特别的突破前,降价是必然的选择。

事实上,在第四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美国等市场都推出了降价、优惠补贴等举措提振销量,只是力度没有这次大。

况且,特斯拉也有大降价的资本。中国的高效而低价的产业链优势,特斯拉的全球铺货能力,高端定位下预留的高利润率等,都让特斯拉在“降价”问题上底气十足。

也就是说,市场竞争需要降价,同时又有能力降价,为什么不降呢?这其实和当初因为市场供不应求时涨价逻辑是一样的。

必然冲击自主品牌,但因为定位不同影响有很大差异

对于特斯拉这次降价,很多人惯性的认为自主品牌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确实,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自主品牌表现非常出色,其中很多产品与特斯拉正面竞争,那么特斯拉降价,受到冲击是肯定的。

但是,自主品牌定位非常细,各自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绝大多数与特斯拉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所以影响有限。

首先从价格上看,特斯拉虽然降价了,但是主销的Model 3和Model Y价格区间还是在20-40万之间,而自主品牌覆盖了3万-100万的价格区间,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只是一部分。

其次从技术路线上看,自主品牌不只有纯电动车,还有插电混动、增程式纯电动等,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产品,用户群差异也非常大。

再次,就算是同样定位的产品,自主品牌在性价比上也更强,同样的价位用料做工都更好,而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唯品牌论,而是更看中获得感。毕竟特斯拉的价格相对于自主品牌仍然较高,而且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充电桩等还要单独收费,算起来价格仍没有优势。

目前,距离特斯拉大降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市场反应来看,确实拉升了特斯拉的销量,但是到底是抢了别的品牌的客户,还是将自己的准客户提前“变现”,还有待观察。

而跟随特斯拉降价的企业并不多,目前只有上汽旗下的飞凡汽车和华为赛力斯有所动作,而比亚迪、吉利极氪、长安深蓝、“蔚小理”等企业还是按部就班,并没有随特斯拉“起舞”。

当然,如果说比亚迪、吉利极氪、华为赛力斯、“蔚小理”等品牌还可以一战,而对于没有核心竞争力支撑,也没有形成核心粉丝群,正处于冲高阶段的品牌,如果产品与正好与特斯拉价格重合,那么确实难逃“清场效应”冲击,比如:零跑C01、哪吒S等车型。

合资品牌受冲击更大,尤其是刚起步的新能源产品线

受到特斯拉降价冲击最直接的,其实是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线。

毕竟,从品牌的角度看,特斯拉附加值还是很高的,定位虽然并不标榜豪车,但轻奢的意味很浓,Model 3和Model Y两款主力车型向上可以与BBA竞争,向下也可以与大众、丰田们的中高端产品较量。尤其是,在品牌认同上,相对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用户与特斯拉重合度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大降价一定会直接影响到主流合资品牌,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尤其是刚刚起步的新能源产品线,如果定价没有诚意,空间会非常小。

以传统豪华品牌中销量最好的宝马的新能源产品线为例,2022年销量为41,886辆,主力车型为i3和iX3。其中,iX3在2020年上市时价格为46.99万-50.99万元,到2022年推新款时价格降到39.99万-43.99万元,并且终端还有7万左右的优惠。但是,现在Model Y的价格已经降到了25.99万-35.99万元,已经和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差不多了,不出意外将形成上下通吃的局面。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自主品牌已经凭借高性价比在不同价位区间完成卡位,而且新产品仍在不断涌现,将市场卷出了新的高度。而特斯拉这次大降价,对于主流合资品牌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准入门槛,如果还想高溢价难度是非常大的,接下来必须考虑如何在内卷中降成本,保持一定利润的问题。

写在最后

论打价格战,特斯拉优势明显,根据财报推算,特斯拉单车利润约7万人民币,而且特斯拉还能实现软硬件分离,就算车子本身不赚钱,也可以支撑。而传统车企中,丰田的利润是公认的高,但单车也仅0.8万人民币左右。所以,特斯拉目前的价格仍然没到底儿,随着竞争加剧,Model 3降到20万以内也是大概率的事。那么,对于成本控制能力弱,或者仍没有进入盈亏平衡点的企业,都将面临巨大压力。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832关注 | 223作品
+ 关注
专栏内容由汽车智能网联、数字营销、产业数字化、汽车后市场、数据科技资深专家团队打造。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