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越来越重视隐私,汽车智能化进程会被打断吗?

最近突然感觉我开了5万公里的 零跑T03人脸识别功能不太好用了。

原先是在比较暗的情况下,自己用光照一下脸就可以成功识别,而上周六遇到的一个情况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识别,最终是用密码才启动的车。

目前来说,零跑由于背靠大华,所以在图像识别这一块肯定是领先的,它在平时基本上可以做到用人脸识别来开启不同的用车人账户(里面有不同的设置),而后续随着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想象到未来的汽车上这种依靠人脸识别,甚至手势识别(TOF)来完成交互的设计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个大趋势,改变不了的。

因为摄像头越来越多,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开始担心隐私问题,在国外这属于政治正确,在国内目前这一领域还提起的比较少,我印象中因为类似问题被用户群起而攻之的案例并不多。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后续随着大家越来越重视隐私,智能座舱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

比如说有的车企原先的一些功能,就因为受到了争议而被迫停止,目前也还没有恢复,而这些功能就需要车企花很大的力气去想方设法调整。


其实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一方面是数据必须脱敏之外,让用户自己可以决定摄像头是否开启就行了——这个功能当前很多产品上确实并没有OTA出来。而某品牌也确实发生了车内摄像头录制的信息被泄露出来的事件。

有意思的细节是,比亚迪在这个细节上的考虑还挺周到的,它的车在车内摄像头上配置了可以手动关闭的物理盖板来为为信息安全防护加持——简单粗暴,但确实有效啊(当然也可以在车机上设置关闭)。


这就让我想起来了当年比亚迪是如何通过在司机的腿脚旁边加装摄像头,来解决”刹车失灵“问题的: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可以很简单。

——刹车失灵?制动踏板旁边加装摄像头来看看到底是谁的问题。

——隐私问题?给摄像头加装一个物理盖板,让用户自己决定要不要使用智能化功能。


给摄像头上加个盖子,放在其他产品上成本不高,但在汽车上成本其实是不可忽视的——要重新开模,设计,测试符合车规标准(比如确保碰撞的时候盖子不会飞出来伤人),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友商并没有配置上。

这套东西目前虽然不会给比亚迪的销量带来BUFF加成作用,但如果有一天突然有关于隐私权的事件爆发,那么比亚迪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最直接受益的车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零跑T03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5关注 | 79作品
+ 关注
这里永远有你不知道的好故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