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设计为何要跟上时尚脚步


  [前言:随着汽车新势力的异军突起,新车设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出来。这样,整个行业似乎都将卷入到“拼设计”的潮流之中,由此所产生的结果,既存在着汽车设计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又容易对长久培养的汽车品牌不利、更存在着为设计而设计的诸多问题。所以,要想将设计与品牌、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就要先透过表象来谈设计的出处与由来、看设计的优势与薄弱以及从企业表现来审视设计的趋势……这些,无疑是目前设计所引发的新现象、也是颇值得共同讨论的问题。

  本栏目将针对即将上市的各企业新车,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也希望能通过这些点评,让消费者了解设计的同时,更能让企业知道,怎样的设计才有利于长远发展...... …… ]

  现在,设计的新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紧跟时尚,这就使消费者大饱眼福之余、又平添出许多选择新车时容易挑花眼的烦恼!这是因为,企业越来越注重新车的表象,设计师越聚越多,以至于设计的同质化开始影响到了新产品和品牌和谐发展。

  之所以说,设计的同质化开始成为问题,主要是在新势力汽车带动下,过于注重设计形式的一种新现象。以往,许多企业推品牌,都是以多类型车制造并举,在设计上只要符合机械结构、符合品牌的延展以及符合消费者所需要的更新换代效果就成。而现在,不管推什么新车,都要设计的五光十色,一时间几乎使新设计成了最主要的事情。

  特别是,随着新势力造车对设计的全新理解,已经让设计更表象、造型更唯美、时尚感更强烈,这样的风气,几乎充斥了整个设计行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设计师从过去的主机厂跳槽或单干,从而形成了设计变革只求短平快,而不再考虑品牌的延展与设计的完整化。所以,新设计冲击下的新车制造,不仅具有着越拉越多的同质化问题、更存在着设计的过分注重细节问题,这或许才是设计越来越趋于取巧的关键!

设计的前瞻性非常重要,意大利设计师都做了怎样的表率,确实值得关注!

  其实,围绕着新设计频现,也给行业带来了许多问题。包括,开创性设计缺乏好的环境、跨国车企的设计被严重冲击、高度模仿大行其道、国内汽车面临新抉择以及设计为何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等话题再一次呈现出来!或许,正式由于在汽车百年历史中,每个时代都存在着开创新设计与具有开创精神的设计大师,才使汽车设计发展香火不断!而现在的状况,的确需要引起各方的反思……!

  1,开创新设计为何没有了好的环境

  至今,令人感动的汽车开创性设计,不是没有、而是太少了!大家似乎都愿意按照别人的新思路发展自己的新设计,从而使设计越来越完善与唯美的同时,让开创新设计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新境界!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对开创新设计的重视与保护不够,偶尔出现的创新理念,很快如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有的企业甚至将其束之高阁,这就使开创新设计俨然没有了市场!

宝马百年概念车,一推出就技惊四座,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联想与期待

  其实,作为开创新设计 ,宝马、特斯拉都在不停地尝试。无论是宝马的I8经典设计、还是宝马百年推出的概念车,均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创新设计理念;而特斯拉,则更使将开创新推到了很高的程度,像特斯拉的卡车概念、以及新型的电动皮卡概念车,都保留着设计领域“人无我有”的全新设计风格,这样就使开创设计达到了令人信服的程度。

宝马i8电动车的停产,许多人至今搞不懂!

  遗憾的是,宝马面对现实的转型与新能源制造,似乎不愿与将这些开创性设计付诸实施,而是让i8停产的同时,也让百年设计的概念车束之高阁!反观特斯拉所打造的卡车与电动皮卡新概念,不仅推出的时间较慢,也更愿意多考虑红极一时的量产车型,这就使创新设计,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

   2,跨国车企品牌被冲击同时也波及到设计

  作为品牌,一直是汽车制造不断延续的关键。无论发展多少年,从大到小、从SUV到跑车,都在根据时尚的需求与进步而进行设计的。而随着新势力造车的兴起,不仅换代速度变得异常迅速,就连跨国车企也对品牌,也失去了以往的重视。过去设计稳定输出的方式,开始渐行渐远,这就一下子让按部就班的设计,很容易受到结合、跨界等高度模仿行为的冲击。

特斯拉电动卡车设计,确实与众不同,至少给我们国内企业提个醒,走在制造前列有多重要!

  从新势力制造的角度上看,为了建立自己的新品牌,不计后果的冲击传统车做法在行业里数不胜数。而现实中,许多车企是为了一时之销量与利益,不顾知识产权问题的存在,一味的为设计而设计,这样,不仅会将别人的品牌冲击的一塌糊涂;而且,也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设计品牌,这样的设计新产品才是对行业贻害无穷的!

  很明显,跨国车企一见新势力的造车的来势汹汹,就很快将品牌隐藏起来,似乎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让推新车设计也变得退避三舍!这样,新设计就处在了停顿以及为转型的准备阶段,自然会波及到品牌的延续设计。所以,在跨国车企处在不情愿的转型阶段,新设计到底走向何方,确实是一个谜!

特斯拉电动皮卡即将上市,预定量了得!只是企业推新车太慢了!


    3,高度模仿为何能够大行其道

  对于汽车设计,从过去的品牌发展轨迹不难看到,无论是车企、还是品牌,都是有其象征特点与自有优势的。而随着新势力造车进入速度的不断加快,这样的设计体系已经处在不断地颠覆之中。过去,设计一款车需要很多的时间,而现在,却是短时期内就可以设计数款车型!而且,如果增加了AI人工智能设计的话,这样的速度与设计理念的破坏力更是不敢想象!所以,围绕着新设计,企业不能急于求成、而消费者不能盲目跟风,这才是对汽车设计最重要的。

  其实,在汽车设计问题上,许多高端模仿所造出的车型,最终也都没有什么令人记忆的印象,更谈不上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如过去的众泰设计,曾通过高度模仿造出新一代自产的“路虎”和“保时捷”、但除了加快自身的市场起伏意外,几乎没在行业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东西。或许,正是这样的取巧做法,也进一步影响到自身的东山再起!

这款与大切形似与神似的北京产品,正是由于设计的问题,以至于现在库存积压严重,降到五折都卖不动

  而现在的行业动向,恰恰是新势力主攻、老牌传统车企主守的转变过程,由于新势力所控制的车型有限,且快速发展的理念尚不明晰,这样就给了传统车制造留下了很大的未来拓展空间。也就是,一旦传统汽车企业掌握了新制造,或者有能力驾驭新技术的时候,通过品牌的形式转化,很快就会在各种品牌体系上建立优势,这样的设计基础,恰恰是新势力所不具备的!

    4,新设计让国内汽车面临新选择

  作为新设计,既可以与自身的产品发展相比较、也可以与行业出现的新时尚相比较,只要符合一点,往往可统称为新设计。只不过,国内许多车企在面对新设计上,不仅真正欠缺自己的设计体系,而且,还将拿来的东西只简单的消化、就来说成创新,这就使设计问题越来越大。别的不说,过去乔治亚罗为华晨设计的中华车型,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演变,其设计不仅失去了过去应有的特点、更在自己设计上表现出四不像的特性,确实值得人们反思!

国内制造和设计的跑车,与国际十几年前的制造,没有什么先进之处。


  而一些自主设计,似乎也在走华晨改装设计的老路,这就是掌握了设计主要特点以后,为了不侵害别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不绕过一些设计局部!从而使设计新车的整体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如果企业没有创新的设计办法与设计智慧,往往在设计成型产品问题上,就会呈现出令人看不懂的问题。所以,如果看看过去跨国车企打造品牌与系列设计的过程就可以发现,凡是被誉为经典车的设计,都是在全角度经得起审视与挑剔的产品,纵然就是老款车型,也最终能符合这样的无形标准。

  正是因为设计要经历各个环节的千锤百炼以后,还要经历新车换代的延续性考验,而且,人们选车、评车也多从这样的方面来权衡。这就意味着,新设计在哪个环节取巧,最终对视会露馅的!而现在,只要一款车火爆了(有可能是新势力车企,不惜重金打造的看家设计造型),就以为出现了革命史的结果,这显然是不符合制造与审美逻辑的。更何况,车型是靠比较来评判的,靠与过去的产品相比、靠与同类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这样才能一眼就可以看出设计的良劣!

    5,为设计而设计,为何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刚刚提到的,新势力要以充门面的想法来设计新车,这本身就是为设计而设计的典型特点;而另一种表现形式,则在于,请了名家的设计以后,由于自认为控制了知识产权,就可以在设计上进行这样与那样的改动,这就使新车往往设计出来以后,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所谓,只保留设计的特征,而不顾及整体结构的完善与随时尚的变化而变化,这样设计就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

长安UNI-Z新车发布,确实设计问题不小,其竞争力怎样也就很直白了

  别的不说,仅长安起汽车设计的UNI-Z,似乎车头、车尾,都是在沿用过去开创的无边界格栅设计理念,但仔细看其设计的整体结构,就显得臃肿不堪。这样的设计,就是滥用国际创新理念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好在,由于UIN-系列还属于长安,以后企业意识到这一问题不利于整体、不利于竞争的时候,自然就会努力修正这样的设计问题。

  其实,作为新设计,无论声音叫得多么响,最终还要见市场、见消费者的。而汽车发展的历史也证明,要想把握住设计,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通过自身对设计标准的认识、对设计师的要求、以及对自身设计创新想法的不断挖掘,才能够在一款款车型延续的时候,让设计真正的做到出类拔萃!否则,设计一旦不好或存在问题,只能是连累到许许多多方面......!

                                                                             凌 然

[下一篇文章介绍:点评2月19日福特Mustang Dark Horse新车上市,看看设计有了多大的变化......]

点击进入 2024上半年新车展望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856关注 | 461作品
+ 关注
汽车研究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