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的发布会上,出现了三位的“造车新势力”大佬同框的一幕。嘉宾的坐席安排,有主办方自己的考虑,我们不妨由此来大胆揣测,小米汽车公司他们自己对SU7这台车的市场定位。
何为“造车新势力”,字面上理解,从其他行业新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字面以外,他们还有着“代工生产”的共性,所以北汽集团领导张建勇也在座其中。可见雷总将小米汽车划在了“造车新势力”之列,不过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车企一路走来的曾经种种,小米汽车团队应该已经摸得门儿清了。
能把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车企统称“蔚小理”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几乎是诞生于同一个年代-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距今已经过去十年了。从三位脸上的笑容猜测,看着台上的雷军,也许会各自回想起当初的自己。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国补政策和地补政策都没了,第一波吃螃蟹的消费者也没了。虽然能避开三位踩过的雷,但留下的红利也所剩无几。有人说小米汽车的最大优势是拥有全球多少多少万“米粉”,我对此并不认同,因为身边的蔚来或者理想的车主,他们用的都不是小米手机。
什么样的产品就要锁定什么样的用户。我认为小米SU7的目标客户来自于“蔚小理”的未成交意向客户,而且小米SU7也完美避开了和它们三者的车型和价格冲突。
传统的汽车工厂,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等等,制造和研发能力赶超合资车企,产品线都在逐步上移。以吉利为例,和百度联合开发的新能源品牌极越,基于百度地图大模型支持,采用BEV+OCC+Transformer的纯视觉三件套,可以对外部环境高精度三维感知,2024年将实现全国PPA(点到点自动驾驶)都能开。主打视觉感知Ai智驾的汽车机器人,首款车型极越01厂商指导价21.99-30.99万元。
主打轿跑风格,合众汽车的哪吒GT,厂商指导价18.88-22.68万元。其中22.28万元的是双电机四驱车型,续航580公里,零百加速3.7秒。
基于物理结构的区别,新能源车的初段加速性能都比油车快很多。然而用户日常驾驶的环境是公路而非赛道,零百加速3秒与7秒的差别,续航600公里与800公里的差别,在用户的实际用车环境中并不易觉察。
关键词:用户感知盲区。回到产品定位,瞄定好竞品之后,我方与竞品相比在哪些方面要有优势。就当前的产品配置和工艺水平,冰箱彩电大沙发、加速性能和续航里程,甚至包括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似乎都已进入了用户感知盲区。那么还剩下什么呢?怕是只有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