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威胁加征关税遭汽车巨头集体反对,中国的反制措施令他们焦虑

作者|翟赫

2024年,在去年汽车出口491万辆,创下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中国车企正在前赴后继加速出海。

仅北京车展期间,长城、奇瑞、岚图、广汽埃安、哪吒等厂商就纷纷对外发布了自己的“出海战略”,向海外市场进军的脚步进一步加快。随后,零跑国际合资公司的成立则打响了“反向合资”的第一枪,他们将借助Stellantis遍布全球的市场渠道资源及品牌影响力,从而在海外目标市场迅速落地。

零跑国际合资公司成立(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与中国车企热火朝天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国和欧洲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试图给这股热潮狠狠地泼上一盆冷水。

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更严厉的关税。其中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将会从25%直接提升至100%。随即,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启程前往欧洲游说,试图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耶伦表示,希望欧盟能够建立统一“战线”,以抵御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展现出的竞争力。“中国的产业政策对于我们而言可能看似遥远,但如果我们不团结起来,做出战略性回应,那么双方甚至全世界企业的生存都可能受到威胁。”

作为回应,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暗示,欧盟会考虑对中国电动汽车正式加征关税,但做法肯定会与美国不同。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就已经发起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抽样调查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三家车企,并在今年4月底发出警告,称三家企业未能为调查提供有关补贴、运营和供应链的足够信息,不排除以此为由加征关税的可能。

根据计划,欧盟委员会将在6月5日公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加征关税的初步决定,并会把这一决定通知给受其影响的中国企业,该期限最长将不超过2024年11月。

但对于美国和欧盟的这一做法,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表示反对。他指出,对中国汽车产品加征关税实质上也是在惩罚自身。“我们不应该忘记,欧洲汽车制造商还有几家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会把大量欧洲生产的汽车销往中国。”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也强调了西方与中国之间贸易的重要性。他的言辞更加犀利,“谈到进口关税,我们认为瓦解和废除全球贸易,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

具体到欧洲汽车制造商们,他们也都拿出了强烈反对的态度,并批判这一做法极其荒谬。

刚刚宣布与零跑成立合资公司的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称,对进口到欧洲和美国的中国汽车加征关税,“这是一个陷阱”,这种做法并不会让西方汽车制造商在应对成本更低的中国制造商的挑战时免于风险。

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则认为,一旦欧盟采取关税保护,那么很快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中国进口到欧洲的产品,有一半以上都来自非中国公司。“关税是一种猥琐的保护功能,从根本上损害了我们自己。中国制造商在德国和欧洲的市场份额不到1%,欧洲并没有被中国产品淹没,而我们纯粹是出于恐惧,而试图关闭边境。”

与齐普策有着同样担忧的也包括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奥拉•康林松。早在3月接受采访时,康林松就呼吁应该降低现有的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而不是选择保护主义。“我们没有要求保护,我相信最好的中国公司也没有要求保护。他们希望像其他人一样参与世界竞争。”

康林松认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是竞争的自然发展,欧洲企业应该拿出更好的产品和技术,以及更灵活的机制来应对这一挑战。从长远来看,来自中国的竞争将有助于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出更好的汽车。他表示:“如果欧洲认为保护主义是能带来长期成功的东西,我相信历史会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与宝马、奔驰持有同样观点的还包括大众。日前,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托马斯•谢弗在公开场合表示,大众集团支持电动汽车领域的公平竞争,并警告不要提高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因为这很可能导致中国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这对所有欧洲头部汽车制造商来说,都会是一个重大风险,甚至会对其在中国的汽车业务和投资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日前,欧盟中国商会发表了一份声明,披露中国正在考虑对进口大排量汽车加征最高可达25%的临时关税,被视为对美国和欧盟接连对中国电动汽车发难的反击。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进口了约为25万辆的发动机排量大于2.5L的进口燃油轿车和SUV,占去年进口汽车总理的近三分之一。

而这样的举措或许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站在历史关口

观察中国汽车全球化浪潮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关注 | 34作品
+ 关注
中国汽车出海的这个大船已经扬帆,站在历史关口观察中国汽车全球化浪潮。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