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残酷的事实,那些花高价买激光雷达的车主或将成大冤种

我前两天写了一篇《戳破端到端自动驾驶“遥遥领先的谎言”,说真话有代价》的文章。不出意料,文章被一群不懂技术趋势的热(nao)心(can)粉围攻,而比较欣慰的是,在评论区也得到一大批真正了解智能驾驶高手的点赞。

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了一个观点,随着“端到端”的问世和逐渐成熟,激光雷达的商业前景将被彻底杀死,那些曾经花高价买激光雷达版本的用户,或许将成为彻头彻尾的大冤种。

随着最新一届的成都车展开幕,这个趋势也愈加明显。

成都车展前夕,8月26日,华为推出了纯视觉版 问界M7 pro。 M7 Pro 的起售价为24.98 万,比起 28.98 万起的 Ultra 便宜了 4 万块。新的 Pro 版跟 Ultra 相比,除了激光雷达,所有硬件基本一样的,核心的鸿蒙座舱,CDC 可调减震一应俱全。

难道一个激光雷达价值4万元吗?

我们不妨把格局放大一点,降价4万元,并非是华为良心发现,要让利于民,而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那就是去激光雷达化。

此前华为的智驾一直都高高在上,售价几乎都在30万元以上,这对于普及推广智驾是巨大的门槛。20万元以下才是最大的市场,要想让自己的智驾水平提高更快,就必须拿到更加广泛和巨量的数据。

商业的本质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效率。如果用去激光雷达的更低成本,能更快积累数据,训练算法,提升智能驾驶的能力,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现在华为宣称,去掉了激光雷达的问界M7 pro,智驾降级为基础版 ADS,但它依然拥有城区 LCC+ 、城区快速路的 NCA 和高速 NCA,降级的只有城区NCA。

现在没有城区NCA,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升级为城区NCA;功能降级了,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在城区道路驾驶问界M7 pro,也并不意味着这些驾驶数据不能成为华为训练去激光雷达算法的工具。

降价4万元的问界M7 pro,降低的是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华为收获的将是更加海量的驾驶数据。

再加上此前已经上市的深蓝S7乾崑智驾版,也是主打纯动视觉方案,价格门槛降低到18.49万元,还有此前已经上市的智界S7纯视觉版。华为推出去激光雷达的速度还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此次在成都车展亮相的深蓝L07,也将是华为的纯视觉方案,价格也将在20万元以内。

国内最早把激光雷达搬到量产车上的小鹏汽车,也在8月27日,发布了纯视觉版的小鹏MONA M03,放弃了激光雷达,其中具备高阶智驾的MAX版本价格门槛降低到了15.58万元。

百度是国内最坚决的纯视觉路线派,8月28日,百度旗下的极越汽车也发布了纯视觉的V2.0版本,将极越PPA智驾升级为百度最新的智驾技术产品ASD,实现了实现高速、城市复杂场景全域覆盖。关键是,百度的V2.0版本是全场景覆盖啊,包含了城区复杂场景,这显然要强于刚刚开始转型视觉路线的华为和小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纷纷开始转向曾经嗤之以鼻的纯视觉路线呢?

2015年马斯克放狠话,“傻子才用激光和毫米波”,“任何依赖激光雷达的人都注定要失败”。

但是,在中国产业界大多数人,选择捂上耳朵,我不听,我不听。你就是嫌贵,等中国供应链把激光雷达价格打下来,看你用不用?

2024年1月,特斯拉FSD升级到了V12版本,端到端来了,游戏规则彻底被改变了。

何小鹏第一个承认了端到端的优越性,他说:我个人的建议是别犹豫,赶紧改,“端到端”才是大方向。

其他车企,嘴上不说,但是身体很诚实。2024年,都纷纷裁掉了原来rule-based团队,上马端到端。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端到端在国内遍地开花。

端到端改变了原来强感知,拼牛马、人工写规则的逻辑,变成了以算力多+优质开车视频数据多,让AI自己学习,训练算法系统的逻辑。

算力和数据才是决胜端到端胜负最关键的筹码。算力可以通过资本购买芯片来堆,但是数据必须是车卖得越多越好,驾驶的时长和路线越多越好。

那么强感知的激光雷达在这个时候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中国市场那么卷,激光雷达版本的车型,普遍要比非激光雷达版本贵。对于急于想要拿到更多驾驶数据的去训练端到端算法的车企,激光雷达就成为了必须砍掉的障碍。

因此,激光雷达成为了端到端的第一个祭品。现在市占率最大的禾赛和速腾聚创,距离最高估值差不多已经跌去了75%,足以说明问题。

之所以现在还有那么人说激光雷达好,并把激光雷达作为卖点来大肆宣传,要么是技术不达标,难以去激光雷达化,要么是希望你花钱买认知,要么就是不希望自己成为孤独的韭菜。

这个世界上,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没有几个,大多数人只会偷偷看你的笑话。

用极越CEO夏一平的话,华为一定会放弃激光雷达转投视觉方案,只是余承东太狡猾。一边在宣传激光雷达方案,同时背地里也一直在砸钱开发纯视觉方案,等纯视觉成熟就无缝切换,一点空档都不留给其他对手。(p.s.华为不容诋毁,容不容得下评价呢?)

要警惕那些还在忽悠你买激光雷达版本的人和车企,避免成为大冤种。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3关注 | 166作品
+ 关注
从业汽车媒体20余年,拒绝人云亦云,学会独立思考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