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合体”还不到一周,本田和日产就火速站出来官宣了。
12月23日下午,本田和日产与三菱,突然在东京召开一场联合发布会,宣布日产和本田已签署谅解备忘录;按照技术,双方将成立控股母公司,并且分别退市,品牌依旧独立。
明年1月底之前,他们将对合并作出最终决断,三菱也会在这段时间内,考虑好是否加入。
估计没有了解过的小伙伴一脸懵逼,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怎么日产和本田就突然合并了?
为了让小伙伴们了解具体情况,咱们整理了一下日产和本田合并的时间线,让大家对它们的合并过程一目了然。
“相亲”相互看不上眼
2019年,日本政府曾“撮合”本田汽车和日产合并,但由于日产汽车的控股权仍在法国雷诺公司手上,所以时任本田社长八乡隆弘对外表示,本田不可能与无法保证经营独立性的对手合作。
同时,日产汽车的高管也表示:本田汽车独特的工程设计,让日产无法和它使用通用的零部件和平台,达不到规模生产和节约成本的效果。
从本田和日产的表现来看,它们在五年前是相互看不上对方的。
患难见真情?
到了2024年,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国内市场不再是合资品牌的天下,本田和日产的表现出现了疲态。
今年1-10月份,日产的全球销量为277.7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在我们国内仅卖出了55.8万辆,同比大跌了10%,销量表现不稳定。
营收方面,日产今年第三季度营收3亿日元(约1400万元),同比下降5.1%;营业利润319亿日元(约14.8亿元),同比大跌了84.7%,营业利润率跌到只有1.1%,同比下滑5.5个百分点。
今年1-10月份,本田的全球销量为310.9万辆,同比下跌3.26%;在我们国内的销量为66.3万辆,同比下滑31%,不但连续9个月同比下滑,更是连续4个月同比降幅超过40%。
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本田的营业利润为2579亿日元(约120亿元),同比下降14.6%;除税后利润为1125.2亿日元(约52亿元),同比下滑58.5%。
在这种背景下,相互看不上的日产和本田选择握手言和,想要通过合作度过这次难关。
于是,在2024年3月份,日产和本田就达成初步合作,双方宣布共同开发新的软件,以及电动汽车技术。
到了2024年8月份,日产和本田的合作更进一步,同时还带上了三菱,计划共同研究下一代软件定义车辆(SDV)平台的基础技术。
其实,本田这次选择与日产合作,除了是当初的“相亲”对象、销量出现下滑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日产在紧急自救的时候,手握日产股权的雷诺宣布出售部分股权,那么对于本田来讲是好机会,买了日产的股权,就有决定权。
“暧昧”阶段
有了初步合作的基础,本田和日产想要进一步深度合作。
今年12月17日,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和本田计划就合并事宜展开谈判,以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汽车产业。
该报道称,本田和日产计划通过成立一个单一控股公司来运营,还有可能将三菱公司纳入控股公司,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
12月18日,据彭博社报道,本田执行副总裁青山真司对“本田与日产探讨合并”的新闻作出了回应,称:本田正在考虑几种选项,包括合并、资本合作或设立控股公司。
报道称,这将使日本汽车业实质上分为两个阵营:本田、日产和三菱组成一个阵营,丰田则控制另一个阵营。在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逐渐减少的背景下,此举将增强它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想要“横刀夺爱”的鸿海
这个时候,本田和日产还处在“暧昧期”,还没有正式官宣,而促使它们火速官宣的原因,是有一位“高富帅”想要横刀夺爱,它就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科技。
12月18日当晚,据日本经济新闻、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母公司鸿海集团,试图接洽日产汽车并收购其控股权;鸿海集团不仅希望收购日产的工厂和设备,还计划收购日产的全部业务,其中涉及车型有Pathfinder、Sentra轿车和GT-R超跑。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鸿海电动车业务的策略总监关润,曾是日产汽车三号人物,他在日产工作了33年,曾担任过执行董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等要职。
不过在2020年,关润竞选日产CEO失败之后便离职,后来就加入了富士康,估计是对日产CEO的位置恋恋不忘,所以想要收购日产。
除了试图接洽日产之外,鸿海集团还与日产的最大股东雷诺进行谈判;如果它能从雷诺那里拿下日产的股份,那么就能顺理成章拿下日产。
今年春节,鸿海集团已经通过信托机构表达了收购日产汽车的意愿,而雷诺也有意将日产的股权卖给鸿海。
但是,日产之前把股权卖给雷诺的时候,签署了出售协议,里面规定只有日产,或者其指定的第三方才拥有作为出售对象第一候选人的优先地位。
因此,在12月18日当晚,传出鸿海集团试图接洽日产汽车之后,作为“暧昧对象”的本田坐不住,直接警告日产称:若日产与鸿海合作,我们的合作将归零。
本田和日产确认关系
陷入“绯闻”的日产怕本田生气,给出了十足的诚意,并且在私下商讨反收购对策,以防被鸿海集团收购。
可以说,有了鸿海集团的“插足”,才促使了本田和日产火速确认关系,并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启动合并谈判。
好了,咱们讲完了本田和日产之间官宣的故事,接下来就来看看整合的细节,以及双方列出的7大方面协同:
1、通过车辆平台化实现规模优势;
2、通过研发智能整合优化研发能力和成本协同;
3、优化生产制造系统;
4、通过整合采购智能增强供应链竞争优势;
5、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实现成本协同;
6、通过整合销售、金融智能,实现规模优势;
7、在智能化和电气化方面,设立人力基金会。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鸿海集团“死缠烂打”,本田与日产合并的谅解备忘录中,包含了一条限制性条款,明确表示在合并协商进行期间,禁止本田或日产与第三方进行协商,就是为了打算阻止鸿海的收购行动。
如果本田和日产合并顺利的话,双方将在2025年6月签署最终协议;新公司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将在2026年8月前完成上市工作。
据文件显示,本田和日产共同组建的新控股公司,新实体将致力于实现年销售额超过 30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4 万亿元)的目标,同时营业利润目标设定为超过 3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398.5 亿元)。
1+1小于2?
对于本田和日产的合并,外界的声音不一,其中日产前CEO卡洛斯・戈恩表示: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既是绝望之举也是孤注一掷。因为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它们在同样的市场上运营,产品几乎相同,品牌也非常相似。
同时,他还表示,本田和日产提议中的合并,并不是真正的融合,更多是因为日本经济产业省更倾向于选择控制,而非业绩。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推动本田参与了这笔交易。
另外,卡洛斯・戈恩还称赞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工作效率,队伍的纪律性很强;同时他还表示,其实对于日产来讲,与鸿海集团合作更有前景。
那么,关于本田和日产的合并,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