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李震宇:阿波罗不光是代码,是时候拿出些产品了


自今年上海车展上发布「阿波罗」计划之后,业内对百度提出的疑问从未间断,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两点:「开放」以及「落地」。在半年后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终于对这些疑问给出了回答。


两个汽车行业内的解决方案和一辆「奇特」的无人车

此次百度在汽车领域发布了两个产品,人车 AI 交互系统——Apollo 小度车载系统,以及适应中国市场、可量产的自动驾驶产品——Apollo Pilot。百度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监李震宇表示,阿波罗平台不仅仅包括一行行代码,要想让智能驾驶真正实现,要拿出量产化的产品来。


GeekCar 之前的分析中就提到过:百度目前在汽车行业的定位还是供应商,因此在我们看来,百度发布的这两个产品,称之为「解决方案」倒是更合适一些:


1. Apollo 小度车载系统:提供了人车对话、人脸登录、疲劳监测、智能安全、AR 导航、车家互联、个性化服务和内容等核心 AI 功能。百度将车载应用场景与其基于云端的现有服务进行了打通。在现场演示视频中,这套系统可以在车内实现刷脸登陆、刷脸支付购买电影票、衔接家用智能音像的播放内容、通过智能家居打开车内空调等。目前,这套系统已经与一汽、奇瑞、北汽等 13 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其中与四家车企的 8 款车型今年即可量产。同时,百度还将与一汽、奇瑞、现代、猎豹四家车企的下一代旗舰机型深度融合,最早在 2018 年实现量产。



2. 自动驾驶系统 Apollo Pilot:据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介绍:「Apollo Pilot 是更安全、更经济、更舒适的自动驾驶产品,并且它更懂中国市场,具备海量的中国交通数据,能够针对中国的特殊路况提供自动驾驶服务,全面超越市面上现有的安全和驾驶辅助产品。」其应用场景将包括乘用车,商用卡车及商用客车三个领域。百度与奇瑞基于此系统合作的 L3 级别自动驾驶车将在 2018 年上市。



除此之外,一个月前百度与金龙签署的合作,也在此次大会现场展示了初步成果——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无人驾驶小型巴士。



之所以称这辆车奇特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她的名字:「阿波龙」,取自阿波罗和金龙的名字组合。第二个是他的车身设计灵感,据金龙的负责人说,这辆车的车身设计来源于大黄鸭… 包括我在内,现场的人无不惊讶于传统车厂开脑洞的能力。



整车采用了碳纤维以及新型复合材料,并使用了承载式车身。车身内部带有一块大屏,搭载了 Duer OS 以及 Apollo Pilot 无人驾驶系统。在车身外侧配备有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超声波雷达等无人车标配传感器,从而使得这辆车能够在园区或机场等特定场景下实现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此车将于 2020 年量产。



金龙透露这两展示车是他们与百度在 100 多天的时间内设计研发完成的,而百度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我们,车上所用的技术并不仅仅来自于百度和金龙,还有 Apollo 计划中其他合作企业的技术。


可以看出在 Apollo 开放平台的宣传背后,百度其实还是在为主机厂提供着解决方案,并且这些解决方案中还会整合其他 Apollo 合作伙伴的技术。从发布信息来看,对百度解决方案十分感兴趣并已经达成量产意向的大部分还是自主品牌以及新造车企业,这符合这些车厂相对「激进」的做法,也给了百度足够的「自由度」。



至于这些解决方案与 Apollo 平台的关系,李震宇解释道:「Apollo 是一个平台的概念,开放更多的是代码,参与者更多就是开发者。但是,现在 Apollo 小度车载系统和 Apollo Pilot,变成汽车工业界,偏上游产业链大家更愿意接受的一个产品。我们就是从互联网角度,去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今天发布产品也是第一次,我们也是欢迎大家的反馈。」


开放的意义究竟何在?

在专访的环节,今年从北汽加盟百度担任副总裁的邬学斌告诉我们,开放平台这样的定位虽然非常的互联网化,却吸引了很多汽车厂商的关注。来找他谈合作的传统车企(尤其自主品牌)太多,他都快忙不过来了。


另外,他也坦言,在公布 Apollo 计划前,百度内部对是否「开放」也有很大的争论,最后还是陆奇拍板决定开放,并说服了大家。在他看来,传统的汽车行业有 3 种商业模式,卖车、养车(包括修车,保险等)、车辆使用权的运营(包括租赁、共享出行等)。而在智能驾驶基础之上,在这 3 种模式之外还将再加上一个基于 AI 技术以及数据的智能服务商业模式。



对于百度来说,传统汽车的 3 种商业模式是他们不擅长的,所以他们只会专心去做第 4 种基于 AI 的智能服务。而这种模式对前 3 种传统商业模式及其产生的数据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开放是走 AI 模式的必然选择。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大会现场注意到,原来被百度命名为 BCU (Baidu Computing Unit)的参考硬件,已经被默默地改成了 ACU(Apollo Computing Unit),据说这个更改也是为了体现百度更开放的心态,因为 BCU 听起来还是像百度做的产品,而 ACU 这个名字就更像是全部 Apollo 伙伴可用的硬件了。



​其实在我们看来,开放也好,ACU 也好,这都仅仅是一个表面意义上的象征。在中国,自主品牌与新造车势力的崛起,中国用户习惯及驾驶环境的特殊性等因素,给了百度会盟汽车行业的绝佳机会,但是如果无法给这些车企合作伙伴们提供足够有力的量产级别解决方案的支持,Apollo 平台只会是像三国时期的」酸枣联盟「一样,只有摇旗呐喊,没有实质进展。我想这也是行业内众多疑问的根本出发点。


令人高兴的是,百度在这次大会上展示的信息已经表现出他们对于 Apollo 平台产品化及量产化的决心,这应该是 Apollo 平台落地的开始。剩下的,就要等搭载这些产品的车真正上市后,再做检验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7万关注 | 2941作品
+ 关注
国内最好、最有趣的汽车科技媒体,致力于发现并推动更美好的未来出行生活。关注汽车科技、新能源、个人交通工具、新出行模式等。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