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过程最繁琐,验车环节你得知道的三大常识!干货推荐

导读:选车的过程最纠结,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正确;买车的过程最痛苦,因为花出去的钱就像割掉大腿上最肥的一块肉;提车的过程最兴奋,因为你终于可以和车毫无顾忌的亲热了。但是,这个过程其实是整个买车过程中最繁琐的而又与资产密切相关。今天先跟大家分享“提车过程中的验车环节”。

1、验车的问题

验车过程中重要的事情不外乎四条,第一条是检查车子有没有瑕疵,比如划痕掉漆什么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为洗车没彻底洗干净而斤斤计较,因为你开出去一公里就会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车上的水渍或者尘土可能会掩盖轻微的划伤,这一点留意一下就可以了,不必太在意。

第二条是看车子的生产日期,库存时间太长的车并不一定会对车辆的实际使用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只是会影响你的心理感受,节点不好的话也可能影响车辆的上牌,这种节点包括厂家更改车型申报、更改车身外观标记(比如上海大众换成上汽大众)或者更改车标、更改车型的排放标准等等引起的上牌截止日期的变化,这种情况厂家都会通报。车子的生产日期有可能会影响未来二手车的价格,但不必那么较真,因为有些东西不是可控的,实在不放心可以在车门B柱里侧找到车辆的铭牌,上面会标有明确的制造日期和产地,至于多长时间合理这个比较复杂,涉及的因素很多,与其看日期不如看车况。与整车生产日期参照的还有轮胎的生产时间,一般前两位数字表示一年中的第几周,后两位表示年份,但是因为轮胎生产出来到整车制造商的总装车间并不是一个时间,同时因为业内对轮胎的翻新能力和伪造日期的能力非常强大,所以不建议把这个作为依据。

第三条是检查车子的各种功能是不是正常,这个需要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如果在意最好能事先熟悉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只是知识在缺乏实际检验的时候并不靠谱,所以最好找个懂行的老手去验车。你也可以参考4S店提供的新车PDI清单这份文件来检查,但是这份清单对新手来说基本像天书,所以多数新手都会选择忽略这个程序,老手可以选择性的忽略某些无法目测或者需要工具检查的项目,五分钟就可以完成,有些品牌会提供适用于车主的检查清单,相比PDI清单更容易一些,也有些品牌会强制要求销售顾问交车时向车主提供详细的交付说明服务。

第四条是不管你事先挑好了车还是临时挑的车,都要检查车子有没有意外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有些商品车可能因为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事故,现代的商品车物流方式主要有三种,火车专列、大型滚装船、大板车运输,其中大板车和滚装船运输时比较容易发生事故,4S店自己调车时也可能会发生类似事故,如果是碰撞就有可能会另行修补,所以需要经验判断,无论说的多清楚,让一个新手来搞定这个问题是不太现实的,但总体上来说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

2、新车里程的问题

不存在国家或行业标准对新车里程的严格要求,留意一下里程表,虽然里程表并不代表车子实际跑的里程,留意一下起码可以求的心理安慰。这里只能简单说一下,绝对“零公里”的新车基本是不存在,因为车子从从生产线上下来会有一系列的检测过程,检测完毕到商品车库房有一段距离,从商品车库房装大板车(或火车、滚装船)要移动,从运输车卸下到4S店的库房要移动,从库房交到你的手上要移动,这些都是正常的移动,但是按照现代汽车工厂的设计,这个过程累计很少会超过5公里,即使加上有些问题车的返修因素,也很难到10公里以上。假如因为4S店调车、用商品车试驾(这个风险很大,4S店也不愿意)等原因导致了里程的增加,这个就属于不可控的因素。

即使车子里程表显示是在10公里以内,也不一定只跑了10公里,技术上只需要让轮速传感器失效就可以实现,当然也有专门的调表方法,但是这种事情更多的是发生在二手车领域。假如是一款新车,在路况良好的地方实际开了100公里,你是很难用肉眼去判断这个车有过100公里的驾驶过程的,所以只要看看生产日期是不是临近、看看轮胎是否磨损、看看刹车盘是否有光亮的磨损、看看底盘和机舱是否有积灰去综合求得心理安慰,但这个仅仅是心理安慰,对于实际行驶里程不多的新车来说,如果存心去改动里程表,所有的目测方法都不靠谱。

作为一个正常的购车者,你在品牌专卖的4S店遇到走私、非法拼装或改装车的几率很低,真正想买的人也不会去4S店,新车里程绝对0公里肯定不对劲,超过10公里也不算合理,但一般情况下即使在50公里,如果没有特别的迹象表明这款车可能有问题,那也没有必要纠结。

3、展示车的问题

试乘试驾车一般都是专车专用,而且必须上牌,这是厂家要求的,4S店也会得到相应的比市场价低得多的折扣(70或75折)来购买试乘试驾车,这种车在使用1-2年后会转为公务车或者二手车(其实很多4S店的试乘试驾车都经常用作公务车),但是展厅的展示车与试乘试驾车不一样,虽然经常被摸来摸去,但它仍然是商品车,为了避免损耗,展示车会经常更换。

假如你要买的车恰好库存没货,买展示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早些年车市紧俏的时候,买展示车是一种正常现象,曾经发生过购车者主动砸了展示车的玻璃再买下来的事情,也有些购车者会专门挑展示车购买,原因大概是觉得既然是专门展示的,那一定是精挑细选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4S店的展示车基本都是量产车,只有厂家在新产品上市前在大型车展上做的展示车才是特制的(请注意是将要上市的新车,不是指那些只有一个壳子、看起来很炫酷的概念车),这种车在材料和工艺上都很好,在完成任务后往往会在厂家内部消化,或者进入专门的二手车部门,你基本接触不到。

总结:我们在提车时候,由于这个时候是消费者最兴奋的时候,往往在提车时候觉得没必要再次验车,而这个环节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当你车一离开4S店或销售商,一切发生的关于车辆的问题(非质量问题)都是车主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消费者往往在这个环节容易吃点小亏,当然小亏倒不是事,但现在发生的很多提车过后就开始投诉的事件,就在于之前消费者提车之后吃得“哑巴亏”,这个得怪谁?怪4S店或销售商“水太深”,这个只能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

【运营:汽车坑!汽车坑是一个共享社区,帮助汽车消费者答疑解惑、共享购车知识经验以及车商动态,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汽车坑!】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34关注 | 33作品
+ 关注
公众号【汽车坑】编辑,最懂汽车4S店的汽车自媒体,100个购车技巧深度解读!用老司机的方式,买你的第一款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