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爸有辆海拉克斯

说到皮卡,难免说到美国,说到美式文化等等。全美销量最好的一类车,代表着老美喜欢的实用、粗犷、豪放、自由……

到了中国呢,皮卡依然是最皮实的车的代表。

我印象中的第一台皮卡,也是印象中的第一台车,是我爸的丰田海拉克斯。这车有一位远房亲戚曾经被三贱客丢进海里,撞到树上,也曾经置身火海,飞身坠楼,但最后还是像中东战士一般驶进了TG的演播室。

零几年的时候,我爸要么是开着个海拉克斯,要么是骑着个本田五羊摩托,在家与单位之间奔波。这俩机器也是一个赛一个的皮实耐用。

那些年东北流行种“坝外地”。顾名思义,就是在防洪大坝外面的江滩上种地。大坝以外都是土路,干旱年头,江水退去时露出肥沃的黑土;雨水丰富的年头,江水涨起时全年颗粒无收。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开着这车载着我到大坝外面看水。夏天驶过的是泥泞的黑土地,冬天也在结冰的江面撒撒野。夏天在水边丢石子打水漂,踩了一脚地泥泞回家了;冬天在结冰的江面打滑刺溜,滚了一身的雪钻回车里。短短的一段路上,夏天凉风从车窗穿过,清凉舒爽;冬天只好在车里缩成一团,却还是乐此不疲。

海拉克斯在泥泞里并没有很吃力,在雪地上也没什么小脾气。车内呢,一切从简,仅此而已。那个时候皮卡车的内饰也称得上是最接近轿车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一样的简陋。虽说连方向盘上的丰田Logo都难以分辨,但好在线束什么的都老老实实的待在盖板后面,盖板也不会随随便便掉下来。

两个字,结实。

零三年伊拉克战争其间,海拉克斯也是没少上镜,战场上皮实耐用的口碑堪称中东汽车界AK47。中东那边比较流行的是双座版本,座越少载的人反而是越多了。估计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的海拉克斯一点都不怕,毕竟是克拉克森都没能杀死的一台车啊!

后来到了我学车的时候,坡起总是把握不好离合深浅,频繁熄火,车子几步一抖。我爸偶尔嘲弄道:“你是不知道哇,我当年开着咱家那老丰田,三挡都能起步。”一句话看出来这老皮卡离合器有多抗造。我自然是不服气:“那还不是你把三挡当成一挡挂进去了。”

对了,这老东西现在长这个样子了。

上了初中,长城的皮卡喊得很响,值得一提的是,这号称十几年全国销量领先的国产皮卡,使用的是海拉克斯底盘。

主打车里有一款叫风骏3,另一款叫风骏5。在我看来风骏3的前脸就是个笑话。这个不伦不类的“滑稽脸”一度让我对同样微笑的MX-5有些抵触。


正好那几年老爸公司要用皮卡送油,就入手了一台风骏5。这车前脸比起风骏3要正常许多,在当时和什么爆款五十铃比起来也是棋高一筹。我爸原话:“同样是送油,开个板板整整的车,司机自然小心翼翼。”不过据说大家都很信得过长城的质量,遇到道牙子什么的根本不怂,这车也没少这车吃苦头。不过好在保养不贵,用着顺手,倒也是满足了需求。

这几年不少人选择F-150和Ram这种大家伙,五米多长两米多高,停车不找个道牙子就难受,确实很难找到更霸气的存在。今年也不必再弄那些车门喷字和反光条装潢了,进城也没那么费劲了,可是美国车这上蹿下跳的税又让人看不明白了……


键盘车神在这些狂野改装的皮卡车的评论区里很喜欢说“看看人家的汽车文化”,将我们国家这种缺少一些个性化的市场称为“缺少汽车文化”。似乎没有改装的车就没有灵魂,似乎中国人眼中的车只是一种工具。

但回过头看看,我们真的没有汽车文化吗?

当我乘学校的“保安车”去虹桥时,我会用这半个小时好好品味保安师傅的那台上海特产——荣威550。这车在上海的路上一抓一大把,但这一台也许是他和他老婆结婚之前一起手挽着手,走了几家4S店之后决定买下来的。

也许当天傍晚他们开车回家,路上老公说这车动力不错,老婆说这车载音乐好听;老公突然一脚地板油,坏笑着听老婆惊呼“妈呀”;老婆一把掐在老公胳膊上,笑着嘟哝一句“侬脑子瓦特啦”。俩人再接着商量着要在哪条街上给崭新的550拍一组定妆照。一抬头,我看到后视镜上挂的一块护身符,也许是从哪个古玩城淘的吧,这算不算中国改装车的特色?

 

这些故事不见得真的发生在他们身上,但一定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发生过,至少我很乐意这么去想。这样的车更有热乎劲儿。

 我们口中的“汽车文化”不止于玩车那么简单。文化不一定是个性的飞扬,也可以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情感寄托。载过的人,发生的事,走过的路,都是用来找回那些在岁月中不慎遗落下的碎片的线索。凭这些线索,即使是很普通的车子,也是无法替代的记忆。

说说你遗落在车里的回忆

大家只需在文章下留言与我们分享,我们将选出1位粉丝,送上“极驾客TopDriver”精心准备的礼物。

临时停车号码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2万关注 | 6552作品
+ 关注
看车总有不同视角!新鲜有趣的原创汽车内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