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人驾驶一定会来临?丨顿悟·自动驾驶

虽然起初汽车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样也让人类付出了很多代价,比如自汽车发明以来,在近百年的历程中死于车祸的人多达数百万,而当所有人都拥有一辆汽车并且拥挤在一个城市时,交通拥堵以及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类。

是时候对汽车再进行一次升级改造了。

1自动驾驶比智能机器人简单几个量级

虽然人类从一开始就幻想未来会有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比如机械手臂可以完成精确无误的生产制造,谷歌的阿尔法·狗可以战胜人类围棋精华,这一些已经发生的事实都让人们认为智能机械会在不远的未来到达。

本田就一直在研发智能机器人项目,虽然本田暂时不能给出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商用规划,但本田认为这玩意儿一定会有用。不过,我们也认识到经过本田近30年的研发,阿斯莫机器人也只是学会了人类的行走。

并不是,核心在于自动驾驶具备机器人无法跨越的优势---滚动比行走要简单得多。智能机械要从事的工作在复杂性和体量上都比自动驾驶多得多,一辆汽车四个轮子,刹车和方向盘能组成的可能实在太好预测了,制动、加速、匀速、转弯。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类在犯这样的错误,但这些对智能软件来说都不是问题,那么,什么才是问题?

可以说绝大多数智能软件都不具备人类的“本能”,或许“本能”是人类能区别于其他的根本。在自动驾驶里,一切过程都是僵化并且提前规划好的,但难免还是有1%的时间会遇到突发时间,人类可以依靠本能处理,这个本能的瞬间是人类具备的先天性的短时间处理大量复杂信息的能力。

由于这种担心,人类并不愿意将自动驾驶快速引进,因为即便只是有1%的不可控,一旦在公共街道上出现故障,必然“人命关天”,所以现在自动驾驶虽然有所进步,但大多都处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比如农田、矿场,这些地方有既定线图也有既定速度,发生意外伤亡也可以降到最低。

很快,工程师意识到自动驾驶最适宜工作的是“简单整齐划一”的封闭式环境,但现实环境中,街道和高速公路都是复杂混乱和难以预测的,而导致人类和机器人产生如此巨大差异的就是——知觉系统。

知觉系统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人类可以通过知觉系统分析处理视觉信息,并凭此感知对方的情绪、认知识别。

阻碍知觉系统发展的还有硬件方面的因素,比如收集来的大量图片、声音、骨骼等信息没有可以短时间处理完的芯片,也因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视觉系统的处理方法都是提前录入信息,然后将要识别的物体进行一一比对。这一点仿佛类似我们如今的指纹打卡机。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识别率不高,光线略微不同或者场景不同,就很容易对物体识别错误。

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发展,自动驾驶基本可以宣告不会来临。

3实现“汽车本来就是便利的”

在中国,平均每1000人拥有85辆汽车,而美国则是797辆,虽然中国汽车销量在减速但是基于庞大的基数,中国也将快速面临家庭第二台车和家庭第三台车的问题。汽车原本是便利的,但是这种便利正逐渐演变成“困扰”。

1、除了上下班,工作日车辆长时间停放在停车场内

2、固定上班时间,导致家庭停车位空闲而市区停车位紧张

3、周末时间,有一台车一直不能发挥价值

4、上下班时间,两台车同时享受道路资源,造成道路拥堵

5、拥堵导致汽油资源过快消耗

这种情形带来的后果是,上下班时道路拥堵,拥堵过后是停车场拥堵以及资源浪费。原本便利的汽车正在成为消费者的负担,而且这种负担在城市越来越难以承受之时,政府会出台政策限制这种便利性的过分弥漫,摇号、限购、拥堵费等等。

自动驾驶也不会像人类一样产生道路交通拥堵,因为它们的表现完全可以像大雁一样,每个人保持同样的距离,让整个道路的利用率更高。不过,这样一来,自动驾驶汽车就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频繁往返势必会让自动驾驶汽车行驶里程远超普通汽车。

这个问题人类又将如何解答呢?

图 | 来源于网络

About Astoncar

爱车,更多一点

雅斯顿 | 以消费者的目光探讨汽车,分享更多原创真实的汽车观点

Contact us

gao@astoncar.com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技术解析
查看详情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车友评论

(4)
0/500 字提交评论

网友评论

留言中所有与交易和团购相关的信息均为虚假信息,与汽车之家无关,请勿相信。
god0019   2019-02-21 13:38:14  来自  Android客户端·浙江4楼

7

海上声   2019-02-21 12:18:39  来自  手机汽车之家·浙江3楼

666

吕沐阳   2019-02-21 12:15:49  来自  手机汽车之家·黑龙江2楼

666

查看全部4条评论
相关推荐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精彩视频

按住此处可拖动

不再显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