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成长的烦恼

小鹏推新款车型引发维权这事情挺有意思的,咱们看看啊。

小鹏是推了新车,增配降价,续航提高了150公里以上(长续航车型),价格下降了1.2万(入门版车型),引起了老款产品用户的不满。

先看看汽油车发生的都是什么样的事情,还记得几年前某德系A+级车型推新款,机舱盖液压支撑杆等等很「德味」的细节被减配了,但是价格反而比之前更高了。

引发的结果也不一样。那款德系产品引起了很多媒体的不满,小鹏新车引起的是消费者的不满和维权。那款德系产品从那之后销量一举蹿升到第一梯队。小鹏这件事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会好会坏暂且不管,仅仅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太值得说了,这个案例完全可以让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哑口无言。

那么现在就开始吧,我都迫不及待了。

▲「图片1」注释:截图自小鹏汽车官网

「买完涨价了怎么不见你维权?」

对于这次一些小鹏车主的维权,又有人出来说:「降价了你们要求维权,涨价了没见你们要退差价呢?」之前在特斯拉的降价风波过去之后,马斯克也在推特上发表过类似的观点。

这种观点是错的,大错特错。

我们来看看涨价和降价的不同吧:

——涨价通常是因为产业变动、原材料价格浮动、市场供需关系产生重大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不可预期的,比如什么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减产,比如贸易冲突导致关税变化。

——降价通常都是因为常规的产业升级,设计、研发、生产、人力的成本降低了,规模化进程顺利实现了,于是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这是预期之内,甚至计划之内的。

区别很明显:成本上涨是不可控的,而成本下降是可控的。

也就是说:

——消费者完成购买后,产品涨价,这是纯粹的运气因素或者基于市场信息的炒货。

——消费者完成购买后,产品降价,这是被消费企业事先就知道甚至计划之内的事情。企业完全清楚新产品会更好,并且价格会更低,而他们没有告诉消费者。消费者被隐瞒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消费后发现产品降价且升级了、而且差异如此之大,那些消费者选择去维权有问题吗?于情于理都太正常不过了。他们就应该去索取企业的补偿和回报,那是他们应得的。那也是企业必须要做的。

「不要维权,小鹏垮了我们得不偿失」

维权事件发生后,微博账号「汽车营销分析」上传了某用户的观点:

▲「图片2」注释:图片来自微博用户「汽车营销分析」

每次看到这样的观念,我都无比愤怒。

我希望大家明白这种观念意味着什么,都这么做事情的话,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当某豪华品牌经销商不做PDI或者隐瞒PDI结果,把不合规的车卖给消费者然后不退,修车不提供代步车,还收取不合规的金融服务费的时候。那些人会跳出来说:「车主不要维权,否则这个品牌完蛋了,大家作为车主也一起完蛋」。

当某学校校园内发生诸如霸凌、教师辱骂、食堂垄断经营,学生试图讨要说法,但被校领导用手段给强压下去,让事件不了了之,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些人会跳出来说:「校友们不要跟外界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学校完蛋了,我们也要一起完蛋。」

相信大家可以意识到这种观念有多么荒谬,这种思维有多么腐败。不要做这样的人,不要支持这样的人,他们在毒害我们。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糟糕与黑暗的构成因素。

对「EV无用论」的物理性回击

EV反对者们的经典言论,我们都听说过无数次了:「电驱动就是不行」、「一百多年前就被淘汰了,未来还会被淘汰」、「电驱动不现实」。EV支持者也一样说过无数次,不应用静止的眼光看世界,EV在进化,技术与应用事实上都会越来越好。

但是反对者不信,就是认准了EV永远不好用,永远是个麻烦。

Well,小鹏G3就是最好的例子,2019款是去年发布的,最高续航里程是365km。今年的新款续航里程达到了520公里。

续航里程提高了150公里以上,成本还降低了。(补贴前价格降低数万,补贴后价格降低3000到1.2万不等)只是短短一年的时间而已,小鹏这一家企业的EV产品就已经有如此巨大的进步了,产品巨大升级、成本降低。

肉眼可见的进步。

不应放缓升级的节奏

我最担心的是,会有企业在看到小鹏用户维权之后,觉得升级太快不是好事,反而放缓产品升级的节奏。(我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还是有必要说一说)

小鹏在这件事情上是否有做错的地方,我不是特别清楚。之前看到有文章说,存在用户在新车发布前有「被销售『催』着提车、被告知小鹏将涨价」的情况。如果属实,这便是没有任何争议的糟糕行为了,小鹏必须给那些用户更完善的补偿,并且惩戒、整理品牌的销售网络。(再次声明:不确定这是否属实,只是基于假设的探讨)

另外小鹏现有的补偿措施(三年内老用户换购小鹏产品给予万元补贴),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诚意,但是不够分量,应该给予现有车主一些立刻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补偿。个人认为这一点还有改进的空间。

至于小鹏的产品升级和成本降低,这绝对一点问题也没有。

虽然这些变化引起了争议,但这也是厂商们应该做到的进步。面对这些争议,厂商应该做的是提前准备好预案,怎样给予老用户足够的补偿,让他们满意,而不是——绝绝对对不是——放慢升级的步伐,试图缓缓变化。缓缓变化,一点点来,这是传统车企才会做的事情,这是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时候才会有的姿态。所有年轻的企业都不应该变成那种老顽固的模样,事实是,即便是不再年轻的企业,也不应该是那副老顽固的模样。

速度更快、续航更长,用户需要这样的进步,这是绝对确定的,它不是那种「四缸变三缸」式的需要用户去被动接受的变化。

需要达成的共识

两个星期之前,我配了一部台式电脑,包括显示器等等一切外设,总计花费不到八千块钱。

帮我选配置的朋友忘了是几年前配的电脑,配置是当时的高端选择,光机箱和里面的东西就八千多。

而他的显卡是960,我的是1050ti,他的CPU是i5,我的是i7。虽然实际效能差别没有那么大,但终归我这台更高级,而且价格还便宜了不少。电子产品就这样,大家也都清楚摩尔定律什么的。我们有这个共识,后买就是比先买更实惠。

这个案例跟小鹏也不完全一样,我和朋友买电脑间隔的时间单位是年,差价也就两千左右,供销差异虽然有但也不至于很大。不过小鹏G3的这个间隔时间甚至可能是几小时一两天,而功效和价格差异也大得多。但总体意思差不多,况且配电脑的话,厂家也不会补偿差价。

总之就是,配电脑的时候,我们明白这些配置过一两年就会落后,而且价格会比现在低很多。

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购买EV也会是类似的这种差别,只是程度更加剧烈。事实是如果对EV有信心的话,更会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

汽车和电脑不一样,厂商应该针对这种情况预先准备好给老用户的优惠条件,至少不要让那些新车上市前不久刚刚购买了老款车型的用户憋气。

另一方面,EV的消费者应该明白,这种产品更迭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会存在,而且怕是也没法指望厂商能给出足够让人满意的补偿措施。所以留个心眼吧,比如新车即将上市这段时间里,先等待观望,务必忍住不要付款,或者就干脆暂时先别买EV。

未来有一天,当充电与续航能够达到让用户不会感到焦虑的程度,类似小鹏的这种争议便也会自然得到部分消减。希望那一天快点来吧。那个时候,消费者购买EV产品的时候,不会再因为害怕自己买到不划算的老款车型而提心吊胆。

那一天未必需要很久,看看两年前市场上EV产品的续航、价格、充电时间,再看看今天的,进步的速度并不慢不是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文|鐵西區的李子

图|网络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3万关注 | 1.8万作品
+ 关注
汽车媒体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