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华为公布了自动驾驶公开道路体验视频,并直言“能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的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这比特斯拉就好多了”。
从视频看,测试处于复杂的城市路况,无论是红绿灯等待、无保护左转以及抢道的对向车辆和类鬼探头的外卖小哥,面对国内典型的城市路况,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都给出了不错的应对。

不过,只凭这些就断定华为一定比特斯拉强了吗?显然不能。
目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Waymo、百度Apollo为代表的技术公司,一类是以通用、戴姆勒为代表的传统车厂。在法规的干预下,量产车目前所处的最高阶段为L3级别的自动驾驶,而技术公司目前多数处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需拿到交管部门颁布的测试牌照)。也就是说,因为商业及技术方向的差异,传统车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技术公司还是存在差异。

那我们便从技术公司中去做横向比较,看看华为的实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在做对比之前,不得不提及特斯拉。虽然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排名并不靠前,甚至连腰部都算不上,但特斯拉依然是自动驾驶领域一座不可忽视的大山,原因很简单,特斯拉搭载PSD的量产车,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真实案例,而这恰恰是验证自动驾驶技术可靠性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那不直接制造汽车的技术公司,如何推进自动驾驶技术持续进化呢?那便是大量的测试。
以身处头部且是中国公司的百度Apollo为例,2020年9月份,百度地图界面悄悄增加了一栏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按钮,北京地区的用户可以通过软件预约由百度Apollo提供的出租车,这就是业内非常重要的Robotaxi。
但是,这只是百度Apollo Robotaxi测试的冰山一角,截止到去年12月,百度Apollo Robotaxi和Robobus已经接待乘客超过21万人次,是全球唯一在多城市提供此类出行服务的品牌。这为百度Apollo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大量案例。
在国内,百度Apollo在2018、2019、2020连续三年的北京自动驾驶路测报告中,成为在京投入测试车辆最多、测试里程最长的企业,三年累积的测试里程已达201.92万公里。
在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个数据,百度与第二名的差距非常大,总体的测试里程占比超91%,自动驾驶行业排名综合成绩位于行业第一。
基于此,百度Apollo获得了北京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小组发布的中国首批T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这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此牌照的企业。早在2013年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的百度Apollo,截止目前已经获得了超过200张自动驾驶牌照,仅在国内就获得了超过150张。
除此以外,百度Apollo与多家车企合作,将基于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降维而来的ANP搭载到量产车上,比如搭载此技术的威马W6已经作为量产车型上市。
无论是庞大且复杂的测试车队,还是量产车型上的ANP技术,百度Apollo凭借前端的技术和大量的数据积累,已经走到的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第一梯队。
而测试与验证,恰恰是华为自动驾驶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华为与目前头部自动驾驶企业的差距。我们以视频中呈现的场景来看,这辆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极狐,是否是否在上海或其它城市更复杂的道路环境进行测试?介绍中所提到的上海1000公里无接管行驶,是同一区域的累计,还是更大范围的测试?这都不得而知。
所以,对于华为而言,自动驾驶技术接下来在量产车型上的表现,才是最需关注也是最需注意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