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豹CTB双面侧柱碰试验,顺利通过双面侧柱碰撞挑战

近日,比亚迪海豹参加了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进行了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那么该车具体表现如何,现在就和笔者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海豹CTB顺利通过双面侧柱碰试验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在安全上比燃油车要求更好,不仅要考虑乘车人员的安全,还要保证车辆发生碰撞之后,保护我们车辆的用电安全。我们从此次的双面侧柱碰试验可以看出,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试验结果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所以说CTB电池和车身一体化的技术,确实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此次双面侧柱碰试验,车内的人员保护方面良好,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最大化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生命安全。


电池安全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此次双面侧柱碰试验,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并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保护了汽车的安全,同时也保护了乘车人员的安全,没有造成第二次的伤害。

二、比亚迪CTB技术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理念,提升了整个汽车的操控性能。CTB技术在蜂窝中找到灵感,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合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成为车身传力和吸能结构的一部分,在碰撞工况下,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空间及更顺畅的能量传递路径,乘员舱形变大幅减小,给乘客创造了坚固安全的环境。


CTB技术采用车身地板纯平设计,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包。同时CTB技术采用全扁平结构的车身一体化设计,两者高度集成,相较于CTP技术,CTB技术下电池能量密度、体积利用率均实现显著提升,对提升续航里程带来实质性赋能。


扭转刚度数与整车操控性和舒适性成正比,扭转刚度越大,在弯道行驶时,整车后轴跟随越快,甩尾越小,车辆操控性越好;扭转刚度越大,在过减速带时,产生的形变越小,车辆舒适性越好。

三、海豹产品优势

比亚迪海豹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的当下,新能源汽车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场景,此时谁要是能拿出更加适合市场的技术,肯定能提升不少销量。比亚迪海豹长续航后驱版在C-NCAP中获得了五星成绩,综合得分率高达88.6%,验证了比亚迪海豹的安全性。


在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比亚迪海豹更是通过试验证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安全性,搭载了CTB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力地宣传,相信该品牌会越来越好。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碰撞测试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车友评论

(7)
0/500 字提交评论

网友评论

留言中所有与交易和团购相关的信息均为虚假信息,与汽车之家无关,请勿相信。
未来3174   2023-08-01 00:14:16  来自  河北7楼

感觉比亚迪真的可以通过所有的试验,看好国产比亚迪。

迪迪子吖   2023-08-01 00:01:55  6楼

通过测试就是彻底证明了比亚迪的技术是真的不错的啊

邯郸未来可期   2023-07-31 20:08:17  来自  河北5楼

这测试的成功恰恰证明了比亚迪的实力。就是很安全。

查看全部7条评论

下载之家app

7
评论
收藏
精彩视频

按住此处可拖动

不再显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