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or致敬?小米首款C级纯电SU7,有点儿像Taycan和Model3融合体

果不其然,随着广州车展即将临近,各大车企还真是十八般武艺全上齐,让人看完后是眼花缭乱,尤其对于想要买车或换车的人而言,那真的会有选择困难症。

不过念寒不打算聊广州车展上的新车,而是想要跟各位车友聊一下小米汽车,想必大家都已经在看到了吧,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但又说不出来哪里见过,所以这就是小米造车的底层逻辑。


在这里,念寒可以毫不遮掩地跟广大车友们说,咱就是妥妥的米粉,像手机和家里头的智能设备,几乎全都是小米的产品,因为性价比确实很高,主要是智联特别方便,这可不是念寒在这里打广告。

而我们都知道,小米主打的就是性价比,早期走的就是低中端路线,后来才慢慢走高端路线,从它卖的手机就可以看出来,别的产品就不用多说了。


但念寒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小米造车可不像是当初造手机那样走低端路线,更不会实现所谓“年轻人的第一台车”愿景。

因为它出手就是走高档车量产化路线,而在没有公布新车之前,其实小米的一把手雷军早就已经表态,为了实现“人家车”的梦想,彻底豁出去了,怎么可能会烧大钱造便宜的车呢?你们就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咱们废话不多说了,直奔今天的主题,聊聊 小米SU7 ( 参数 | 询价 ) 究竟咋样吧。

先从外观说起,前面念寒是不是问过各位车友看到小米SU7后,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它的设计理念确实有几分模仿,或者说是致敬的意思,结合了保时捷轿跑taycan和特斯拉Model3的设计元素。

比如车身的线条特别有辨识度,简单流畅不花里胡哨,低趴姿态充满着运动感,像这种以时尚感和运动感相结合的设计语言,可谓是“取两家之长”,这无疑使得小米的首款车型在外观上脱颖而出,在视觉上确实有加分。


除了外观抢眼以外,小米SU7定位也是相当精准,据多家媒体对外披露称,这款车定位在“C级生态科技轿车”,也就是中大型纯电轿车,那么尺寸和空间必然是一大亮点。

而据此前工信部对外发布的新产品公示显示,小米将会出两款纯电轿车,但并不是两款不同类型的车。如此说来的话,小米造车就有趣的,采用了造手机的那种套路,采用普通版与PLUS的策略。


果不其然,据媒体对外报道称,小米SU7采用了简洁SKU的策略,只规划了低、高两个配置,分别是小米SU7和小米SU7 MAX。而根据产品信息显示,小米SU7和小米SU7 MAX均为5座车型,轴距达到3米,相比保时捷轿跑Taycan,小米汽车明显要更大。

而小米SU7 MAX的长宽高分别为4997/1963/1440mm,整车总质量为2655kg,配备激光雷达。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在小米SU7 MAX的基础上,高度增加了15mm,整车总质量则轻了225kg,但并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看到这样的配置和性能参数,就知道念寒前面的分析是对的吧,小米从计划到宣布造车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好走高档豪华车路线了,年轻人还是不要抱太多幻想了,哈哈。

接着说,小米SU7在动力方面表现也是很出色的,采用了襄阳弗迪电池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搭载单电机,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20kW,最高车速可达210km/h。


而小米SU7 MAX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搭载双电机,前后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分别为220kW/275kW,最高车速可达265km/h。像如此给力的电动动力系统,足以在加速性能和高速稳定性上绽放光彩。

相比这些,念寒认为小米造车最重要的就是主打“智能科技”,前面不是说了它的定位,除了是C级纯电轿车以外,它还被赋予了“生态科技”。也就是说,小米作为一家以智能化产品闻名的公司,自然是会将智能科技应用到汽车中。


说到这儿,念寒不知道各位车友是否关注过小米汽车的动态,在新车还未亮相之前,小米汽车就已经收购了美国的一家AI公司Deepmotion,并搭建了智能驾驶自研团队,这也就意味着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具备了强大的研发能力。

还有就是,小米汽车还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和营销体系,这使得它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生产和销售汽车。


虽说小米汽车具备很多优势,但挑战也是有蛮多的,毕竟竞争对手都很强悍,再加上它本来入场就晚了,现在单单就新能源车领域早已处于白热化阶段,想要入场分一杯羹,恐怕还真得拿出实力去证明自己。

比如小米汽车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有特斯拉、华为问界、蔚来、理想和小鹏,以及一些自主新能源品牌。那么小米汽车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脱颖而出,那就得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到消费者,你们说念寒分析的对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小米SU7
标签: 新车资讯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车友评论

(0)
0/500 字提交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精彩视频

按住此处可拖动

不再显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