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江湖廿七回:赶超韩系车的正确姿势

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

第二十七回 赶超韩系车的正确姿势

骐骥跃无十丈噫吁唏 跬步积至千里思密达

列位看官,新一回的《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又与大家见面了。

最近,我猜,会有很多人忙着抵制韩国生产的商品和韩国品牌的商品,甚至有很多人会抵制韩国品牌的汽车,更保不齐有个别人操起U型锁去打砸韩国车。本人对任何无脑的抵制行为都表示鄙视。窃以为,有功夫抵制这个抵制那个,可见这个人效率低下、时间不值钱。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会一如既往的创造价值,而不是闲的去琢磨怎么通过抵制XX来投机——无论是获取微小的利益还是获取短暂的快感。而最好的抵制,则是在市场上用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打败对方。

同样,我猜,也会有个别中国品牌,打着“爱国”的旗号,企图通过煽动别人抵制韩国汽车品牌,来达到传播自己品牌的目的。不过说真的,韩国品牌受到这样的事件影响,即使销量在一定时期内有所下降,这些放弃韩系车的用户也一定会转向更具竞争力的品牌,而不是表面标榜爱国、背地里却通过山寨拉低中国汽车形象的品牌。韩国汽车品牌市场表现低迷的时候,的确是中国品牌可以争取到更多潜在用户、追赶韩系车的好机会。但是,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的。

关于抵制国内的韩资企业到底是给韩国造成的损失大还是对中国影响更大,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来聊聊,在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如果想赶超韩国品牌,需要做哪些努力。

一、知己知彼

想要百战不殆,必然要先知己知彼、了解中国汽车品牌与韩国汽车品牌的差距。从汽车品牌的竞争格局上看,中国品牌与韩国品牌差距还是很大的。虽然韩国品牌在外国品牌中几乎垫底,现代、起亚,与铃木、雪佛兰一起,是距离中国品牌最近的品牌。但,中国品牌与韩国品牌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距离。

而从品牌间的对比排名看,韩系车的潜在用户更多的还是考虑其他外国品牌,将中国品牌与韩国品牌对比的较少。中国品牌仍然不能算韩国品牌的主要竞争对手。

另外,从在售车型在各价格段的销售线索量分布看,中国品牌汽车超过90%以上的用户需求都集中在16万元以下,尤其是10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外国品牌车型的销售线索量覆盖更广的价格范围,尤其是高价位区间。韩国品牌在外国品牌中的主销价格是最低的,但其价格范围也要明显高于中国品牌,为6-20万元。且韩国品牌的价格更多的集中在1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与中国品牌的优势价格区间并不重叠。

可见,至少在短期内,中国品牌仍然不是韩国品牌的主要竞争对手。而且就算是短期内因为很多人抵制韩货而影响了韩系车的销量,那么现代、起亚所流失的潜在用户也会多数流向日系、德系、美系品牌。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中国品牌才有机会争取到部分用户。中国汽车品牌都在努力向上提升品牌定位,新产品上市的时候通常也会选择一款韩系车作为标杆车型,但事实上暂时还对韩系车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这一点,中国品牌应当有自知之明。

二、不卑不亢

然而,虽然我们要正视中国品牌与韩国品牌的差距,但也不必妄自菲薄。事实上中国汽车品牌在以很快的速度进步。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品牌的上市新车带来惊喜不断:吉利博越在万众期待中上市,这辆被业界一致好评的新车,与随后上市的荣威RX5一起,拉开了与传统标杆车型哈弗H6、长安CS75的距离,定位更为接近外国品牌同级别车型,成为2016年市场表现最振奋人心的话题车型。而哈弗H7、传祺GS8也共同开创了中国品牌中型SUV的全新竞争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形象定位。

另外,从中国品牌车型在各价格段的销售线索量分布变化看,从2014年到2016年,8万元以上价位区间的销售线索量比例一直在稳步增长。这说明了用户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愿意多掏钱购买中国品牌的车型。中国品牌的汽车整体是在进步的。

三、内外兼修

韩系车近年来有目共睹的进步,得益于其内外兼修:

以第八代索纳塔为代表的一系列车型,瑞纳、朗动等,凭借“流体雕塑”造型风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名图开始,又将造型风格转向更为稳重的“风暴前沿”(所谓的“流体雕塑2.0”),延续了现代品牌汽车的高颜值。现代汽车凭借造型设计的华丽转身,极大的提升了品牌形象与市场表现,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

姣好面容是可以靠整容来实现的,但好身材、棒体格就要凭吃苦耐劳了。现代在基础研发上也颇有实力,不单GDI系列发动机跻身“沃德十大”,而且开始打造“N”系列高性能版本,向欧美品牌看齐。

中国品牌的进步,同样如此:

近年来,中国品牌也在造型设计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从长安逸动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新车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中国品牌的设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请外国著名设计公司,到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再到本土设计师的成长,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成功的造型设计能够打动用户,而内在的品质、性能则更是让用户获得最佳体验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进步大的中国品牌正是因为从学习借鉴转向正向研发,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探索,一点点积累,才完善了自己的研发体系、推出一款款惊艳之作。

因此,“内外兼修”才能使一个品牌持续进步、不断提升竞争力。

四、标本兼治

相对而言,前面外观、品质的“内外兼修”仍然只是治标而已,若想真正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还需标本兼治。汽车工业之本是什么呢?一方面是体制,另外,就是工业技术水平了。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品的进步,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展现了巨大的活力。而作为共和国长子和次子的一汽、东风,则明显拖了后腿。作为拥有最优良的合资资源的两家央企,却没能从合作方那里学到半点皮毛。可以不客气的说,30多年的合资历程是失败的:奔腾几年都憋不出一款新车,东风嫡系的风神市场表现还不如风行。反倒是没有资源自己摸爬滚打的吉利、长城发展得风生水起,收购了外国品牌或技术的上汽、北汽、广汽积累了自己的研发能力。可见僵化的体制严重的制约了创造力与效率,再不思变,此疾恐将深入骨髓。届时即使一汽东风合并重组,也回天乏术了。

除了体制外,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仍然薄弱。虽然中国市场上有上百家整车企业,但是在汽车设计、工艺、模具、生产线、机器人、加工中心、材料、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标定匹配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依赖外国配套资源。以发动机为例,可以说三菱喂养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即使少数几家研发出自己的发动机的汽车企业,也大多是和AVL、FEV、VM等国外的内燃机咨询公司合作研发,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在治标的同时,更需要治本,不能因为表面风光而忘乎所以。“标本兼治”,才能真正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真正实力。

所以,想要赶超韩国品牌,不能靠一时的抵制。那些妄图通过山寨车来吸引低端用户、通过扣爱国主义帽子招徕无脑消费者的品牌,请不要自我感觉良好的代表中国品牌。与其有闲工夫抵制,不如沉下心来按部就班做好每一件事。知己知彼、不卑不亢,内外兼修、标本兼治。这才是中国汽车品牌赶超韩国品牌、持续提升自身品牌价值的“正确姿势”。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汽车市场,留给中国品牌实现真正崛起的时间不多了。下一回,我们继续聊《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

正是:

天道酬勤能补拙,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理勉实可扶弱,正人凭厚德载物。

———————————————

扩展阅读:

———————————————

汽车市场分析,汽车产品评价。

更多文章,请关注《S7EV3N工业》微信公众号:AutoS7EV3N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17关注 | 46作品
+ 关注
汽车市场分析师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1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